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娜
在全媒體轉型時期,面對日趨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報業進行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改變也成為必然,而與之伴隨而來的,必然是對報業原有人才隊伍建設的重新思考與定位,如何打造一支適應全媒體市場競爭條件下的新型報業人才隊伍,成為報業發展轉型的重中之重,也是面對全媒體競爭的有利武器之一。
一、調整報業人才隊伍能力結構,適應全媒體轉型期對于從業人員的能力發展需求
首先進行報業原有人才理念及采編業務能力結構上的調整。新的傳播模式、傳播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傳播方式進行了全新顛覆,讀者對于信息傳播的參與互動性要求越來越強,信息的精準化傳播要求也越來越高,讀者與媒體關系應進行全新定位。報業人才必須進行理念結構上的更新,適應新的讀者喜好、接收信息方式,對于自身進行全新的理念更新,適應不斷變化的新聞內容需求和讀者市場需求。提高對全媒體時代新聞業務能力結構的認識,提高報道、制作新聞的創新能力,以全新的視角、技術采集制作新聞;學習新媒體的新聞策劃能力,打破原有的分工界限,多出適應網絡時代讀者需求的新的新聞產品,打造適應市場的新的新聞傳播模式。
其次調整報業人才隊伍的報道策劃及經營能力結構。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隊伍,打造一批具有能夠迅速掌握全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能力的人才,提高創新能力,與新的報業發展趨勢和新聞發展趨勢相適應,專業化的全媒體新聞采編人才也會成為報業人才發展的大趨勢。打造具有資本經營運作能力的全方位經營能力人才,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轉型,也要求經營方面人才本身具有新的互聯網思維,深諳互聯網時代資本運作、品牌打造等相關知識,也可借助社會資源,引進外部具有成熟全媒體及互聯網操作經驗的人才,為報業所用,提高經營的思維活躍度與廣度。
二、 調整報業人才隊伍的戰略發展規劃,適應新的信息技術時代未來人才發展需求
人才戰略發展規劃的最終目的是為整體報業的全媒體轉型服務,必須重構當前的報業人才隊伍定位及終極目標。當前各家平面媒體及報業單位總體的人才隊伍建設觀念和戰略規劃并沒有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而進行大膽的互聯網改革創新,仍舊沒有達到新的戰略需求水準。全媒體和新技術發展,要求報業也必須具備與之呼應的新時期立體化發展的多媒體新聞采編、經營管理人才和其他各方面的綜合性人才培養發展規劃。
首先要找出、找準制約和影響全媒體型人才成長及發揮作用的癥結,制定符合全媒體發展趨勢的、符合客觀實際的人才管理與開發辦法,從人才隊伍的數量和質量上提供雙重保障。引導老員工進行全媒體觀念轉型,具備全新的互聯網思維,內部挖潛,轉換思維方式,培養員工的各項與新媒體發展相適應的技術技能。人才戰略進行創新改革,進行多媒體型采編人才、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全方面準備儲備。
其次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共建培訓體系和培養機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從制度上保證人才戰略規劃的有效實施??膳c在互聯網及新技術方面具有優勢的高校、科研機構及成熟的互聯網機構合作,形成人才隊伍的深造機制,進行理念和技術的培訓養成。與其他改革經驗豐富的全媒體集團學習交流,形成互通有無的人才培養機制,安排人員的學習進修機會,從戰略發展的高度進行全媒體新型新聞人的培養打造,培養人才隊伍的新型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和操作技能。
三、 調整報業人才隊伍的績效考評模式,建立全媒體時代的新型考評激勵機制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要求報業自身也必須進行適應新形勢的體制機制變革。這要求報業不僅在內部人才隊伍的資源配備上進行改革創新,也要對與之配套的考核考評機制進行全新的調整、變化,提供更好的條件和方法。要根據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科學嚴格的考核指標、考核方法以及獎懲措施。對采編部門不僅考核報紙上每月稿件的量和質,也應當考核新媒體的稿件量和質,實行不同標準的量化考核;對各個相關經營部門,實行針對不同媒體類型的經濟責任考核目標管理;對其他輔助管理崗位實行按崗定編、定人、定工作量,實行崗位責任制考核機制。以考核為基礎,堅持重實績、重貢獻的原則,把收入分配與每個人的崗位職責、業績密切掛鉤,建立和不斷完善以績效管理為核心的薪酬體系,努力實現人才價值的最大化。
四、調整報業的人才隊伍管理結構,建立全新的全媒體型生產流程
人才隊伍管理在全媒體發展的新形勢下,必須進行傳統組織結構的再造,進行新聞資源和人才使用管理模式的共享、整合,打破報紙與新媒體之間的部門界限,實現新聞資源價值最大化。
這種操作模式也是對傳統新聞業務的再造過程,作為報業的原有人員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必須進行管理模式的升級再造。首先是立足自身優勢和受眾市場,大力發展包含網站、客戶端等新媒體事業,在媒體的呈現模式上從單一紙媒向多元化、立體化的傳媒集團轉型。其次是在實現報網互動、媒體一體化的基礎上,盡快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對人員和機構的崗位設置、生產流程、考核機制等方面進行重新融合重組。再次作為全媒體的新型媒體機構要逐步打破原有的部門、級格、平媒與新媒的組織機構壁壘,避免出現架構重疊,各自為戰的局面,解決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問題。新的機構架設要進行扁平化變革,建立新聞采編生產的快速反應機制,進行各個環節的互動聯動;建立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報網聯動,線上線下聯動,整合全媒體優勢,為客戶提供全方面媒體廣告包裝服務,在經營產值上實現最大化和最優化。
報業的發展,進行全媒體模式的融入整合已經成為必然,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建設新模式也成為與之而來的必修課。人才優勢也成為在媒體融合力度加深、信息技術及傳播模式日新月異的時代媒體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探索出全媒體模式下報業人才隊伍培養的新方法、新模式,人才培養力求科學、轉型發展也成為報業在新的發展機遇當中最重要的“利劍”。
(作者單位:大連新商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