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自敏
[摘要]在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是比較常見的社會事件,從同仁草山地界糾紛這則典型的事例可以看到,群體性突發事件涉及的范圍廣、產生的原因復雜、造成的危害大,它使我國的社會秩序不穩定,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保證。我國要用一套健全的機制解決這類問題。本文針對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建立的依據和解決機制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套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它能成為我國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的一個推進方向。
[關鍵詞]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6-0075-02
一、建立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的意義
青海藏區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它的總面積計有72.2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計有562.67萬人。其中藏族人口計有137.51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約25%左右的比例,占藏族總人口約25%的比例。藏區的聚住人員以藏族人為主,他們絕大部分人口從事畜牧業生產,其中影響畜牧業生產的資源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由于種種原因,這里極易出現各種群體性的突發出現,一旦出現群體性的突發事件,就容易出現重大的人員傷亡事故,造成各類財產損失、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
以青海藏區發生的同仁草山地界糾紛為例,青海同仁縣的加吾部落與甘肅夏河的甘加部落的紛爭源于新中國成立前,他們曾經針對賽慶溝草山的歸屬問題上產生過爭執,當時清朝已經滅亡,青海藏區為軍閥控制,軍閥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將兩份同樣的經營執照發給兩個部落,且為兩個部落軍提供槍支彈藥,使兩個部落之間互相廝殺。這場廝殺長達35年之久,死傷人數以百數計,兩個部落的人口結構、經濟結構被嚴重破壞。由于種種原因,該地還會繼續發生群體性的突發事件。
青海藏區的同仁草山地界的糾紛,是青海地區群體突發事件的一個典型事例,從這件事例上可以看出,要解決這類群體糾紛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簡單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能輕易解決的事,要做好群體性突發事件的解決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套完狀況的解決機制,使當地一旦出現群體性突發事件,就能立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以免群體性突發事件繼續擴大。
二、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建立的依據
要建立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就要了解這些群體性突發事件產生的表現的形式、發生的特點等,結合這類理論依據,才能結合當地民眾的需求,建立有效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
(一)群體性突發事件的表現形式
青海藏區群體突發事件的表現有很多,它與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綜合因素等表現形式。所謂的自然因素,是當地出現各類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使當地的民眾產生混亂,然后引發群體性突發事件;人為因素是指由于人與人之間產生沖突,人們產生某種情緒,然后引發群體性突發事件;綜合因素是指以上兩種因素都存在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又產生沖突,此時人們的情緒被調動,然后引發群體性突發事件。以同仁草山地界糾紛為例,五十年代后期,人們因為資源匱乏和歷史仇恨引發群體性突發事件。
(二)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發生特點
從同仁草山地界糾紛為例,可以看到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有以下幾個特點:爆發性的特點,青海藏區的民族和民族之間、部落和部落之間表面有時表面貌似相安無事,然而一旦出現群體性突發事件,立刻容易演變成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歷史性的特點,青海藏區的民族之間、部落和部落之間往往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它們之間可能存在歷史悠久的仇恨,一旦出現群體突發事件,可能立刻會引發出過去的仇恨,這使群體性突發事件不易被輕易解決;排外性的特點,青海藏區的民眾由于受當地文化的影響、宗教信仰的影響,他們不會輕易接受他人的調解,即使短期內接受調解,事后可能仍會把群體性突發事件繼續延續下去.
