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現當代壯族歌舞劇音樂發展研究

2015-09-16 06:21:53孟曉璇
戲劇之家 2015年10期
關鍵詞:創作音樂

孟曉璇

(廣西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現當代壯族歌舞劇音樂發展研究

孟曉璇

(廣西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壯族因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在歷史環境和社會變遷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隨之也發展出了一些成熟的舞臺藝術形式和大量的音樂藝術作品。現當代壯族歌舞劇也是體現壯族文化的藝術形式之一,從建國之后至今有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壯族歌舞劇,分別是《劉三姐》、《蛇郎》和《百鳥衣》。不同時期的壯族歌舞劇有著不同的音樂特質,也代表了不同時期的社會背景與審美。

現當代;壯族歌舞劇;歷史發展;主要音樂作品;文化特質

在進行壯族歌舞劇研究前先要明晰壯族歌舞劇的概念。居其宏先生在《歌劇美學論綱》中對當代的中國的歌舞劇所作的定義是:“從民間小型歌舞劇和民間歌舞中發展起來的新型歌舞劇,運用民間歌舞中有說有唱﹑載歌載舞的表現方法。”①而壯族歌舞劇也符合這個規律,它是從壯族民間歌舞中發展,并汲取創作靈感,劇本的核心精神代表壯族的民族性﹑時代性的舞臺藝術形式。

一、現代壯族歌舞劇發展概述

壯族人民自古就有好歌的習俗,在一些文獻資料中有記載,如《賓州志》②中就引述了南朝梁時吳運編纂的《安城志》中“鄉客唱和成風”的語句。在李調元的《南越筆記》③中,則有關于壯族歌圩的最早記載。后進入土司制度時期,隨著漢文化的傳入,壯族山歌和舞蹈有了較大發展,山歌開始有了格律的產生,并且擴大了歌圩的規模,進而山歌的表達形式也有了突破。擴充體裁有了“哭嫁歌”和“悲歌”的產生。舞蹈除了自羈縻制度時代流傳下來的“舂堂舞”,還產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舞蹈體裁,如原始宗教祭祀中的“師公舞”,反映勞動生活的“撈蝦舞”,反映男女愛情的“繡球舞”,反映節日慶祝的“銅鼓舞”等。這些燦爛的壯族民間藝術,是壯族歌舞劇創作取之不盡的素材。

經過“五四運動”洗禮和中國現代社會大背景的改變,壯族人民開始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認識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要追求個人的平等和自由的愿望愈加強烈。在這一時期產生了許多宣傳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歌謠,如《馬列傳播到東蘭》④﹑《俄國革命實在好》⑤以及《拔哥山歌》⑥等,這些歌謠雖然在音樂方面突破不大,卻帶來了思想變革的深遠影響。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則是廣西戲劇繁榮發展的時期,一批杰出的戲劇家和劇作家旅居桂林,如田漢﹑歐陽予倩和洪琛等人,他們領導和推動這個時期廣西的戲劇運動,為廣西帶來了戲劇創作上前所未有的繁榮。首先是戲劇團體的增多,發掘和培育了大量的藝術人才;其次是對傳統戲劇的保護,于1944年在廣西舉辦了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挖掘保護了一批廣西傳統劇目;最后是對戲劇創作的探索,引發了舊戲改革的風潮,為之后專業壯族歌舞劇的產生在人才和創作方式上都打下了基礎。

而專業的壯族歌舞劇并未出現在這一時期的壯族社會藝術發展過程中,較為活躍的是壯族民間歌舞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活躍在各個壯族村落之中的壯族師公戲。研究發現,“師公戲源于民間宗教祭祀活動,其表演沿襲了師公在宗教祭祀活動中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融歌﹑舞﹑戲為一體⑦”。引文中的“戲”是指戲劇情節,在原先壯族師公祭祀的歌舞基礎上,加入了當地的傳說為劇情,形成了以歌舞表演故事的民間歌舞劇,雖然壯族師公戲相對于之后產生的專業壯族歌舞劇并未有直接的影響,而且相對于現代專業壯族歌舞劇來說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是粗簡的,但二者的形式是一致的,均是以壯族民間傳說為劇本,以壯族傳統音樂為素材進行創作的。

二、當代壯族歌舞劇音樂發展

進入到當代,我國社會進入到了一個新紀元,社會與經濟發展處于一個持續上升的階段。壯族歌舞劇的發展也產生了兩個方向:上文所說的師公戲依然活躍于壯族的鄉間村頭;另一個則是當代舞臺形式的壯族歌舞劇,有著更加蓬勃的發展前景。

