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何志天
駐村工作“十顆心” 民心黨建得民心
文丨何志天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認真總結駐村幫扶、選派“第一書記”工作經驗,全面推行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切實做到真蹲實駐、真抓實干、真幫實促。
今年以來,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認真總結駐村幫扶、選派“第一書記”工作經驗,結合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需要、新常態下推進精準扶貧需要、新階段錘煉黨員干部作風需要,全面推行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要求“第一書記”、駐村干部駐到村里要安心、學習實踐要虛心、制定規劃要精心、結對幫扶要真心、留守家庭要關心、宣傳政策要耐心、化解矛盾要公心、保障民生要盡心、培育產業要上心、建強組織要傾心,切實做到真蹲實駐、真抓實干、真幫實促。
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必須結合新形勢新階段重點工作,提出科學合理的職責任務,工作才能見成效,群眾才能更滿意。為此,沿河自治縣推行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在要求完成“一宣四幫”任務的基礎上,從駐村蹲點、教育群眾、精準扶貧、民生保障、社會維穩、產業發展、基層黨建等方面,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的職責任務作了更細更清晰的明確。
為大力推進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沿河采取以“年初承諾+年終評諾”的方式,給“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戴上“緊箍咒”,要求他們年初向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派出單位、鄉(鎮、街道)、所駐村群眾作出公開承諾。將履行承諾情況作為個人年度考核內容,年終由縣委組織部組織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進行考核評定“等次”,存入干部個人駐村工作檔案。
同時,實行“強化考核+組織關懷”并行制度,由縣委黨建辦對“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履諾情況實行日常督導、交叉檢查、季度督查、年終考核“四位一體”督查考評,將“十顆心”內容細化為考核指標,每季度進行考核排名通報,并將日常表現和督查通報情況建檔備案,作為干部調整、提拔使用、表彰獎勵,以及考核評優、問責處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沿河通過對駐村干部踐行“十顆心”的督導考核,建立備案關懷激勵機制,與干部一線考察相結合,加強對優秀駐村干部的培養選拔,提高駐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今年,全縣推薦提拔了9名履行承諾情況好、工作表現突出的駐村干部。

作者(后右一)在扶貧幫扶聯系點土地坳鎮五七村走訪慰問留守兒童(沿河縣委組織部供圖)
推行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目的是讓駐村干部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駐村工作當作密切聯系群眾的直接抓手。
為大力推進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扎實抓好基層基礎保障,沿河自治縣財政預算劃撥了130萬元建設經費用于規范化建設“干群連心室”,每半年對各“干群連心室”進行考核評估、分類定級,嚴格落實市、縣和掛幫單位按2:3:5比例的1萬元“連心室”工作經費和省級財政2萬元補助資金,要求派出單位為駐村干部購買人身意外傷害等保險,讓“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安心扎根基層、傾心為民服務,確保“干群連心室”正常運轉,真正發揮聯系服務群眾的作用。
同時,深入開展“進百家門、暖百家心、聽百家言、問百家計”活動,將“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走遍每個農戶家庭作為硬任務,要求“第一書記”、駐村干部進村“嘮百姓嗑,說群眾話”,深入村寨與百姓面對面交談,走村串戶聽群眾一對一訴說,撲下身子訪民情、聽民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實意與群眾交朋友、結“親戚”,關懷空巢老人、關心留守兒童,拉近干部與群眾的距離。
此外,還在有條件的村建立了“QQ親情聊天室”,組織駐村干部幫助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與外出務工親人通過網絡視頻進行交流。今年,沿河“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共走訪農家17萬余戶,召開群眾會2000多場次,發放“干群連心卡”15萬多張,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搭建了連心橋。
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為沿河脫貧攻堅戰吹響了號角,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干部思想保障。圍繞實施“民心黨建”工程,實行“政府拔一點、企業幫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模式,建立精準扶貧基金,把貧困村貧困戶貧困黨員作為扶貧基金的主要幫扶對象,以“造血式”扶貧為主,“輸血式”扶貧為輔,采取項目申報的模式,根據貧困村貧困戶貧困黨員申報的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確定投向和金額,幫助脫貧致富。
沿河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目標,按照“十顆心”內容,嚴格標準精準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干部駐村幫扶,要求“第一書記”、駐村干部以貧困村、貧困戶為單位,按照一戶一表、一村一檔的要求,依法準確采集民情信息,建立“家庭檔案”“村情信息庫”“民情數據庫”;精準繪制民情地圖,直觀勾畫出村民居住院落、路線、地理位置,反映村民低保享受、計生重點幫扶、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家庭具體信息,為推進脫貧攻堅提供精準基礎數據信息。幫助農村群眾熟悉掌握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發展和推廣“農村淘寶”,加強農村電商知識培訓,促進農村群眾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沿河共建立“民情大數據”17萬戶,手繪“民情地圖”3500多張,精準扶貧建檔立卡4.4萬戶、14.17萬人。
為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沿河把推行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抓手,要求“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疾苦、掌握群眾情緒、聽取群眾意見,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
開展“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講堂”“黨的聲音進萬家”活動,積極、耐心向黨員干部、群眾宣傳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法律法規知識,促進鄉風文明、民風純樸、社會和諧。今年,全縣“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共開展“道德講堂”“法治講座”等宣講活動2500多場次。
同時,要求“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深入領悟“十顆心”的精髓實質,積極主動向基層干部和群眾學習,與鄉(鎮)、村干部密切配合,妥善處置農村社會矛盾糾紛,運用法律法規公平公正進行調解處理,引導群眾合理合法表達利益訴求,以“公心”贏得群眾信任。對那些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糾紛苗頭,做到早報告、早部署、早預防、早排查、早化解,切實把不安定因素和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始終堅持“公心”處理村民鄰里糾紛,對那些信訪積案和其它遺留問題,區分性質、講究策略、把握時機、冷靜穩妥地有效化解。今年以來,全縣“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參與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0多個,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不穩定因素,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是黨執政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托。
為深入實施民心黨建“十顆心”駐村工作法,沿河打牢基層基礎,要求駐村干部把建強基層戰斗堡壘作為駐村工作最終目標,傾心指導基層黨組織建設,抓好“領頭雁工程”,幫助所駐村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積極引導農村青年向黨組織靠攏,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加強基層組織干部隊伍建設。今年,全縣“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指導村級黨組織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200多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500多名。
同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落實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五級預警機制,實行縣級黨員領導聯系指導、機關單位聯建幫扶、駐村工作組蹲點指導“三級聯動”抓整頓,確保出現一個、整頓轉化一個;堅持機關支部聯系基層、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雙聯系”制度,認真抓好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聯建黨支部工作,實行“一人駐村、單位全員幫扶”。注重培育先進典型,通過開展評選表彰一批“‘十顆心’最美‘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活動,樹立“十顆心”先進典型,鞏固駐村工作成效。今年以來,全縣共整頓轉化了32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創建了78個“民心黨建”示范點。(作者系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