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摘要]民間文學藝術是我們世世代代所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財富,它是文化的活化石。縱觀全球,民間文學藝術在得到了廣泛傳播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優秀民間文學藝術被盜取和歪曲利用的情況.我國作為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民間文學藝術歷史悠久、絢麗多彩,然而立法上的種種不完善卻使得我國寶貴的民間文學藝術保護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并屢遭濫用和他國的掠奪。因此,在此種形勢下探討有關我國民間文學藝術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十分重要也是必須的。
[關鍵詞]民間文學藝術;知識產權;特別法律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6-0065-02
一、概念
要使得民間文學藝術納入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客體范圍,首先就要界定它的概念、內涵和外延,分析法律能夠保護什么樣的民間文學藝術,而這也是開始進行民間文學藝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的起點。民間文學藝術源自詞語“folklore”,這個單詞是由W.J.Thomas所提出。這位以考古學而聞名于世的英國著名學者認為“源自古代的大眾文學或者是大眾傳統”可以被概括為一個詞,即“folklore”,它當中包括了:禮節、習慣、星象、信仰、迷信、歌謠、諺語等。由于folklore很貼切地表述了這一廣泛存在與社會之中的民眾文化現象,因此得到歐美許多國家學者的認同,此后“folklore”這一術語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快速流傳,一些研究原住民風俗習慣的學科(如民族學、民俗學等)也開始在研究中對該詞進行廣泛使用。“Folklore”這一概念的提出,是一個開拓性的工作,人們開始更多地去認識民間文學藝術的特征,并于19世紀后半期達到一個研究的高潮。但是對于這個概念學者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事實上,folklore經常被用來指代許多不同的事項,有時是民間傳說、風俗、歌謠、信仰等民間文化的代名詞,有時又指的是研究上述文化的學問。
二、法律保護的必要性
(一)價值
事物的價值是由事物的功能所決定的,民間文學藝術也不例外。民間文學藝術中還有豐富的科學、審美、歷史、倫理、文化、經濟、教育資源等等,眾多的資源必然決定了民間文學藝術具有多向度的價值。
民間文學藝術是某個地區、某個民族漫長悠久的歷史發展之中世代流傳下來的,是人們認識和了解一個民族、一段歷史最為鮮活生動的途徑和方法。因為他們是特定的歷史階段、特定的種族民族以及特定的地域范圍內的人們世代所沿襲、傳承下來的,它生動地保留了這些族群的生存狀態、生產習俗和生活面貌,并且對當時的社會形式、宗教信仰和自然環境也有所反映和存續。植根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關系之中的民間文學藝術經歷歲月流傳并最終成為了現代和傳統唯一的活態的、流動的見證,反映了人類文化的變遷,具有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價值。
1.歷史價值
不管是什么樣的民間文學藝術,我們都可以通過對其特定的產生發展的歷史時期進行研究,從而了解當時社會的組織結構、生產力發展水平、族群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習俗。例如在昆曲《牡丹亭》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的家庭結構,以及長幼尊卑、界限分明的人際關系,認識到當時的人們對于封建倫理綱常的看重,這些歷史都令人感到無比生動鮮活。再比如通過對納西族東巴紙制作步驟流程的了解,我們可以從中見識到納西族人的智慧,了解當時的納西族的生活文化發展水平。同時,通過了解東巴紙生產者、制作者的技藝傳承以及他們不同的人在東巴紙生產流通過程之中的作用和地位,又使我們認識到納西族的社會、經濟關系,這些都是歷史的重要組成內容。作為一種長期得以流傳的人類文化活動,民間文學藝術反映了特定時期民眾的集體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歷史價值。應當指出,上述定義當時是針對民族民間文學而言的,民族民間文學多以口耳相傳為創作和傳播方式,于民眾的世代傳承中產生發展,是對人們的生活文化和思想情感的反映。而考慮到民間文學在某種程度上是民間文學藝術的重要內容,因此它的某些特征可適用于民間文學藝術。 2.文化價值 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的民間文學藝術對人類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文化財富,它對于不同種族和民族的杰出才智和聰明創造能夠進行鮮活生動的記錄,它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每個種群或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重復、無法替代的獨立體系,具有自身獨特的創造性和其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價值,它們都是具有自身特有價值的獨特文化傳統,而這也正是民間文學藝術文化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3.現實價值 在民間文學藝術的價值體系之中,除了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之外,還有科學價值、經濟價值等現實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是跨越不同歷史時期通過縱向的時間維度來審視民間文學藝術的價值。現實價值則是在當前時期,在現實社會空間中看民間文學藝術,就會發現其必然具備真、善、美的價值,就會發現民間文學藝術應用在經濟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民間文學藝術的科學價值一方面是指許多民間文學藝術具有科學研究的價值,如分布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藏藥、苗醫藥,其本身就含有相當程度的科學因素成分,這就為我們進行科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民間文學藝術較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更多、更鮮明的跨領域的文化特征和跨學科的知識屬性。而民間文學藝術的經濟價值是指:以做好對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和搶救為前提,將其進行經濟資源化并進行合理的利用和開發,而這同時也是開展民間文學藝術保護的重要立足點。我們應該認識到,以進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出發點,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合理適度的商業化開發也會為民間文學藝術自身的長遠發展帶來蓬勃生機。
