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玥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2)
云計算條件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和發展要求分析
白 玥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信息化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在云時代到來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如何運用云計算方式實現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是企業決策層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從云計算的概念入手,明確了中小企業的范疇,分析了在云計算條件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建設現狀,利用SWOT方法分析中小企業通過云計算實現信息化的內外部環境以及優勢和不足,提出中小企業云計算信息化的發展要求。
信息化;云計算;中小企業
1.1中小企業的范疇
中小企業,又稱中小型企業或中小企,它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目前,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規模小、市場份額較小、資金技術相對薄弱、所有者親自管理、企業獨立運行。
1.2云計算的概念
現階段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因此,中小型企業可以在云計算環境下充分運用各種云服務,尤其是一些具有針對性業務的云服務,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2.1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需求具有鮮明的特點
中小企業因企業規模和資金水平限制,與大型企業相比,其信息化需求具有一次性投入資金不足、看重短期回報、對信息化產品實用性要求較高、個性化需求量大、靈活性需求較大等鮮明特點。
2.2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意識有所提升。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迅速加入信息化的浪潮,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意識有了顯著提升,各項資金預算和人才分配有計劃性地向企業的信息部門傾斜。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
2.3各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層面存在著很大差異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來自許多方面,例如,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作用有著不同的認識和見解;又如,傳統行業在信息化的過程中,遇到缺乏專業人才、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導致自身的運營體系被破壞,而又未形成新的良好的運營體系的狀況。
3.1優勢(Strength)
第一,中小企業的企業規模較小,信息環境不復雜,通過云計算實現信息化的風險較小。第二,中小企業的業務流程較為簡單,對信息系統的功能需求相對單一。第三,中小企業可以將自己的信息系統集成外包給云計算服務商,避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構建自己的信息系統。
3.2劣勢(Weakness)
第一,當下我國的云計算水平還不夠高,相關技術瓶頸尚未突破。第二,中小企業利用云計算實現信息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三,中小企業的工作人員缺乏對云計算及信息化的必要知識儲備。
3.3機會(Opportunity)
第一,各大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面向云計算的技術研發呈現井噴式發展,可以提供充足的技術保障。第二,國家已將云計算列入“十二五規劃”,在政策和資金上大力支持云計算的發展。第三,信息管理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逐年增長,提供了專業人才支持。
3.4威脅(Threat)
第一,當下中小企業本身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不能很好地發揮云計算的優勢。第二,初期投入的成本較高,對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具有一定的沖擊性。
4.1明確企業自身的信息化目標
中小企業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和需求特點的信息化戰略目標,從自身體制、技術特點、管理水平、人才儲備、所處行業水平等各個方面衡量自身的發展需求,制定企業業務層面、戰術層面、戰略層面的信息化目標。
4.2提高云計算服務的安全水準
對于云計算可能給中小企業帶來的風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中小企業通過云計算實現信息化的安全風險來自企業自身的安全防范水平、云計算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等各個環節。企業自身應當加強安全意識,提升對安全密鑰的重視程度;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應努力提升安全水平,及時發現并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4.3加強員工的信息意識和基本能力
中小企業通過云計算方式實現企業自身信息化發展的核心在于企業的員工,企業員工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將直接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水平。因而,中小企業要從管理理念、企業文化氛圍、員工激勵制度、內部培訓制度等多方面入手,促使員工提高信息意識和基本能力。
在云計算的條件下,中小企業實現自身的信息化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樹立積極的信息化意識,及時發現并解決云計算運行過程中的不足,發揮自身優勢,才能幫助中小企業在云計算的大環境中贏得長遠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石佩斯,尹建偉.中小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風險管理與應對研究[J].科技向導,2013(5):35.
[2]趙需要.云時代競爭情報的發展動向[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33):23-2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50
F270.7
A
1673-0194(2015)12-0065-01
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