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學,王 剛,樊 琪
(咸陽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淺談大學民樂隊的組建與訓練
劉 學,王 剛,樊 琪
(咸陽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20世紀后,隨著民族器樂地位的不斷提升和國家對本民族文化的重視以及民間音樂的不斷發展,民樂隊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如今本土文化受到強烈沖擊,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本民族文化,當代高校組建民樂隊勢在必行。
民樂隊組建;民族器樂;樂隊排練
(一)組建民樂隊的前提條件
要想組建民樂隊必先了解民樂隊的構成。首先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民樂隊的規模大小。一般民樂隊由四個部分構成,分別為管樂組﹑彈撥樂器組﹑打擊樂器組和弓弦樂組,并且將其分為高﹑中﹑低三個聲部平衡分部。
管樂組:笛子﹑嗩吶﹑笙﹑簫等;
彈撥樂器組:三弦﹑琵琶﹑揚琴﹑古箏﹑大阮﹑中阮等;
打擊樂器組:鼓﹑板鼓﹑木魚﹑大鑼﹑小鑼﹑小镲﹑大镲等;
弓弦樂器組:二胡﹑高胡﹑板胡﹑中胡﹑京胡等。
(二)民樂隊的編制
一般民樂隊可分為三種類型:大型﹑中型和小型。
1.小型民樂隊總人數在14-30人:管樂組2-3人﹑彈撥樂器組4-6人﹑打擊樂器組2-3人﹑弓弦樂器組4-8人;
2.中型民樂隊總人數在36-60人:管樂組10-16人﹑彈撥樂器組7-17人﹑打擊樂器組3-4人﹑弓弦樂器組18-25人;
3.大型民樂隊總人數在60-100多人:管樂組13-19人﹑彈撥樂器組19-28人﹑打擊樂器組5-8人﹑弓弦樂器組30-40人。
(三)民樂隊成員的選拔標準與條件
首先,要選撥一些演奏技能好﹑專業性強的學生,要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質,為以后民樂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大學民樂隊要有足夠的吸引學生參與的能力,本人認為一個民樂隊能做到這點就必須要有一個專業的指導老師和資金的支持。學生參加這類活動的主要目的大多都是為了學習知識,增強自己的專業素養,因此一個優秀的指導老師必不可少。
最后,是樂隊總指揮的選撥。指揮是一個要求非常全面的角色,不僅要求學生具備音樂專業素養,更要求學生具備廣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領悟作品風格的能力。指揮對于民樂隊的整體水平非常重要。因此要選用合適的人來擔任。
(一)民樂合奏的基礎訓練
1.音準訓練。音準是音樂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更是民樂隊中需要注重的一點。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排練的過程中保持好每一個樂器聲部的音準性。
2.節奏與速度的訓練。由于樂隊成員的節奏感不同,就會出現時快時慢的局面。在平時訓練的時候要養成跟著節拍器練琴的好習慣,練習速度先以慢練為主,當樂隊成員能夠熟練地掌握樂曲的時候再逐漸加快速度。
3.強﹑弱能力訓練。即力度的訓練,力度的變化是表現音樂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做到情感到位就必須準確把握強﹑弱的處理。在平時訓練時就要嚴格要求每個樂器組準確地做到樂曲強﹑弱的處理。
4.總譜的讀譜能力訓練。每個成員都必須熟練掌握視譜演奏(讀譜能力),做到準確無誤地掌握每個譜面的所有指法﹑弓法﹑節奏﹑速度與強弱等記號。
(二)樂隊排練的步驟
1.排練的前期準備工作。首先,選取排練曲目,根據民樂隊水平選取適合的樂曲進行排練。在選取曲目時應先選簡單的樂曲進行訓練,要能夠代表樂隊的特點,然后逐漸增加曲目的難度。必要時可以讓老師或學生自己進行改編或刪減。其次,是讀譜。樂曲定下之后就要統一各個樂器組的指法等,指揮就要對合奏譜的旋律﹑和聲織體等進行了解,做到準確地理解和處理樂曲。最后,向各個成員分發譜子,要求每個成員先自己練習,之后統一進行整體排練。
2.樂隊進行細致排練。經過前期的排練后,樂隊成員對自己的旋律都已熟悉,這時就要進行樂曲的細節處理。判斷一個樂隊組合的好壞和一個指揮的水平程度,關鍵是看這支樂隊的樂曲處理情況。在細節的處理上要準確地把握譜面上的所有符號和掌握音樂作品的情緒與風格。
民樂隊要建立自己的管理機制,制定合理科學的目標計劃。首先,要選出具有較強領導能力的樂隊成員擔任隊長和每個聲部長。其次是制定符合民樂隊現狀的制度,明確規定樂隊成員的權利與義務。最后要規劃出樂隊在今后的發展方向和重心。要做好樂隊的宣傳工作,爭取打出自己的知名度,就要積極參與比賽和公益活動,這樣不僅能提高樂隊成員的積極性,更能提高樂隊的知名度和鍛煉樂隊。
[1]陳寧嵐.淺談少年民樂隊的組建與訓練[J].大眾文藝,2013,(22):13-14.
[2]仆東生.合奏與指揮[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3-9.
J617.14
A
1007-0125(2015)05-0090-01
咸陽師范學院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小型民族器樂組合’的創新訓練與藝術實踐”,項目編號: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