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奇娜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復習是把學過的內容再重復學一次,但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歸納總結,查漏補缺。復習課上一般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生的英語基礎不一樣,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二是學生的愛好不同,有的不喜歡英語甚至排斥英語;三是學生的思維特點不一樣,對英語不同語境的分析能力有巨大差異;四是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會漏掉教師講的知識;五是學生對知識重點的理解不一樣,不自覺地放棄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知識。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英語復習工作。
一、把握難點,課程聯系生活
(一)講解常見句型
句型往往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在讓學生復習語法和句型的時候,不能采用傳統死記硬背的辦法,要對各個單元的句型進行對比和梳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記于心。例如,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進行時,這三種時態可以用例句的形式讓學生記住。通過對比例句,學生可以看出,此三種時態都有各自的使用環境,分別表示各個時期的動作。小學生在早自習的時候多背誦幾個這樣的句子,看起來是很傳統的方法,但記憶是運用的基礎,只有記憶了大量的詞匯和句子,學生才能活學活用,在平時的對話中將此三種時態表達出來:I do my homework every day. 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 I did my homework yesterday.并不是所有的學生理解力都很強,因此教師需要經常講解常見句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用技巧,通過學習、模仿進行再創造。
(二)聯系實際記憶知識
學生之間的對話表演,是小學英語復習課堂上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表演節目。對話表演的內容不拘一格,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揮,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課外英語對話。對話有利于學生展開對知識的學習、消化和整合,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達到活學活用。在英語復習過程中,筆者往往用話題貫穿全文,中間講解語法、詞匯、句型等知識點,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課程聯系在一起。比如實際生活、家庭背景、個人興趣等,這些全是學生生活中的常見話題,大部分學生都很樂意交流。
二、聯系語境,分析句子時態
學習語境分析,要先溫習從前的知識,并加以聯想。在復習時態的過程中,教師將先前學過的時態和現在學習的時態加以比較、分析,幫助學生總結各種時態的運用規律,方便學生領悟和記憶。例如,學習一般過去時后,總結出一般過去時的三種句法結構:(1)肯定形式,主語+動詞過去式+其他;(2)否定形式,主語+didnt+動詞+其他;(3)一般疑問句,將did/was/were置于句首。
三、突出重點,增強復習的趣味性
(一)提煉復習主題
教師要整體把握教材內容,總結出主題,然后在復習過程中突出相應的主題。在這個環節里,教師應開闊學生思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學習,學會總結歸納。
(二)編口訣記憶
筆者發現:單個句型復習時,學生能夠有比較清晰的思路,但遇到to be,to have,there be,祈使句中有不同時態和情態動詞混用的情況時,學生就難以把握。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筆者幫學生編了個口訣:“動詞是改動句子的關鍵,一看是否有be動詞,假如有,以be動詞為中心改變;二找情態動詞,若有,就以其改變;三考慮一下have和has的單復數形式,體會時態是過去時還是一般現在時,需要靈活去變;四是動詞的單復數,要看時態還要看人稱,第三人稱單數就用does,其余用do。”通過記憶口訣再加上訓練,學生就能有效掌握混合時態的運用。
四、選用優秀習題,查找知識漏洞
教師要做好授課例題的選擇,挑選啟發性高的習題,讓學生舉一反三。學生通過做習題,從中總結規律,掌握做題技巧。與此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題目。針對學生的錯題,教師要指導學生找出錯因并加以分析,做好課余補交;同時讓學生整理錯題筆記,平時加以溫習。教材是學習的立足點,復習過程要從教材出發,讓教材內容練習化;注重分析學生平時學習的難點,從而進行針對性訓練。有選擇地增加一些趣味性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確定復習英語課教學目標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兩點:一是在分析教材內容的時候,不能把視野僅局限于教材,要知道教材只是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學習的范式和樣本;二是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確立“用教材”的意識。這樣,英語復習課堂才不是教師炒冷飯的廚房,而是學生學習的第二個春天。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新生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