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鏡》周刊6月12日文章,原題:吐魯番:微笑是我們的語言 有時候,你會覺得你不是在中國,而是在一個中東國家。這里,沙漠景觀與石油生產起重機相互呼應,嶄新的瀝青路四通八達。城市的路牌既有漢語,也有維吾爾語。
“最近,來吐魯番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司機兼導游艾爾肯是當地土生土長的維吾爾族人。他說,四五年前,還有不少日本游客。但因為與中國的島嶼爭端,日本游客現在很少。目前,他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漢族游客,因此一定要友好接待他們。
到了吐魯番的吐峪溝,車子停了下來。與中國其他地方一樣,這里也要買票進入。吐峪溝是著名的葡萄之鄉,傳統風格的泥屋也頗受歡迎。只見一塊牌子上寫著:“禮節和文化是共處的金鑰匙”。另一塊則寫著:“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仰”。這似乎在說,漢族和維吾爾族應該和諧團結。從村子出來后,車子向吐魯番市區進發。路上,我見到幾個來自廣州的游客正與駱駝合影。
在吐魯番市區的入口,可以看到不少新建的三層公寓樓。“許多漢族人來到這里,他們希望擁有更多的空間,而不是生活在上海或北京擁擠的高層建筑中。”艾爾肯說。他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餐館,那里有美味的羊肉和拉條子,以及中國最好的啤酒——烏蘇啤酒。
吐魯番是一個繁華的城市。自行車和三輪車發出噠噠的聲響,鼓手們在公園里打著鼓點。在這里,現代化的商店與傳統的羊肉店并存。在老集市的旁邊,一座新的購物中心正在建設。它的頂部有一個塔狀穹頂,是典型的吐魯番風格。▲
(作者斯蒂芬·奧爾特,青木譯)
環球時報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