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吳寶宏
摘 要:電信業作為中國的基礎性行業之一,其營業稅改增值稅需要經歷利潤核算、管理架構與稅負等原有體制性的陣痛,去推動企業自身按照市場的規律開展經營管理與服務創新活動。研究認為,電信業營改增的變化直接導致了企業財務結構變化、財務工作負擔短時期增加、稅費計算與企業預算核算難度加大等財務影響,需要根據電信企業業務范圍的實際,加強財務工作項目整合、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與稅務籌劃工作,以轉化營改增帶來的負擔。
關鍵詞:電信業;營業稅改增值稅;稅負;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F2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3-0085-02
營業稅改增值稅既是中國經濟體制的具體舉措之一,也是現代市場發展的內在需要。電信業作為中國的特殊產業之一,由于其產品和服務具有有形與無形的統一性,“營改增”就是要運用國家財稅制度引導企業走出原有體制框架的發展制約。結合“營改增”前后電信業的財務實際,此類企業還需要經歷內部相關配套改革與承擔相應的改革成本,實現對暫時稅負重、加大財務工作負擔等方面不利因素的轉化,以期從其市場長遠發展前景對企業自身、消費者與市場多贏產生積極的影響及作用。
一、營業稅改增值稅對電信業財務的消極影響
在電信業自身改革與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綜合作用下,在短時期內“營改增”對其所帶來的是陣痛性的消極影響。
1.財務工作負擔加大。這是由于電信業在營改增中,總計稅項目的變化所帶來的內部不適應性的負面反映。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財務實務工作增加。包括各種預存款、押金、營業收入、服務收入、建設支出、員工薪酬支出、資源運用支出、信息系統建設支出與積分兌換支出等,這些工作都需要財務部門嚴格按照預算,按照所經營的項目去開展實際的財務計算工作,以支持企業經營與發展的各個部門工作的實際需要,如網絡公司對光纜的鋪設與維護工作的支出及社會網絡消費的收入等各種會計實務工作。二是虛擬財務工作增加。主要是指那些不以實際現金收入與支付的財務工作,包括積分兌換、預存優惠、網絡支付與其他的網絡幣種的運用等,均可按照某種匯率換算的方式,實現從虛擬到現實資金或收入的過程。
2.稅費計算難度加大。雖然按照營業稅計算的方式,有可能會出現重復計稅的現象,但卻因為計算方式簡單有效從而減輕了電信企業財務工作負擔。改革后,稅費計算難度明顯加大,這種難度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計稅項目精細。既包括基礎電信服務,如基本的通訊業務服務計稅項目,也包括如信息傳輸在內等增值服務計稅項目。這些項目的精細化,尤其是在不同級別公司、服務終端以及各種經營項目的轉換之間,會產生更精細的計算變化,從而導致財務在固定資產管理、流動資金管理、收入資金管理、支出資金管理與虛擬資金管理等方面的難度提升,需要在原有財務部門基礎上開設更多的財務實務崗位,以滿足改制后的財務工作需要。二是企業整體計稅比例多樣。當前有兩種總的計算比例,即基礎電信服務的11%和增值電信服務的6%,而且,在具體的計稅中還要根據各種實際情況采取扣除、免除及其他的相關稅費抵扣,使得在實際計算中出現更加復雜的計算,進而導致改制后的財務計稅與繳稅工作相當煩瑣,尤其在企業基礎電信服務與增值電信服務均開展的情況下,對計稅項目與其他相關現實情況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企業工作的效能。
3.短時期內增加企業稅負。電信業需要承辦一定的改革成本,如從繳納3%營業稅一下改革為“基礎電信服務繳納11%、增值電信服務繳納6%的差異化增值稅率”,改革之初,短時期內抵扣鏈條混亂,如一些大型的機器設備改革前購買,無法抵扣進項稅額,人工成本過高,并且一些經銷商為小規模納稅人,稅額均無法抵扣,直接提高了企業的稅負,從而導致利潤下降。
二、消除財務影響的具體對策
針對“營改增”所造成的財務影響,還需要運用財務的專業手段與稅務的專業技術加以解決,以期為企業科學地轉制和完善內部結構創造科學靈活的財務環境。
1.財務業務整合。按照增值稅的項目與計算方式等,去開展相關的業務和財務整合工作。具有操作性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基礎性電信與增值電信財務業務整合。無論是單純的此類電信服務,還是開展綜合性的電信服務,都可以在企業內部以此做出基本的財務部門內的專業分工,方便企業自身管理的基礎上,更為高效的財務工作創造體制優化的內部機構。當然,在實際的運作中,由于電信企業的綜合性,可以在企業總的財務部門統籌的基礎上,對財務部門做出基本的精細分工。二是實際資金流業務整合與虛擬資金流業務整合。即針對企業增值稅發生的各種經營行為,根據其實際收到的資金形式去開展財務工作的分工,以確保財務工作的專業性和高效性。如針對現金收入的財務工作與針對電子代金券的財務工作的整合等,減少在實務與虛擬之間不斷轉換發生錯誤的可能性。這需要企業能跨越現有的內部體制限制,積極主動地按照增值稅的納稅、計稅與稅務籌劃要求,讓財務部門發揮出預算內部控制性的資源優化整合能力,引導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向著更加高效的環節與工作方式流動和轉化。
