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院,遼寧 鞍山 114000)
論信息時代對傳統企業會計的挑戰及應對
馬海燕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院,遼寧 鞍山 114000)
網絡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非常重大的變化,同時,也對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管理體系提出新的要求。在這個適者生存的信息化社會,傳統的會計行業如果想長盛不衰,就必須接受新的挑戰。網絡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網絡會計的出現,對我國的傳統會計造成了深遠影響,需要充分重視。本文結合當前網絡會計發展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信息化時代對傳統會計形成的巨大挑戰,并提出一些對企業會計的發展有利的應對措施。
信息時代;傳統會計;挑戰
1.1挑戰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傳統的會計在會計核算與結算過程中一般使用紙質的憑證與單據。然而現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業務完成后,只需要輸入正確的數據就能自動生成電子憑證和票據,企業的賬務處理也能通過計算機自動完成,很多數據信息都保存于存儲介質之中。隨著信息的不斷傳遞,企業信息逐漸實現無紙化傳輸。首先,加劇了企業信息的失真風險。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下,企業可通過設置不同崗位來保證會計信息的保密性,通過筆跡和蓋章等跡象驗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如果企業使用網絡管理電子數據,一旦工作人員篡改或竊取數據,就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且根本不存在簽字和蓋章等程序,這增加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風險。其次,網絡會計系統也不是100%安全的。手工操作會計業務,有效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安全性。而由于網絡環境中很多因素都是不確定的,一旦操作失誤,信息就可能永遠消失。一旦現存的信息介質發生重大變化,或是電腦的硬、軟盤感染了病毒,這些記錄也將被消除,這非常不利于公司檔案的保管。因此,隨著計算機程序的不斷更新換代,企業一定要重視存儲介質的兼容問題。
1.2對會計假設形成一定的挑戰
首先,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非常大。會計主體假設的存在是為了明確會計核算時的空間范圍,同時明確相關的經濟權利與經濟責任。然而在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臨時性的結盟體,這種類型的結盟體和傳統企業不同,一般沒有固定的機構與空間范圍,它們有的是由很多公司的業務部門一起組成的,有的則是隨時根據需要或環境變化任意整合而成。其次,對會計的持續經營假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傳統的理論中,一般都利用持續經營假設來反映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的意向,利用持續經營的假設能很好地解決企業中資產計價與費用分配問題。同時,大多數具體的會計原則也是建立在持續經營假設的基礎上的。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形成了一些臨時性的聯盟,它們根本就沒有可持續性,更不適用可持續的會計假設。再次,信息時代對會計分期假設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會計如果使用固定的會計分期來核算,就不能滿足企業對會計信息的及時性需要,因此會計分期的傳統假設必須被取代。
1.3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多要求
會計工作人員是會計行業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其職業素質一定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會計人員既要學習好基礎的會計理論,還要緊跟會計行業的發展,不斷學習計算機知識,同時還要學會信息檢索以及處理、分析信息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分析財務數據,從而正確評價和分析企業內部的業務活動,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
1.4對會計原則的巨大影響
首先,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歷史成本原則有一定影響。一方面,歷史成本原則不能準確計量無形資產,而在信息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逐漸增大,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歷史成本原則不能很好地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其次,對會計的權責發生制與配比原則也形成了一定影響,會計分期是權責發生制的基礎,首先假設會計分期的存在,然后對已實現的收入與費用于當期確認,對還沒發生的或不屬于當期的收入與費用,就不能確認。這是由傳統的會計傳輸速度來決定的。然而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企業的貨物在交付與資金流轉時,基本是同步完成的,這樣就不必采用權責發生制,采用收付實現制顯得更合理,能及時直觀的看出企業的經營狀況。
2.1不斷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的管理,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企業管理者必須不斷強化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程度,大力支持企業會計電算化的實行,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信息的安全性。首先,要讓管理者真正了解企業會計電算化的優勢,有效利用電算化,而不是只跟著形勢走。認識到電算化的重要性并不是買一臺計算機就可以的事,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盡最大努力為電算化人員提供良好環境。同時,也要重視其后續管理工作,降低信息的安全性風險。其次,企業要培養一批既懂計算機應用又懂會計的人才隊伍。這不僅能提高會計的信息質量和管理質量,也能提升會計信息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有利于單位管理者及時掌握企業的經濟活動,有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避免信息風險發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2制定符合信息化時代的全新的會計假設
隨著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要求會計核算具有良好的及時性與準確性,會計監管的難度也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企業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工作人員的數量要求逐漸減少,企業的核算和監督職能都將向控制職能轉化,這對傳統會計假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假設也應與時俱進。會計假設是由會計的實際業務情況決定的,現階段會計業務都利用計算機技術,會計假設也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變化,以更好地服務于會計核算。
2.3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
對會計工作人員來說,必須在學習及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處理會計信息化的能力,從而更好得迎接信息化對會計行業不斷發展而產生的各種挑戰。首先,在信息的選擇與處理方面,會計人員必須要學會使用信息系統分析職能,同時掌握好信息用戶對信息的需要程度,有效處理與統計信息,為其他業務活動的完成提供可靠依據。其次,會計人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對信息的分析能力,通過分析和整合信息,與企業其他部門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提高會計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
2.4確定電子數據的地位,改變一些傳統的會計原則
在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系統中,憑證和報表不能像傳統手工會計那樣通過紙張傳遞,會計數據都在系統中直接獲得,業務和財務可以一起處理,所以,電子數據必須合法化。傳統會計核算的部分處理原則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一定調整,使會計原則更好地服務于會計核算。
會計學科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學科,要不斷關注它的發展變化,把會計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而這個系統會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技術的創新而不斷變更必要要素,改變自身結構,發展新的功能。只有緊跟社會的發展與改革,才能讓會計在一定時期內達到最好效果,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閆紅來.信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及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1(6).
[2]劉靜.試論信息時代對傳統會計的挑戰[J].科技與企業,2014(16).
[3]張國平,吳迪,張艷明.淺析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核算[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0(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29
F233
A
1673-0194(2015)12-0039-02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