(一)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的壯族歌舞劇的發展

1.壯族歌舞劇《劉三姐》的創作背景

劉三姐的傳說故事,早在廣西地區流傳,1959年柳州彩調團創作出了彩調劇《劉三姐》“第一方案”⑧并演出,后不斷修改創作出更成熟的彩調劇《劉三姐》“第三方案”。1960年柳州市的文藝工作者根據原先的彩調劇《劉三姐》“第三方案”,創作出了壯族歌舞劇《劉三姐》,當時的創作團隊大致分為三個小組,以鄭天健為首的劇本改編小組,成員有卞璟﹑古笛等;以陳良為指導的音樂創作小組,成員有丁承策﹑韋葦等;導演組以鄭天健為首,成員有田明﹑宋德祥等⑨。壯族歌舞劇《劉三姐》參加同年4月舉行的全區《劉三姐》匯演大獲好評,將劉三姐的故事搬上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

關于劉三姐事跡的傳說,有兩個版本在壯族地區流傳,一類是勞動人民口頭相傳版本的劉三姐,不僅是能唱山歌,還會遁形懂法術,如同巫女一般;另一類則來自南宋至晚清的文獻史料記載,文獻中描述的劉三姐如同大家閨秀,不僅能歌善舞,而且有學識﹑守禮教。壯族歌舞劇《劉三姐》劇本則突破性地塑造了劉三姐的人物形象,將兩個傳說融合,講述了壯族姑娘劉三姐以山歌為武器對抗當地惡霸財主莫海仁的故事。在保留了劉三姐能歌善唱和勤勞勇敢的特質的同時,加入了斗爭精神,敢于反抗封建壓迫,也勇于追求個人幸福。

2.壯族歌舞劇《劉三姐》的音樂特色

在音樂創作方面,歌舞劇《劉三姐》是具有突破性的,其中包含有壯族山歌和彩調,全劇由8場戲及序幕和尾聲構成,分別是“投親”﹑“霸山”﹑“定計”﹑“拒婚”﹑“對歌”﹑“陰謀”﹑“抗禁”﹑“脫險”和“傳歌”。在原先彩調劇的基礎上,保留了彩調并增加了山歌的比重,所有音樂配合劇情發展達到了整體基調的一致性。整部劇目的主題音調為d2a1b1a1g1,是從柳州山歌《石榴青》和《柳州有個鯉魚巖》中提煉出來的,主題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就是采用這個音調⑩。除此之外,在第二幕中,壯族青年男女歌圩對歌時所唱的《盤歌》,則是除了主題歌之外最讓觀眾熟知的音樂,曲調輕快活潑,準確地展現了壯族歌圩的熱鬧場景,以及壯族人民的歌唱智慧。在男女青年對唱的《金絲繡球鮮又鮮》部分,則是根據靖西壯族民歌的音調改編。整部劇目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有獨唱﹑對唱﹑重唱與合唱,聲腔樂多為B調和F調,少數為G調,這符合山歌抒情的特性。

在樂隊伴奏方面,許多收集回來的山歌都比較簡單,也沒有伴奏。因此柳州的音樂工作者在配器中加入了過渡的音節,使山歌聽起來更委婉動人,極大地豐富了這些簡單的山歌。并且融合了彩調劇的“一錘鑼”﹑“沖頭”等鑼鼓伴奏型,集中用在刻畫反面人物身上,成為了一種描寫人物的手法,并將音色作出了調整以便與整部劇目曲調相適應。整部劇目的舞蹈動作特別是集體舞蹈動作,如采茶舞等,也是采用壯族民間舞蹈的動作而編創的,生活感和藝術感相結合,在舞臺表演方面讓觀眾耳目一新。

3.壯族歌舞劇《劉三姐》的舞臺藝術

這部影響深遠的壯族歌舞劇,歌﹑舞﹑劇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壯族人民以歌代言的傳統被搬上舞臺,劉三姐用歌作為傳情的工具和阿牛互訴衷腸,也用山歌作為武器,在對歌中擊敗了三位秀才,讓觀眾覺得暢快淋漓。整部劇“正面人物唱山歌,反面人物唱彩調”11,在男女主角互訴衷腸的時候,發揮了山歌優美的抒情特點,而在壯族青年男女對歌時則展現了山歌活潑生動的特點,準確地刻畫了壯族特有的歌圩場景,體現了壯族以歌代言的傳統。當劇情緊張時,如劇中莫進財的唱腔和媒婆的唱腔,以及劉三姐和地主抗爭時則使用彩調腔。平穩優美的山歌有著局限性,而戲曲這種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音調,更適合劇情的發展和情感的需要。在人物的對白和身段動作上吸取彩調的道白音韻,是為了使舞臺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4.壯族歌舞劇《劉三姐》的藝術成就

