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百躍
(溫州大學 音樂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1980-2012奧運會開幕式創意智慧比較論
馮百躍
(溫州大學 音樂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歷來是主辦國向全世界展示其民族創造智慧、樹立國家形象的大舞臺,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開始提倡主辦國奉獻精彩的文藝表演開始,在36年間,已有8個國家主辦了9場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筆者通過對其中的倒計時創意、奧運會旗五環圖案展示創意以及點火儀式創意進行比較,提出了個人的觀點和研究結論,旨在提高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拓展創造智慧的發展空間。
奧林匹克;奧運圣火;創造智慧;文藝表演;創意亮點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杰作,它將體育運動的多種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范疇。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僅構成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文化景觀,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悅人們的身心,更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奮進。1896—2012這116年間,除1916年第六屆﹑1940年第十二屆﹑1944年第十三屆因“一戰”和“二戰”停辦外,現代人類社會一共舉辦了二十七屆奧運會。其中二十六屆進行了開幕式這一重頭戲表演,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成了巴黎世界博覽會的附屬品和形象廣告,它的開幕式便被世博會的開幕式所取代。通過對有關奧運會開幕式影視資料和歷屆奧運會開幕式文字記載進行系統分析之后,筆者認為:第一屆雅典奧運會至第二十一屆蒙特利爾奧運會的開幕式大多數處在一次次重復,缺少創意智慧,模式化的幾種“規定動作”層面,文藝表演多淪為“陪襯”。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始,奧運開幕式就注入了文藝表演內容,至此1980—2012以來的歷屆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都成為了奧運會期間最隆重的儀式之一,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獻給人類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為燦爛的創造智慧。短短幾十分鐘的文藝演出,無不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東道主國家全民族的創造智慧。當代奧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主題不僅要反映出以和平﹑團結﹑友誼為宗旨的奧林匹克時代精神,還要為全世界各國人民奉獻出一頓五彩繽紛﹑健康向上﹑創意非凡的精神大餐,體現出主辦國家全民族的創造智慧﹑深厚文化﹑民族風情﹑宗教信仰。按照這種理念,筆者在反復研究1980—2012奧運會開幕式影視資料與文字記載的基礎上,嘗試從這九屆奧運會開幕式中的倒計時創意入手,對其所表現出的奧運五環會旗圖案展示創意﹑奧運火炬點火創意進行綜合比較,以闡釋這九屆主辦國通過奧運會開幕式這個大舞臺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他們究竟創造了什么。
所謂的創意,在楊志麟看來“即是對事與物籌劃的過程中具有創造性的意念。它可以有多種的呈現方式,但它是所有物質方式中最接近意識的部分。”[1]白雪竹等從藝術設計思考視角看問題則認為:“創意即是在美與理的結合中,創造嶄新的意象。創意是人類思維的結晶,它標志著人的思維價值內涵,體現著人的意識運動活力,創意是傳達信息的一種獨特方式,是將現有要素進行重新的組合,并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再次排列的行為。創意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人類的創造力不枯竭,隨時隨地都會有新奇的創意產生。”[2]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張繼鋼站在其人生感悟立場解讀創意時,這樣論斷:“創意,是伴隨著文化產業的誕生而出現的一個新名詞,其實,這一概念古已有之,一般稱作主意﹑點子﹑計謀﹑方法﹑招數等。”[3]
張繼鋼舉例說“古代戰爭有軍師,軍師的任務就是謀略,謀略的核心是創意,好的創意就能——出奇制勝;現代軍事有參謀,參謀的任務也是謀略,謀略的要害是創意,好創意就能——百戰不殆。”[3]他認為創意構成有4大要素即:(一)創意是具有鮮明目的和有效手段的非凡智慧;(二)創意是奇特方案中的核心要素;(三)創意是事關全局并決定成敗的謀略;(四)創意是“價值連城”的核心命脈。[3]這就是說在藝術創造領域杰出的作品首先是因為有杰出的創意,方案包含著創意,創意是方案的核心,一般化的作品是由一般化的創意決定的。創意是藝術創造者的第一資質,是藝術創造流程中最重要的起始階段,有些所謂藝術創造者忽視創意,他們也許不會創意,甚至根本不懂創意。為什么好作品總是少數?因為多數人創意枯竭。
