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蘭
2014年,阮臣崢獲得了由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優秀教師”光榮稱號。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阮臣崢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剛當上幼兒園教師的情景。那時,他一個“大男人”選擇到幼兒園當老師,確實遇到了不少阻力。如今15年過去了,阮臣崢沒有放棄,用愛心與堅守,證明了一個男人在幼兒園當教師的價值與榮耀。
下決心要做一名男幼師
1999年大學畢業后,阮臣崢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做一名幼師!
當初,這個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完全可以做中學老師的小伙子,卻選擇去當一名幼師,可讓家里炸開了鍋:全家好不容易培養你一個大學生,做什么不好卻要去做幼師!在當時,全區的幼兒園男教師也不過區區數名,社會普遍認為男人做不好幼師,加上待遇較低、社會地位相對不高等客觀因素,使得幼兒園男教師備受誤解。
但正是這樣一份備受誤解的工作,卻一直觸動著阮臣崢。他是家中的老大,從小就得照顧弟弟妹妹,這種照顧弱小的情感,使他多了一份發自內心的對孩子的呵護之情。在當時,很多男性不愿意從事幼教這一職業,身為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阮臣崢更清醒地意識到男教師的“缺席”十分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健全發展。為此,阮臣崢下定決心:做一名幼兒園老師。他希望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學前教育事業做出一點貢獻。
取得家人的理解后,阮臣崢開始了他在自治區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的從教生涯。開始的5年,阮臣崢都是在摸索中度過的,他用“孤獨的行者”形容自己那些年的堅守。
“當時也想過放棄,會問自己做下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阮臣崢坦言,作為一個男人,家庭的重任與幼教清貧待遇之間的矛盾,普使他感到困惑,家長、社會的不理解,也使他一度猶豫……直至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他才終于發現,他愛這一行,“跟這些孩子做游戲,孩子們快樂自己也開心,這就是最好的生活”。于是,他一干就是15年,完成了從“新手老師”到“全國優秀教師”的蛻變。
在失敗中爬起來
都說老師的第一節課是難忘的。確實,回憶起第一天上課的情景,阮臣崢仍覺歷歷在目:那天上的是體育活動課,當時,30多個小家伙“放“出來,“哄”地一下子散得像一盤沙,怎么收都收不回。口令不會叫,也不懂怎么集合,更別說去跟孩子溝通了……一節課下來,阮臣崢累得滿頭大汗,心也慌了:幼兒園的課可不好上。
吃了“當頭一棒”,阮臣崢開始反思:要怎么去吸引孩子,讓孩子信任自己,愿意聽自己的指揮呢?他沒有被開始的那些糟糕的課所打倒,而是更努力地將大學里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與幼兒教育的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他勇于探索,虛心好學,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廣泛查閱各種學前教育書籍、雜志,并積極參加各種學前教育專題講座和培訓,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當時為了改掉自己那一口“夾壯”普通話,阮臣崢一下班就往宿舍跑,跟著收音機廣播學說普通話……
經過幾年的努力,阮臣崢在教學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比如在一節《我們該怎么辦》的大班體育活動課里,阮臣崢以郊外旅游為場景,引導孩子們思考:在旅游時遇到“下雨了”“刮風了”或“地震了”該怎么辦?他通過情景模擬,引導孩子們做出相應情況下的避險選擇(如“下雨了!”——躲到房子(呼拉圈)里),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到實用的生活常識。“阮老師的課能讓孩子們玩得很開心,老師和孩子融在一起。”剛入園不久的蘇老師,對阮臣崢這種新式教學很是欽佩。
除了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專業素質,阮臣崢還在幼兒體育教學、幼兒體質鍛煉和幼兒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十余年來,他撰寫(或合著)的《〈幼兒身體素質現狀與改善對策的分析研究〉課題研究報告》等多篇論文、教學案例相繼發表在專業書刊上,有的還獲得自治區中小學優秀論文評比一、二等獎。由他負責的南寧市“十五”規劃科研C類課題《幼兒身體素質現狀與改善對策的研究》還順利通過了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結題鑒定。