《劉三姐》從1960年到北京演出之后,就在全國各地巡演,獲得不斷地好評,后又到香港和新加坡進行公演,在當時掀起了一股劉三姐的熱潮,時至今日依然會在全國以及東南亞地區進行巡演。這部產生于我國戲曲改革和新歌劇的創作時期的壯族歌舞劇,無疑將當時中國的歌舞劇創作推向了高峰。將只存在于民間的傳說﹑山歌和舞蹈融合在一起搬上舞臺,提煉并傳承了壯族優美的山歌,開辟了壯族歌舞劇的發展道路。在對民族風格的提煉以及地方色彩的把握中,作了成功的探索,也影響著之后中國其他地區民族的歌舞劇創作。讓中國廣大的老百姓通過這部劇目認識并了解到了壯族人民和壯族寶貴的歌舞文化。劇中優美的唱段至今還在中國老百姓中傳唱,其藝術生命之長久迄今為止還沒有哪部中國歌舞劇可以超越。

(二)改革開放之后到二十世紀末的壯族歌舞劇的發展

1.壯族歌舞劇《蛇郎》的創作背景

1979年10月《廣西文藝》刊登了柯枳創作的長篇詩作《蛇郎》,引起了全國文藝界的關注。在大家的鼓勵之下,柯枳開始了壯族歌舞劇《蛇郎》的創作,初稿發表于《浦北文藝》1980年第1期,演出版本發表于《劇本》1983年3月,先后修改了14稿,由廣西著名音樂家范西姆為其創作音樂,寧明縣歌舞團首演。如今《蛇郎》因多方原因,已不再進行舞臺演出,并且因為保管不善的原因,沒有影像資料留存下來,筆者只能通過劇本﹑樂譜和當時的匯編資料,以及通過對范西姆先生﹑柯枳先生和湯建智先生的采訪得到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

劇本創作來源于壯族自古就有的對蛇的圖騰崇拜,在《廣東新語》記載,“西粵土司,凡蚺蛇過三十丈皆稱龍。”12也衍生出了許多關于蛇的神話傳說。而壯族歌舞劇《蛇郎》就是在原有的壯族“蛇郎”傳說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對壯族姐妹,姐姐金花自私虛偽,妹妹銀花樸實善良。妹妹銀花遵守了諾言嫁給對父有救命之恩的蛇郎。成婚之后蛇郎脫去丑陋皮囊,成為了英俊少年,并且是龍宮的主人,夫妻兩人過上了美好生活。姐姐聽說之后萬分嫉妒,在妹妹回家探親時將妹妹推落山崖,取而代之和蛇郎同住。誰知蛇郎發覺有異,姐姐看到陰謀敗露無地自容,最終妹妹大難不死與蛇郎重修美好生活。

2.壯族歌舞劇《蛇郎》的音樂特色

范西姆先生是《蛇郎》的音樂創作者,先生于1973年開始從事民歌的收集及創作工作,采錄到了兩千多首原生態的各民族民間音樂,并首次發現壯族多聲部民歌馬山的“三頓歡”,這一發現有力地駁斥了那些認為中國沒有多聲部民歌的錯誤觀點。

在音樂創作方面,則是范西姆將所收集的壯族民歌的提煉和改編。全劇由七場戲及序幕組成,分別是“牡丹樹上兩枝花”﹑“墻裂又遇連夜風”﹑“男從女愿結夫妻”﹑“郎妹萬年不變心”﹑“狠心姐姐想妹亡”﹑“石山哭的心都碎”和“魚目怎能混珍珠”組成。根據范西姆先生的敘述,《蛇郎》的主題音調為e1a1b2e1,正是從馬山三聲部民歌《長工苦》中提煉出來,這首民歌為a小調,e1和a1是該樂曲的調式主音,范西姆先生在提取出來的e1和a1中加入了b2,組成了e1a1b2e1音調,立足于壯族音樂風格,同時拓寬了調式的音域。在劇目開場的序曲就采用此音調,如下譜例。