關于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創意: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奧運會倒計時,前蘇聯人將全世界的聚焦點集中在克里姆林宮斯帕斯卡雅塔樓第八層直徑為6.12米的自鳴鐘表盤上,當自鳴鐘時針指向當日下午4時整時,4聲悅耳的鐘聲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第二十二屆夏季奧運會在莫斯科列寧中央體育場正式拉開序幕。前蘇聯人的這個創意源自于斯帕斯卡雅本身的“救世主”之意。它不僅是克里姆林宮的象征還是首都莫斯科的象征,更是紅色政權﹑社會主義陣營的象征。每當人們提起它,就會想起位于塔頂的耀眼的紅色五角星,還有那自鳴鐘每當新年來臨之際向前蘇聯人民發出的祝福鐘聲。言外之意,這4聲自鳴鐘聲是前蘇聯人民對來自全世界各國運動員和人民的衷心祝福;1984年7月28日洛杉磯奧運會倒計時,當日下午4點15分在洛杉磯紀念體育場美國男性播音員以其鏗鏘有力﹑渾厚而又宏亮的聲音帶領現場觀眾集體倒數Ten﹑Nine﹑Eight﹑Seven﹑Six﹑Five﹑Four﹑Three﹑Fwo﹑One之創意,向全世界宣告第二十三屆夏季奧運會在洛杉磯開幕。1988年9月17日上午10 點30分漢城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從影像資料中,我們的確看不出韓國開幕式倒計時的任何創意,在三聲鼓響之后,直接進入文藝節目表演程序。
1992年7月25日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西班牙人通過巴塞羅那蒙錐克體育場上巨大電視屏幕顯出倒數的阿拉伯數18……10﹑9﹑8﹑7﹑6﹑5﹑4﹑3﹑2﹑1向全世界證明第二十五屆夏季奧運會在巴塞羅蒙錐克體育場那正式開幕;1996年7月19日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1996年是誕生于希臘雅典的現代奧運會的百年大慶,雅典人非常渴望本屆奧運會返回故鄉,因此他們喊出了“1996屬于雅典”的爭辦口號。但亞特蘭大最終以51:35的票數擊敗雅典,贏得了主辦權。遺憾的是這百年奧運開幕式倒計時,美國人并沒有創意,他們模仿巴塞羅那,在其奧林匹克百周年體育場也用電視大屏幕顯示阿拉伯數字,只不過數字是從60開始的;2000 年9月15日悉尼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澳大利亞人的第二十七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他們用同樣的思維在其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電視大屏幕上用阿拉伯數字進行毫無創意的倒計時;2004年8月31日雅典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同樣利用體育場上的電視傳播大屏幕進行倒計時,希臘人從28開始倒數,28寓意著第二十八屆奧運會進入了倒計時,此后在電視大屏幕中顯示出一位運動員進行接力跑的畫面,同時我們可以清楚地聽到人的心臟的跳動聲,當心臟跳動聲倒數到零的時候,電視大屏幕突然引出連續的光束繞雅典奧林匹克綜合體育場頂層一周,這個開幕式倒計時創意不僅征服了世界,還讓世人知道在108年之后,奧運之光又重新回到雅典故鄉。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中國人首先用美麗的歡迎焰火環繞鳥巢體育場頂層一周,焰火在鳥巢上空如花朵般綻放,璀璨的焰火引發了一道耀眼的光環,激活了古老的日晷,日晷是我國古代一種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量時間的裝置。此刻由日晷發射的時間之光點亮了鳥巢,點亮了由2008面缶和2008個擊缶者組成的巨型缶陣,缶是中國古老的打擊樂器,早在夏商時代就有擊缶而歌的典故。據負責開幕式上半場的創作者張繼鋼說:“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半場的開山之作非常重要,開始時我們設計的是2008人打鼓,經過多次反復研究后改為擊缶。在中國古代,歡迎武官是‘擊劍而舞’,歡迎文官是‘擊缶而歌’。創作開始時,怎么設計都特別像農民打鼓,讓人想起正月十五鬧花燈﹑鬧社火,無論如何不能讓人感受到東方的泱泱大國。經過反復研究和實踐,我們編排出了有2008名演員表演的《擊缶而歌》。身體主要采用了中國的太極﹑古典舞的氣韻,吟誦著《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出了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豪邁胸襟。”[3]中國人正是在這種熱情好客的理念的支配下,開動腦筋﹑深入研究﹑不斷實踐摸索,創造性的創意出由2008面缶閃爍出的10﹑9﹑8﹑7﹑6﹑5﹑4﹑3﹑2﹑1的一道道歡迎光芒伴隨著10萬觀眾整齊而震撼的擊缶之聲,向全世界表達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心情,中國人的這個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創意非凡。