三、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目前的現狀
從總體上來說,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如果一旦引發,會出現嚴重的社會后果,為了使群體性突發事件一旦出現,就能夠立即得到解決,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機制,而目前我國青海藏群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的機制存在很多問題。它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當地法制意識欠缺
在青海藏區,由于種種原因,當地民眾的法律意識不強、法制機構不健全、法律執行較為困難,這使當地的民眾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愿意以法律的渠道解決問題。當地的政府有時由于種種不作為的態度,或者亂作為的行為,使當地的民眾對政府機構產生不信賴感,讓他們不愿意用法律的方式解決問題。青海地區由于地處邊疆地帶,有時會由于其它國際勢力滲透的原因,他們也不愿意用法律的途徑解決群體性突發事件。同仁草山地界糾紛的例子就是當地民眾法律意識欠缺的一個表現。
(二)當地缺少常設機構
青海藏區屬于多民族、多部落的地區,該地極易因為利益原因、宗教原因、歷史原因等爆發群體性突發事件,為了防止這類事件產生,應當在該地設常設機構,讓常設機構作好各種文化宣傳工作、作好各種糾紛調解工作。然而當地欠缺常設機構,這使當地的紛爭無人防范、無人調解。青海藏區的部分政府機構由于各種原因,他們不關心當地群眾的利益,如果一旦爆發群體性突發事件,他們就使用粗暴的工作態度解決問題,這使事件的調解欠缺公正性,于是他們進一步擴大了群體性突發事件的事態。由于當地的民眾對當地政府的工作態度不滿,他們就不再愿意接受當地政府給出的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使群體性突發事件繼續擴大、繼續漫延,各種矛盾反而被進一步激化。
(三)當地的防范意識差
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很復雜,這類事件往往是從利益分配不勻衡、社會保障不足開始,形成一個群體性突發事件,結合種種原因形成的內因,最終形成一個群體突發事件。從同仁草山地界糾紛反復爆發的事件可以看到,當地反復出現群體性突發事件,是由于當地的資源條件已經惡化,當地民眾為爭奪生存的資源開始爆發群體性突發事件。而當地的政府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產生的原因,也缺少群體性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他們總是在事前缺少必要的防范,而要等到事后群體性突發事件已經爆發后再去解決事情,而群體性突發事件具有爆發性的特點,這類紛爭一旦開始,就極易迅速演變成大規模的社會事件。endprint
四、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建立的方法
(一)完善青海藏區的法制機構
青海藏區是群體性突發事件頻發的地區,在該地要駐設解決該類問題的常設機構。這類常設機構的任務為依照法律條款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工作與防范工作;它需經常性的收集當地的信息情況,預測是否會產生群體突發事件,一旦出現問題,將能立即擬出解決的方案;它可以請當地的其它政府部門共同配合,迅速解決群體突發事件;它需做好常駐機構的培養和宣傳工作,使群體突發事件一旦產生,能有足夠的人力解決該類事件。
(二)建全青海藏區的社會機構
青海藏群的群體性突發事件產生的外因,通常會利益的糾紛,這是由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惡化、我國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平衡造成。如果社會機構不能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將不能有效的防范群體性突發事件。當地的政府要平衡資源分配,完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貧富兩極分化等,以社會機構的角度防范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發生。比如當地的政府要制訂各種信貸流程、做好就業幫扶工作、完善財務保險工作等。只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才能使當地的民眾降低生存的危機感。
(三)作好青海藏區的宣傳工作
當地的政府還要做好法律的宣傳工作,使當地的居民了解到如果發生各類問題,應該從哪個法律渠道著手保護自身的利益,只有當地民眾能夠切身感受到法律能給自己提供人身安全保障時,他們才會愿意自覺的遵守法律,而不用極端的手段解決問題。
總結
在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是比較常見的社會事件,從同仁草山地界糾紛這則典型的事例可以看到,群體性突發事件涉及的范圍廣、產生的原因復雜、造成的危害大,它使我國的社會秩序不穩定,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保證。我國要用一套健全的機制解決這類問題。本文針對青海藏區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建立的依據和解決機制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套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它能成為我國群體性突發事件解決機制的一個推進方向。
參考文獻:
[1]廖小東,宋丹.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機制研究[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3).
[2]陳善江.民族地區穩定預警機制研究[J].思想戰線,2008(S4).
[3]劉玉梅.和諧文化與民族心理[J].前沿,2011(3).
[4]徐瑞,李德偉.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失衡狀況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