2.建立財務數據聯動系統。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電信業作為信息技術內的一個產業,既為其他產業提供服務,也應為自身的發展和創新做出硬件、軟件的支持工作。因此,根據電信企業自身的實際,去開發專業性的財務服務軟件是當前比較時尚且實效性突出的財務工作模式。結合當前實際,需要從三個方面實現聯動:一是收入性聯動。既包括實際現金的收入,也包括各種虛擬性的收入,如股票、基金的銷售收入等。這種超越企業經營項目的聯動,能讓企業真正地了解自己在特定的時段內的總收入情況,以及規律性的收入波動情況等。二是支出性聯動。針對企業的正常物品采購支出、積分兌換支出以及各種優惠支出等,全面地計算特定時段內的支出總量,以及實時了解各種支出項目的高峰與谷底的情況,規范企業的科學決策經營行為,有效地降低各種不必要支出帶來的損失。三是利潤實時計算性聯動。這是企業總的財務部門,在相關財會軟件的支持和運用下,通過把收入與支出進行計算和對比,以此來獲得相關利潤量、利潤率及其變化的規律,并據此展開分析去發現影響利潤的各種因素及其規律,為企業決策做出全面、詳細與精準的財務專業預測。endprint
3.推動電信業與其他增值稅抵扣產業的融合。由于電信業不僅具有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基本性質,也具有軟件開發與相關服務產品生產的第二產業功能,因而,“營改增”可以推動電信業與其他具有增值稅抵扣業務范圍的相關產業實現更多的融合創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電信業業務延伸性的融合創新,在電信業科學、合法有效節稅的同時,實現了相關企業利潤的絕對增長。如電信業拓展支農服務,如創辦支農服務網站、開展支農服務培訓與農產品的營銷等,可以按照農業產業的相關稅負優惠實現節稅目的,同樣也可以隱形地降低增值稅的稅率等。二是電信業與其他行業或產業的結合性的創新。這是當前電信業創新發展的基本模式之一。電信業可以通過科學的稅務籌劃的方式,通過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合作有效地轉化“營改增”后稅率提高的成本和稅負負擔。三是由于電信業涉及到當前各個產業甚至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為電信業與其他具有免稅或稅收優惠產業或行業的合作,奠定了先天性的硬件與服務基礎。例如采購業務可以盡量與增值稅納稅人合作或要求小規模納稅人適當降低價格,電信業與環保企業或殘疾人服務的公益企業的結合等,可以按照某種方式去享受免稅等方面節稅后的利潤。
4.健全電信業“營改增”的法制建設。電信業稅負的“營改增”,是電信業市場化運作的基本政策導向。在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時代潮流中,作為市場主體之一的電信業也應該按照市場的規律開展經營和管理活動。但是,由于原來生存和發展體制造成電信業在“營改增”中,出現了稅率提高、管理框架與體制改革對接性改變的成本,以及其他的稅改后造成的原有的資源浪費與項目不適應等問題,都成為電信業“營改增”的沉重發展負擔。由此國家、地方政府與信息產業部門等,都需要加強相關支持性與過渡性的法律法規、政策與策略的完善或補充,為電信業的渡過體制改革難關、市場適應難關與稅率提高造成的利潤空間小和可拓展業務資金少的難關,創設政策空間、金融支持環境與創新引導。
三、結語
電信業營改增所帶來的負擔和困難,與其他行業或產業的改革一樣,都是暫時的陣痛性質的。在信息化時代,由于電信業的全面滲透性發展特點,其以裂變的方式去開拓市場和消費者的服務潛力與產品潛力,是支持電信業強健成長的關鍵性因素。因此,“營改增”給電信業所帶來的是市場自由發展的更廣闊的企業成長空間和利潤增長空間,電信業可以抓住各種產業相互融合的機遇,科學運用稅收知識和技術開展專業稅務籌劃工作,合法合理地轉化稅率高所帶來的暫時性危機,推動自身科學、穩定與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杰,陳晨.營改增對電信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14,(9).
[2] 李良華.淺談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10).
[3] 錢振宇.淺談營改增對電信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4,(12).
[4] 趙安.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4.
[5] 黃進敏.淺談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企業的對策[J].價值工程,2014,(11).
[6] 尹旭.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5).
[7] 成立英.淺談營改增對交通運輸行業財務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4,(12).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