李曉艷
摘要: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以它的科學性、先進性、主動性等特點,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最佳選擇。從心理學的視角,分別闡述了感知規律和記憶規律在CAI課件制作中的作用和應用。
關鍵詞:心理 CAI課件 知覺 記憶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以它的科學性、先進性、主動性等特點,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最佳選擇。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顯示教學,形式新穎、交互性強以及習題反饋速度快的特點,充分滿足了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學生學習氣氛明顯活躍,教師平時難以用語言描述的一些問題,通過CAI課件的運作,學生一目了然,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為使CAI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還應從心理學的視角,考慮感知規律和記憶規律在CAI課件制作中的作用和應用,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一、感知規律在CAI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感知是人的心理活動中一種較為簡單的心理現象,感知是客觀事物通過人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在人腦中產生對該事物屬性的反映,是一切較高級復雜的心理現象產生的基礎。了解感知活動的規律和特點,提高CAI課件制作的質量,對學生在領會階段獲取有關課題的感性知識,是很重要的。
(一)知覺的整體性特點在CAI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知覺的整體性特點告訴我們:復合刺激總是被感知為一個整體,但一個相同的復合刺激物由于突出的重點不同,作為被感知結果的“統一的整體”是不同的。因此,制作CAI課件時應注意知覺的整體性的特點,突出重點,這對于獲得我們需要的內容是很重要的。
制作CAI課件重點突出,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突出主體,當畫面上出現諸多個感知客體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表現手段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這些感知客體,處理好主體與背景的關系,使感知結果符合教學的需要。一般可通過反差對比、動靜對比、色彩對比來突出主體。
2、處理好主體和其它刺激因素的關系。在CAI課件中一般畫面是感知的主體,音響為客體,即其它的刺激因素。不恰當地突出其它刺激因素,會本末倒置,得不到需要的感知效果。因此,在CAI課件制作時恰當地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表達教學目標的內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在結構處理上突出重點,由不同的結構表現相同的課題,學生獲得的感知結果是有差異的。在制作CAI課件時,課件結構要根據教材內容和授課目的,重點處理好各組成部分在時間上所占的比例關系,重點方面應反復再現,表現出手法要恰當處理。在組織結構上要有教師自由發揮的余地,內容安排上要以形成系統模塊化設計為最佳,將各個知識點擬化成可供教學主體在教學情境中為達到最佳效果而調用的模塊;在演示課件環節,應在顧全整體構架的同時有意識的將連續演示和分步演示相結合,前者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后者則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隨機調用。
(二)知覺的選擇性特點在CAI課件中的應用
知覺的選擇特性是由事物呈現的客觀規律和個體主觀認識規律兩方面決定的。在現代教學中,客觀原因集中地體現在CAI課件的生動性上,主觀原因集中體現在學生感知的積極性上。CAI課件的生動性和學生感知教材的積極性使CAI課件成為感知的選擇對象的必要條件。在編制CAI課件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工具的特性,可以立體的經由多層次、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感官,將學生引領進入一個集色彩、聲像于一體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有足夠強的內驅力去參與其中,使學生由內而外產生學習的動機。以計算機的這種交互性為基礎,老師和學生共同融入“角色”,將學生的視、聽、觸、甚至嗅覺和味覺等多種感官綜合調動起來,使學習主體能夠在整體水平上達到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其的最大潛能,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目的。
(三)知覺的理解性特點在CAI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學生在感知對象的時候,常常依據以前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感知內容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越接近,就越易于理解。因此在CAI課件制作中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不僅是確定選題的依據,而且也是組織畫面內容、確定制作技巧、安排層次邏輯以及控制節奏變化的依據。
二、記憶規律在CAI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充分的借助個體記憶規律的作用,就必然要對教學的內容、方法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等一系列因素進行控制,從而使學生獲得對教學內容好的記憶效果,在CAI課件制作中這種控制的基本規律的運用是不可忽視的。
(一)制作CAI課件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和需要充分利用無意識識記
無意識識記的一個顯著的特征是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在個體接收的大量信息中,那些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的內容,常常構成無意識記的基本內容。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和需要制作的CAI課件,才能使學生充分利用無意識記。
(二)制作CAI課件要取得較好的識記效果,必須控制CAI課件的容量和節奏
CAI課件容量過大,則識記所需要的平均時間就增加,學生學起來就會感到乏味,在一定時間下,識記效果就降低。另外,還要掌握恰當的節奏,節奏過快,學生會感到目不暇接,跟不上,接受不了,節奏過慢學生會感到乏昧,同樣不利于保證記憶效果。因此CAI課件內容的容量和節奏必須考慮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個體狀況,依據教學目的、任務來確定。只有這樣,才能使CAI課件內容起伏得當,學生學習松弛相宜,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
(三)制作CAI課件要根據識記方法的需要,合理組織教材內容
現有多項研究表明,長期使用單一的方式進行識記,會使得學生的大腦產生疲勞,進而引起腦功能作用的抑制,降低識記效果。因此,制作CAI課件應合理組織教材內容,適時引入圖、文、聲、像并茂的媒體資源,給枯燥的內容創設新穎有趣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腦、耳、口、手多種感官,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機結合,穿插運用無意識記憶、有意識記憶、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等多種識記方式識記,增強刺激,提高識記效果。
總之,在制作CAI課件時,只有考慮到感知規律和記憶規律在CAI課件制作中的作用和應用,才能使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趣味性、競爭性、模擬現實實驗的直觀性、形象性為一體。利用生動、逼真的畫面和聲音,可使人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從而為我們的學生創造了一種能使多種感官共同作用的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王雁.普通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劉育濤,安素平.試論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2,(1).
[3]黃秋生.談談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02,(7).
[4]欒文娣.多媒體學習效果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