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大連市是我國第一個服裝產業集群城市,也是紡織服裝外銷大市。近年來,大連市服裝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后危機時代,大連市服裝出口貿易主要面臨國際市場需求低迷、貿易壁壘名目繁多、勞動力成本上升、融資渠道狹窄、品牌建設滯后、產業鏈不完整、研發設計能力欠缺等問題和挑戰。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有效破解中小出口企業融資難題,加快服裝品牌建設,加強研發設計投入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連市; 服裝;出口
[中圖分類號]F74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5-0018-03
[作者簡介]張穎(1972―)女,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副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區域經濟。
[基金項目] 2014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于SWOT分析的大連自貿區建設戰略研究”研究成果。
一、大連市服裝出口現狀
(一)出口規模
截至2014年7月,大連市生產各類服裝共計133億件,其中梭織服裝1960萬件,針織服裝8700萬件,文胸類774萬件,皮革皮毛服裝1866萬件。近年來,大連市服裝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呈穩步增長態勢(見圖1)。從圖1可知,大連市服裝出口額從2010年的1989億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2348億美元,出口額累計增長1805%。
(二)出口企業構成
2014年1—10月大連市對日本出口的企業排名中,大連德爾特服裝有限公司出口額同比增長147%,遼寧成大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15%。這是唯一兩家同比增長的,其他企業出口額均出現下降(見圖2)。而在2014年1—10月大連市對歐盟出口的企業排名中,大連欣萬達制衣有限公司出口額同比增長445%,增幅最大。2014年1—10月大連市對美國出口的企業排名中,時代萬恒民族貿易有限公司出口額為56909萬美元,同比增長146%。
(三)主要出口市場
目前大連市擁有近千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服裝是大連市重點出口產品,所占比重較高,占比達8847%。2013年大連市服裝出口額為34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5%,高于大連市出口平均增速6個百分點。近三年來,大連市對日本服裝出口額明顯減少,對韓國和歐盟出口額有所增長。2014年前2個月,大連關區對日本出口紡織服裝1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132%;對韓國出口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8%;對歐盟出口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上述三者合計占同期大連關區紡織服裝出口總值的796%。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出口額總體上升,但大連對韓出口
在全省所占比重出現下降,占比從4883%降為4147%。
二、影響大連市服裝出口貿易的制約因素及主要問題
(一)制約因素
1國際市場需求低迷
美國、歐盟、日本為大連市紡織服裝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2014年前2個月大連市對美國出口服裝21億元,增長57%;對韓國出口84億元人民幣,增長148%;對歐盟出口77億元人民幣,增長33%。由于仍受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的影響,目標國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停滯不前,導致國內民眾的消費水平及消費意愿下降,國際市場需求一度呈現加速萎縮態勢。
2貿易壁壘名目繁多
截至2013年9月,我國已連續17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平均每年涉及調查的出口商品金額達400億~500億元,其中尤以對紡織服裝產品的調查最為密集。發達國家對紡織品服裝行業實行的貿易保護措施導致大連市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量下降,對紡織服裝行業產生巨大沖擊。除了傳統的關稅壁壘之外,以綠色壁壘等非關稅壁壘措施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新型貿易保護措施的隱蔽性更強、破壞力更大。隨著藍色壁壘的逐步建立,受制裁的企業還會被打上忽視勞工權益、缺乏社會責任的標簽,易在國外消費者心目中造成消極的影響。
3勞動力成本上升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使得各地普遍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大連市紡織服裝中小企業用工成本大幅提高,普遍遭遇了用工荒問題,再加上紡織服裝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用工成本上漲進一步壓縮了紡織服裝行業的成本優勢。2013年以來,大連市用工缺口明顯,據統計,紡織業是除了電子、建筑行業以外用工缺口最大的三個行業之一。
4融資渠道狹窄
