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為師6年,一直以來,我都很自信,以為凡事用心了,一切都會變得順利,于是舉手投足間便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可是有一次,我卻被一個學生深深地觸動了。
那時我剛工作不久,擔任學校大隊輔導員。“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一個學生干部來辦公室找我,說他們班少發了一張“優秀少先隊員”獎狀,請我幫忙找一找。當時我很忙,培訓升旗手、安排國旗下的講話、寫材料……一大堆的工作等著我去做,根本沒有心思為他找獎狀,我建議他先在辦公桌上找一找。幾分鐘過去了,學生跟我說沒有找到獎狀。我聽了之后不耐煩地說:“怎么可能找不到呢?我明明就放在桌子上的呀!你再仔細找找。”學生看我如此肯定,二話不說,又重新翻找了一遍,最后兩手一攤,聳聳肩,無奈地說:“老師,我找過了,真的沒有獎狀。”
這時的我剛進入工作狀態,思緒被打斷了,心中滿是怨氣,嘴里不停地嘮叨:“真是麻煩!偏偏在老師最忙的時候添亂。”我一邊想著手頭上的工作,一邊心不在焉地尋找那張獎狀,可是找了好多遍還是沒找著。這時,我才想起獎狀早已經發完了。我愣了一下,突然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失態。唉!我錯怪了學生,態度還這么惡劣,這可如何是好?
我背對著學生假裝繼續在找獎狀,腦子里卻在思考如何圓這個場?學生又會怎么看我?他會不會以一個勝利者的口吻說:“瞧,你也找不到吧,我看你怎么冤枉我。”尋找無果,最后,我只得硬著頭皮對他說:“對不起,獎狀發完了,剛才老師記錯了。我明天給你們班補發一張,好嗎?”
學生看了看我,靦腆地笑了笑,說:“沒關系,剛才我打擾您工作了,老師您繼續忙吧。”學生的話語沒有一絲驕矜,也沒有表現出半點“勝利者”的姿態,反而說得十分真誠。
多好的學生呀!他分明是在用他的寬容給我“上了一課”,而這一課猶如醍醐灌頂,讓我明白:作為老師,無論工作再忙心情再怎么不好,都不能把怨氣撒在學生身上。一個僅有10歲的孩子都懂得體諒和寬容他人,而我是老師反而做不到。
事后,我了解到那位學生所在的班級是一個溫馨、民主、和諧的班集體,有著一位寬容、大度、溫和、幽默的班主任,班主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著學生,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這個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觸動了我,也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
如今,面對學生時,我會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時刻告誡自己“多一些體諒,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微笑”,而我也會將這些品質傳遞給我的學生。
(責編 歐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