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
摘 要:本文以華北地區上市公司A股227家公司2009至2013年數據為樣本,實證研究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度與公司績效之間的影響,得出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股權制衡度對經營績效有顯著負面作用的結論。
關鍵詞:華北地區;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
一、股權制衡度與公司績效
在股權集中的股權結構下,第一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取代了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代理問題的突出地位。中小股東在獲取信息方面的劣勢是導致第一大股東對中小股東利益的壓制的直接原因。
二、研究與設計
1.樣本描述
此文選取華北地區的上市公司A股共227家公司作為本文的研究樣本。其中農牧漁業4家,采掘業20家,制造業99家,電熱供應業11家,建筑業8家,運輸倉儲業9家,信息技術業30家,批發零售業12家,房地產業22家,社會服務業9家,文化產業2家及綜合業2家。
2.變量選擇
(1)被解釋變量選擇
凈資產收益率(ROE):是指公司稅后利潤除以公司年末股東權益,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所有者所獲投資報酬的大小,是衡量公司盈利性的一個指標。
(2)解釋變量選擇
CR1:表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CR5:表示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
CR10:表示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
赫芬達指數(H):反映各大股東集中度的指標。
股權制衡指數(Z):公司第一大股東與其他股東持股比例的比值。
(3)控制變量選擇
①公司規模(SIZE):主要指公司資產的規模。
②成長性(GROWTH):一般用公司總資產增長率來表示。
③財務杠桿(LEVERAGE):一般用公司資產負債率表示。
三、結果分析
1.描述性統計
表1 華北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描述性統計
如表1所示,本文提供的227家華北地區上市公司ROE值均值為0.1129,這至少反映了三點事實:第一就是較高的公司成長性增加了我國華北地區上市公司的價值;第二,高成長性反映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第三,中美兩國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2.回歸分析
表2 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注:其中*表示在顯著性水平5%下拒絕原假設,括號中的數據表示該系數的t統計量的值。
如表2所示,股權集中度指標(CR1、CR5、CR10、H10)四個指標的系數在以ROE作為被解釋變量時,都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為正,證實了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實證回歸提供的證據表明某種程度的股權集中似乎對公司績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大股東之間在對管理層監督方面容易達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其次,股權制衡度指標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為負,這與本文的假設2相符合,表明當公司股權處于相對集中的狀態,分散在不同大股東中手中時,其他股東對第一大股東的制衡作用較為明顯。
四、研究總結
1.股權集中度和公司績效之間呈現出顯著的正向線性關系。
2.股權制衡度對經營績效有顯著負面作用,當股權制衡指數變小時,公司績效顯著提升,這證實了其他股東對第一大股東的制約作用限制了大股東對小股東利益的剝削,從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減少了”隧道效應”作用,提高了公司績效水平。
五、研究不足
本文采用了華北地區上市公司四年數據作為樣本來研究股權機構對于公司績效的作用,有兩點不足:一是沒有細分行業,忽略了行業間的差異性對于研究結果的影響;二是未曾考慮國家股法人股對于績效水平的影響,雖然股權分置改革進行地如火如荼,但確實還存在一些企業的國家股法人股未曾解禁流通,對于公司的經營管理有很大影響。
參考文獻:
[1]孫永祥,黃祖輝.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績效[J].經濟研究,1999(12):23-30.
[2]陳信元,汪輝.股東制衡與公司價值:模型及經驗證據[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11):102-110.
[3]安燁,鐘廷勇.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關聯性研究——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2011(06):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