(二)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意義
客觀來說,以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中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以下簡稱《Trips協定》)為代表的現行知識產權體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創新,但卻導致了以窮國向富國、弱勢群體向強勢群體為方向的全球財富轉移這一嚴峻現實。很多情況下,民間文學藝術是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的生計所在,其保護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民間文學藝術是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長期傳承的知識,是構成這些族群地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石,傳承這些知識的人們理應獲得尊重并享有分享利益的權利。如今在全球范圍內,經濟活動左右文化活動,導致文化被商品化;對文化多樣性由于文化的標準化發展趨勢而遭到破壞;農業文明和農耕文化由于工業文明的急劇發展以及后工業文明的來臨到遭到不斷破壞等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問題困擾了全球文化的健康發展,人類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好這些問題,甚至還有可能導致現有的發展成果被吞噬。因此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不只是那些持有人的責任和義務,富國和強勢群體應當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它既是全球面臨的共同任務,也是擺在我們國家和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三、民間文學藝術的國內保護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于2011年正式出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我國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戰略布局之中的一部重要法律。由于民間文學藝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出臺也為我國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提供了新的依據,進一步深化了我國文化領域的法律內容。但是,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整體上屬于行政法性質的保護,僅以國家或相關地方政府部門為權利保護的主體,而將民間主體作為從屬的被管理者來對待,因此并不利于民間文學藝術創造傳承者權利的實現和保護。
我國目前對于民間文藝的保護方式主要是以行政措施協調為基礎,使各方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這樣雖然可以從各方面多層次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保護,但卻僅局限在公法范圍內,并未涉及民間文學藝術的私權保護,正如前文已經提到過的觀點,民間文學藝術往往是一些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的生計所在,其保護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民間文學藝術是這些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長期世代相傳的知識,構成了地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石,傳承這些知識的人們理應獲得尊重并享有分享利益的權利,如果僅從行政層面對于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保護,卻忽略了創造并將成果歷代沿襲下來的民間文學藝術主體,那么對于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就很難稱得上是長遠、可持續的。
結語
首先,建立民間文學藝術的特殊權利保護制度。傳統知識產權制度只能在有限的幾個方面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保護,因此作者認為應從民間文學藝術本身的特殊性出發,頒布《民間文學藝術特殊權利保護法》,對民間文學藝術的權利主體、客體、保護期限以及權利行使方式等方面做出規定。其次,由于我國民間文學藝術的權利主體往往分布在內陸的一些不發達地區,他們也很難同使用者進行溝通,并及時了解和控制使用者的行為。因此,針對民間文學藝術很有必要建立一種民間組織,在獲得國家相關機構許可認證之后,同各類民間文學藝術主體進行簽約合作,由該組織代表眾多民間文學藝術主體行使其權利,同外界的使用者進行溝通,一方面可以使民間文學藝術的使用者能夠方便的找到民間文學藝術權利主體,取得其作品使用許可并支付相關費用,另一方面也使得民間文學藝術權利主體能夠通過該組織及時了解自己的民間文學藝術在外界的被使用情形,并及時就一些篡改和濫用民間文學藝術的行為進行起訴,以維護民間文學藝術權利主體的權益。
參考文獻:
[1]王淑君.論貴州民族民間文學藝術的法律保護——以著作權法保護為視角[J].貴州民族研究,2014(11).
[2]張冬,劉宇慧.我國傳統文化表達著作權主體保護問題探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1).
[3]崔志勇.文字作品集體管理制度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