2012年7月27日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在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藝術總監導演丹尼·博伊爾用學生們手拉著白色的印有阿拉伯數字的白色氫氣球的爆炸作為倒計時,向全世界展示他們的民族創意。遺憾的是當倒數到6的時候,竟然有兩個印有6的白色氫氣球沒有爆炸。丹尼·博伊爾的創意根本沒有考慮場內參加開幕式的八萬多觀眾的現場感受,白色氫氣球那么小,距離觀眾那么遠,有幾個觀眾能看得清楚?又有誰能聽見爆炸聲?此舉必然導致開幕式現場冷冷清清,這也使得開幕式雜亂無序,令人萎靡不振,這個只有少數幾個孩子參與的倒計時創意使人感覺這個國家懶散﹑缺乏凝聚力,更缺少民族精神。
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曾以演員流動的方式三次展示奧運五環圖案,但最有創意的展示還是在開幕式的末尾,前蘇聯人以動靜結合的方法創造了由四盞人體火炬和五個人體奧運五環構成的立體彩色圖案,奧運火炬與五環圖案雖然位置固定,但構成火炬和五環圖案的演員可以進行多種變換,猶如魔方一樣變幻無窮,令人贊嘆叫絕,它的缺陷是五環圖案不標準。1984年7月28日洛杉磯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美國人用噴氣飛機噴出的尾氣在空中劃出奧運五環圖案;1988年9月17日漢城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在韓國人表演的《歡迎歌舞》中,1500名演員構成了奧運五環圖案;1992年7月25日巴塞羅那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西班牙人步韓國人的后塵,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們構成的環環不相扣有嚴重缺陷的奧運五環圖案。1996年7月19日亞特蘭大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美國人沒有像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那樣繼續展開創造奧運五環的想象翅膀,亞特蘭大開幕式雖然動用500名身著各國服裝的男女演員在主會場中央構成了紅﹑黃﹑藍﹑綠﹑黑奧運彩色五環,但不具有創意,與莫斯科﹑漢城﹑亞特蘭大的創意類似;2000年9月15日悉尼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澳大 利亞120位騎手組成馬隊,高舉奧林匹克白底藍色五環會旗,并在主會場跑出了大小不等的奧運五環圖案,創意非凡但漏洞明顯,那就是像莫斯科﹑巴塞羅那一樣,沒有展示出標準的環環相扣的奧運五環圖案;2004年8月31日雅典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希臘人受悉尼奧運會開幕式點火儀式“水火相容”的啟發,以身處奧林匹亞打擊樂手與主會場打擊樂手的擊鼓對話為引子,引出一束彗星狀的光并將其射向了主會場,光通過看臺的頂層返射到“愛琴海”,點燃了“海中”噴火的奧運五環。
2008年8月8日北京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上級有關領導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組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使開幕式做到“見所未見﹑聞所未聞”[3]北京的奧運五環怎樣才能出人意料,做到“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呢?這個難題困擾了導演組三個月。有一天負責開幕式上半場的創作人員在奧委會配發的黑板上畫方案,奇怪的是黑板上的字和畫怎么也擦不掉,原來黑板上有一層透明的保護膜,當把保護膜撕開時,擦不掉的字和畫也撕了下來,看到這種現象,副總導演張繼鋼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激動萬分。于是,他興奮地說:“北京奧運五環誕生了!當我把這個創意構想講給總導演張藝謀時,他也十分激動,并認定了這一方案。”[3]這一方案就是奧運會開幕式的地面是LED,LED上繁星匯聚,觀眾當然知道這是影像,當繁星匯聚成五環時,觀眾一定認為這還是影像,然而,實際上我們的五環LED燈已經點亮,并且,冉冉升起,這就構成了中國人的夢幻五環。2012 年7月27日倫敦開幕式奧運五環展示: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讓英國人最為激動和驕傲的是鋼水澆鑄的火焰五環,當五個鋼水澆鑄的五環在空中緩緩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一個在空中噴出火焰的奧運五環展現在世人面前。英國人喧囂的火焰五環與北京優雅的夢幻五環形成了動態與靜態的反差,熱鬧是熱鬧,紅火也紅火,但沒有創意,他們與雅典“愛琴海”的噴火五環沒有差別,無非是把它吊到天上罷了。
