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慧+馮津
摘 要: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探索環境審計已成為審計工作者的重要任務。研究執行環境審計的主要困境及其應對策略,對企業提高有關環保投資效益和促進企業和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環境審計的概念,實施環境審計的必要性和主要內容進行闡述,找出實施環境審計的主要困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實施環境審計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環境審計;主要困難;對策
隨著人類對自然不斷掠取和科技的超前發展,重大環境公害事件的接連發生,人類環保意識開始覺醒。全球審計界儼然已對其高度關注,環保監管的重要工具是環境審計。研究實施環境審計的主要困難及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一、環境審計的基本理論
1.環境審計的概念
所謂的環境審計通俗上講是指有效審計機關和注冊會計師,對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環境管理以及與環境相關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鑒證,使其達到有效管理、得當控制的審計活動。
2.實施環境審計的內容
由于環境審計所包含的內容范圍廣,并且隨著環境審計的發展將其內容按類型主要分為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民間審計。
政府工作者對環境審計實施的內容:(1)環保籌資和分配情況。(2)對相關環境法律法規的遵守情形。(3)考慮明確被審計單位里環境影響的因素。
內部審計者對環境審計實施的內容:(1)企業制定詳細計劃,定期嚴格檢查、記錄、分析、報告危害環境的重點問題;(2)制定方案定期治理,有效反映達到的信息。
民間審計工作者對環境審計實施的內容:對環境保護資金的審計,注冊會計師對企業內部資金的取得、使用、記錄和報告進行全面的審核和評價。
二、環境審計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分析
1.政府審計工作者在執行環境審計工作中面臨的困難
(1)評價環境審計體系方面
近年來,政府環境審計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因為時間較短,認識程度相對欠缺。因此政府環境審計績效評價體系的關注幾近為無,從而現在實施起來就比較困難。
(2)內容方面
大多數環境審計項目名稱中都有“績效”二字,但是在審計過程中環境保護資金是否按計劃到位、資金管理是否規范等審計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存在一定的困難。
(3)技術層面
環境審計方法是審計過程中專業審計人員總體采取的各種手段,具體包含有收集審計證據、檢查審計對象、分析審計程序、編制審計報告等。但在我國現行政府環境審計過程中,人們理解的環境審計是政府環境監管職能部門對環境的常規經濟檢查。
2.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環境審計工作中的主要困難
(1)環境審計人員匱乏
環境問題的外部因素很多,主要的環境成本是隱性成本,給人們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巨大危害,難以用貨幣來等價衡量。因此環境審計是復雜多變的,企業內部在實行環境審計中面對這種復雜多邊性缺乏專業的人才。
(2)內部環境控制不健全
內部控制建設是內部環境的基礎,較好的內部環境有利于內部控制的建設。我國企業現行的治理結構層不夠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各經理層等要完整的包含在公司治理中,他們間職權分明、權力互相牽制,但我國絕大多數的企業還未能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結構。
3.民間審計人員在實施環境審計工作中的主要困難
(1)環境審計處罰標準不明確
產生困難的原因:環境技術的經濟相關指標不明確,這個指標不僅僅包括環保資金的指標,還需檢查環保項目可否能達預期的目標。我國已存在的標準當量值設定不全,給審計對象信息的準確性與評價帶來困難。最終結果顯然易見:我國民間審計具有不明確的處罰標準特征。
(2)環境審計宣傳不到位造成公眾參與較少
產生困難的原因:我國環境的嚴峻問題與社會企業追求的利益、環護的社會責任感毫無關系。我國的《環保法》都明確有要求公眾意見必須考慮在有關環境的大型項目之中,但我國的實際情況是公民的參與率極為低幾乎將近于無。
三、實施環境審計的對策
1.確保環境審計考核落實到每個人
我們亦可借鑒西方政府績效的評估體系,其特點是讓社會自發組建評估機構對環境審計進行綜合評估。由于機構獨立的存在,使得評估結果更具客觀公正的特點。此外,多元的主體評估,可以減弱政府績效評估過于單一的影響。
2.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培養
企業要培養素質高的內部審計人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企業有必要聘請相關專家協助進行內部環境審計工作使之順利進行。 (2)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培訓, 逐漸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綜合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3)堅持自律自警,嚴格依法審計。
3.各企業部門建立全面優秀的用人方案
完善機制對人員招聘、公開、公平的制度選擇,基于一個中介,測試,備份系統不公平的招聘,盡可能的建立和完善人員招聘,人才開發體系。
4.優化內部環境審計組織結構
將董事會、股東大會和經理層等各職能進行劃分,明確各自職權,明確分工,互相制約、互相影響。針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要增強審計方面的培育與學習,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技能,為完善內控控制奠定了審計基礎。將內部審計傳統以財務收支為主的審計模式加以改變,加強內控評價在內審的地位。
5.利用公信平臺加強宣傳
要想使社會公眾充分認識參與到環境審計就要加大對環境審計的宣傳力度,各級審計機應將電視、網絡媒體等傳播渠道加以充分利用尤其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另外,建立聽證會制度,審計機關應及時向社會公眾匯報環境審計的結果,使社會公眾實實在在參與到環保項目的監督與對環境審計的關注當中。
作者簡介:李赟慧(1991- ),女,漢族,山西大同人,山西財經大學研究生在讀,審計碩士,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