“阮老師很自信,很有自己的想法。”同事史老師與阮臣崢相識十幾年了,她覺得阮老師專業能力很強,并且敢于堅持自己的想法,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大哥”的榜樣力量
在幼兒園里,年輕的同事都喜歡稱阮臣崢為“大哥”,這位嚴謹而又不失親切的大哥,非常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熱心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
在“傳、幫、帶”工作中,阮臣崢主動幫助新教師修改教學計劃,組織上好示范課,推心置腹地交流自己的經驗和做法。“去年,我們園內開展教研公開課,還差兩天就要開課了,阮老師還是堅持讓我把存在不足的課給換了。”2012年進入該園的男教師龍老師說。這件事讓龍老師記憶深刻:當時差幾天就要上公開課了,但阮臣崢認為“專業上的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堅決讓龍老師把課給換了,并不知疲倦地與他一起討論新的教案。“好在后面的公開課上得很順利。”龍老師很感激這位嚴謹的“師傅”。
為了方便幼兒園男教師交流,阮臣崢建立了“廣西幼兒園男教師聯盟”。目前該“聯盟”已經匯聚了100余名男幼教,他們通過QQ群隨時溝通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組織開展教研活動。“之前,我一直把自己比作孤獨的行者,現在,隨著隊伍的壯大,我們變成了聯盟。”說起“廣西幼兒園男教師聯盟——幼兒園男教師之家”的建立,阮臣崢很是欣慰。他告訴記者,現在的情況不同以前了,更多男同胞愿意加入到學前教育這個行業中來。
有時,依然會有男幼教帶著困惑來找阮臣崢:“阮老師,你為什么在這行干了十幾年,我堅持三年就干不下去了。”這個時候,阮臣崢總是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直言:“其實你這不是真正的堅持,你得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與孩子們在一起,你自己首先得是快樂的,如果整天想著各種不公,整個人很容易就垮了。”他的話讓人深思,也讓一些有困惑的男幼教找到了“堅持的信心”。
無論是專業上孜孜不倦的鉆研,還是教學經驗上不遺余力的分享……阮臣崢猶如一盞明燈,照亮著身邊的人,給年輕教師做出了榜樣。
愛心播撒新希望
作為“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幼教類教師自治區級培訓班學員、南寧市教學骨干,阮臣崢積極響應自治區教育廳“送教幫扶”貧困地區的號召,多次隨同幼教專家和相關領導深入柳州、玉林、欽州等地開展培訓活動。他通過現場執教示范課、座談研討等形式,幫助山區的幼兒園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技能。
在阮臣崢的印象里,每次到各地開展“送教幫扶”,總是收獲良多。當他看到許多鄉下的孩子在這么簡陋的環境下學習,但依舊學得那么開心快樂時,他深刻地體會到了一名教師的價值。他說,在這么簡陋的條件下,都有這么多的“老師爸爸”“老師媽媽”堅守自己的崗位,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把現在的工作做得更好呢?
把自己當成孩子的父母,這就是阮臣崢——一名幼兒園男教師的情懷。在幼兒園男女教師比例極不均衡的現狀下,男教師的加入,給學前教育注入更多不一樣的品質。十幾年來,阮臣崢充分發揮自己作為男教師的優勢。在課堂上,他通過游戲教學把陽剛、果敢等品質帶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玩”中快樂成長;在日常活動中,他作為帶班老師,親切和藹而又不失嚴明,用耐心與愛心和孩子們交往,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獲得了家長、同行們的認可。
近年來,我區大力實施學前教育免費男生定向培養計劃,不斷加大幼兒園男教師的培養力度。這正呼應了阮臣崢在接受采訪時不斷提及的兩個“呼吁”:呼吁社會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幼兒園男教師施展才華;呼吁國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條件,比如適當提高收入,滿足男幼教的生存需求。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區的幼教隊伍會出現更多的“阮臣崢”,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展現著幼兒園男教師的別樣風采。
【人物小檔案】阮臣崢,男,自治區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教師,南寧市“十五”規劃教學骨干,自治區幼教事業先進工作者,自治區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優秀黨員,廣西教育學會幼教先進工作者,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幼教類骨干教師培訓學員,2014年獲評為全國優秀教師。(責編 歐金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