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奧運點火儀式:前蘇聯人設計的運動員點火很平常不具創意,但在運動員登上巨型主火炬點火之前,通過主席臺的方形人海卻很有創意,隨著運動員的爬升,人海順著運動員的足跡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由白色依次變成藍色;1984年7月28日洛杉磯奧運點火儀式:美國人的奧運會開幕式點火儀式還是沒有創意;1988年9月17日漢城奧運點火儀式:點燃火炬的是舞蹈演員孫美貞﹑教師鄭順萬和馬拉松運動員金元鐸三人。雖然漢城設計出三人同時點火的方案,但是仍然沒有創意;1992年7月25日巴塞羅那奧運點火儀式:身著古希臘傳統服裝的殘疾人運動員里貝羅在70米外射箭點火,這個點火創意成為了奧運會開幕式上永遠的經典;1996年7月19日亞特蘭大奧運點火儀式:患有帕金森癥的拳壇傳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用顫抖的手接過火炬點燃奧運圣火,這一幕雖然打動了全世界人民。但為這個點火成為了開幕式最欠創意的點火儀式;2000年9月15日悉尼奧運點火儀式:澳大利亞土著運動員弗里曼站在水中將圣火點燃,熊熊燃燒的火焰由水中徐徐上升,我們知道,水火不容,只要救火就離不開水,澳大利亞人之所以創造這樣“水火相容”的點火方式是在表明,澳大利亞的文化﹑生存狀態使西方人和土著人“水火相容”。這點火創意非常睿智;2004年8月31日雅典奧運點火儀式:火炬置于可轉動的機械吊筒頂端,火炬臺慢慢放倒,希臘帆板選手尼古拉斯·卡拉馬納基斯點燃圣火之后,火炬臺又慢慢立起,這種點火儀式創意一般;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點火儀式:“體操王子”,李寧“飛天”點火,顛覆了以往歷屆奧運會開幕式的點火方式,李寧邁著比“嫦娥奔月”更有力的矯健步伐,向前飛奔。這體現了中國人的勇氣,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力量和堅強意志,他手中的火炬緩緩地照亮了身邊的“祥云畫卷”。這時“祥云畫卷”上奧運圣火在世界各個角落傳遞的感人瞬間一一重現。 奧運圣火通過“體操王子”的火炬沿著燈芯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般奔向主火炬,主火炬砰然燃起。中國人的百年夢想終于實現! 只有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才能有偉大的智慧,才能有偉大的“王子飛天”的創意;2012年7月27日倫敦奧運點火儀式:實事求是地講,英國人設計的由7位年輕的火炬手跑向舞臺中央,用手中的火炬引燃地面上7個銅花瓣的舉動并沒有創意,但是代表204個參賽國家和地區和平與團結的銅花瓣被全部引燃所構成的大花壇卻寓意深遠,象征世界人民的大團結,特別是花壇與小花瓣向心收縮使主火炬上的長長枝干緩緩豎起,匯聚成巨大的主火炬,創意非凡,美麗壯觀。
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歷來是主辦國向全世界展示﹑宣傳其創造智慧﹑表演智慧﹑組織智慧,以及樹立國家形象的大舞臺。自從1896年在雅典創立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116年間,人類在“團結﹑友好﹑和平”奧運精神的引領下,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尤其是主辦國奉獻給大家庭的精神盛宴更是使人留戀忘返。雖然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開始提倡主辦國奉獻精彩的文藝表演開始,它只有短短32年的歷史,但是主辦國人民用汗水澆灌的這9場高質量文藝表演卻凝聚了其民族的創造智慧﹑組織智慧以及表演智慧。我們通過對8個主辦國辛勤耕耘的9場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中的倒計時創意﹑奧運會旗五環展示創意以及點火儀式創意進行比較,提出筆者個人的觀點和研究結論,旨在提高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拓展創造智慧的發展空間。9場奧運會開幕式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創造﹑創新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講,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的創新﹑創造一點都不比科學技術創新容易,奧運會開幕式同樣是各個主辦國斗智斗勇的戰場,它是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的意志﹑精神﹑實力﹑創造智慧的較量,這也是吸引我們去研究此課題的動力。
[1]楊志麟.設計創意[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14.
[2]白雪竹,李顏妮.互動藝術創新思維[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54.
[3]張繼鋼.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張繼鋼論藝術[M].北京:三聯書店,2011.13-99.
馮百躍,男,本科,溫州大學音樂學院舞蹈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舞蹈創作與訓練理論。
G811.21
A
1007-0125(2015)05-02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