大連市中小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由于規模小、效益不穩定、抗風險能力不強,難以形成良好的信用狀況,因此融資能力普遍偏弱?,F階段,占大連市輕工規模以上企業總量881%的小型企業貸款數還不足貸款總數的20%。企業無法從外部獲取足夠多的信貸支持,主要依靠內源性融資,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及研發需要。
(二)主要問題
1品牌建設滯后
就當前發展態勢來看,大連服裝企業大多還停留在貼牌生產階段,隨著國際品牌國產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屬于我國的自有品牌并不能與已經占領市場的國際大品牌相抗衡,導致本地品牌的國際化難度加大。雖然大連服裝產業起步較早,但是相對較大型的服裝企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知名品牌只有桑扶蘭、大楊、富哥、思凡等品牌,品牌建設滯后嚴重制約了產品增值能力的提升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產業鏈不完整
印染缺失、針織薄弱、面料輔料無法自給、化纖生產規模小且以長絲為主,產業鏈不完整成為制約大連服裝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就大連的地理位置來說,它沒有江浙一帶十分便利的原料供給渠道,原材料運輸成本相對較高,但是由于與日韓地理位置接近,在出口方面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運輸成本。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江浙一帶紡織業規模不斷擴大,江南地區的河橋優勢使得此地區有了非常便捷的成本渠道,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男裝品牌。珠三角地區也充分利用自身產業鏈優勢及廉價的人力資源成本,開創了一系列休閑時尚年輕品牌,市場占有率很高而且市場拓展迅速。大連的原材料運輸供給確實不如江浙一帶便利,產業鏈不完整嚴重制約了大連服裝業持續健康發展。endprint
3研發設計能力欠缺
大連大多數服裝出口企業仍以貼牌生產為主,出口產品也多屬于中低端產品。中小型企業沒有能力進行技術創新;而規模以上企業對技術創新又缺乏足夠重視,因此導致大連服裝企業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設計上都缺乏真正的創新。設計理念落后是大連市乃至全國服裝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高素質的服裝設計師太少,而本土設計人員也存在人才流失嚴重、能力參差不齊、結構失衡等問題。另外,服裝出口企業對產品研發投入太少,遠遠低于歐美等服裝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在設備更新方面也未給予足夠重視,一些企業設備的使用年限甚至已經超過十五年,新型設備只有在一些大型企業才能看到。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為了有效應對西方發達國家設置的各種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出口企業以及刺激國內需求的政策措施,大連服裝出口企業應緊抓政策機遇,通過出口轉內銷等方式降低出口壓力。政府除了加大對本地注冊商標品牌的產品扶持力度之外,還應對曾經榮獲各種獎項的金牌企業加大補貼力度,增設扶持基金,以幫助大連市中小服裝企業轉型升級。
(二)有效破解中小出口企業融資難題
目前,大連中小型服裝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融資難。通常從訂單簽訂到最后收款結匯至少需要6個月,若沒有足夠的流轉資金支持,很可能導致生產停滯,甚至因此造成違約損失。政府應成立融資擔保基金,運用有效的資金杠桿,撬動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適當納入部分民間資金,將其從“地下”轉移到“地上”,有效破解中小服裝出口企業融資難題。
(三)加快服裝品牌建設
政府應該加大對本地注冊服裝品牌的扶持力度,即對榮獲遼寧省、大連市著名商標的企業加大補貼額度,增設扶持資金,以鼓勵并加速大連市中小服裝出口企業轉型。各服裝企業應該適時抓住機會,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大技術革新力度,積極轉變經營理念,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產品設計與國際接軌,爭取向國外出口更多自主產品,進一步提高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加大研發設計投入力度
研發設計是打造服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這也是很多歐美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大力投入研發設計的原因。大連市服裝出口企業在研發設計方面比較薄弱,銷售經費遠高于研發經費。因此,若想擺脫大連服裝在國際市場中的窘境,就應該深入分析當前形勢,了解自身產業分工的劣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勇于創新技術和進行產業升級。將設計、制造、品牌作為打造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大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以促進大連服裝出口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靜,王景嵫大連外貿發展現狀、困難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29):25-26
[2]魯巖,王譽梓加快結構優化升級,再造大連服裝紡織產業發展新優勢[J]遼寧經濟,2013(8):57-59
[3]于佐君產業危機下的服裝產業發展研究——以大連地區為例[J]紡織導報,2013(4):24-27
(責任編輯:馬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