譜例一13

從這個音調中衍生出了三個主角不同的音調,姐姐金花演唱的樂段,主題音調為a1a1a1c2d2e2d2c2a1,如下譜例。

譜例二:《狠心姐姐想妹亡》14

金花和蛇郎的唱腔音調則為e1a1a1b1e1e1,同樣是從主題音調中變化而來,如下譜例。

譜例三:《郎妹萬年心不變》15

人物性格上的音樂劃分也體現在節拍上,如金花的唱腔選用的是2/4拍子,銀花的唱腔選用3/4拍子;在主角的音樂刻畫上多采用羽調式,而在幾個配角的音樂刻畫上多采用徵調式。在唱腔和過場音樂的創作中,作曲家范西姆采用廣西壯族優秀的民歌,有邕寧的《歡蘭》﹑《了羅》﹑《酒歌》;靖西的《上甲山歌》﹑《嫦娥調》;德保的《撈蝦編調》﹑《北路山歌》;那坡的《哈論》;隆安的《高腔》;上林的《哩鳴》等,結合幾十首民歌進行加工創作,這些民歌均曲調優美﹑風格突出。

在伴奏樂隊方面,采用的是中西混合樂隊,作者在配器方面掌握了中西樂器的平衡,大膽采用了壯族民間樂器銅鼓,使得樂隊最大限度保持了鮮明的壯族風格。歌舞劇中歌與舞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舞蹈的音樂也至關重要,在與全劇音樂基調相一致的基礎上,也需與舞蹈的思維﹑邏輯﹑形象和風格相吻合。在《蛇郎》第一﹑四﹑五場次的繡球舞﹑棒棒舞﹑花仙舞﹑水族舞和織壯錦舞等中,作者多采用生動明晰的音樂節奏﹑活潑的旋律,而相對嚴整的結構形式,凸顯出舞蹈的強烈的律動感和鮮明的色彩。

3.壯族歌舞劇《蛇郎》的舞臺藝術

壯族歌舞劇《蛇郎》大體上采用壯族山歌來塑造舞臺人物,展現人物正反性格的對立。據導演湯建智先生敘述,劇中演員的姿勢和動作沒有再采用傳統戲曲的身段,而是吸收壯族師公戲《蛇郎》中的動作而設計的,最大限度地忠于每個舞臺人物的特色。該部劇目通過藝術性的舞臺表演表現了壯族青年男女歌圩盤歌的場景,通過舞蹈來表現不同場景的變換,并渲染詩情畫意,表達出一種美的意境。

4.壯族歌舞劇《蛇郎》的藝術成就

作為繼《劉三姐》之后的壯族歌舞劇佳作,《蛇郎》的藝術成就也是無可比擬的。自上演以來《蛇郎》受到了群眾自發的喜愛,前后共演出200多場,后拍成電視片,多次在全國播出。《蛇郎》在《劉三姐》的基礎上進行突破,不再采用山歌加彩調的創作模式,而是從整部劇作的構思和矛盾出發選擇壯族山歌,對壯族山歌的改編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壯族音樂風味,并且首次嘗試將壯族多聲部民歌融入其中。這在之前的壯族或中國民族歌舞劇中都是未曾有過的嘗試,為壯族歌舞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二十一世紀之后壯族歌舞劇的發展

這個時期壯族的舞臺藝術一直處于平穩的發展期,歌舞劇的數目雖然不多,但多種藝術形式的出現豐富了壯族的舞臺藝術,在2013年上演的壯族歌舞劇《百鳥衣》就顯示出民族文化是文藝創作的靈感來源。

1.壯族歌舞劇《百鳥衣》的創作背景

“百鳥衣”是在廣西流傳時間較長的民間傳說,故事內容也不盡相同。廣西自治區政府在打造廣西精品舞臺項目的號召下,決定將“百鳥衣”的傳說搬上舞臺,于2010年組建了壯族歌舞劇《百鳥衣》的創作團隊,章東新與陳曉玲分別擔任總編導與編劇,孟可和丁紀作曲,舞美和燈光是金卅與劉傳龍,服裝造型張柏源。在歷時兩年多的時間里進行籌備排練,于2013年5月在南寧首演。

劇本以廣西橫縣石塘鎮香爐村一座瀑布旁的石碑上刻著的“百鳥衣”的故事作為素材,講述壯族青年古卡﹑依娌借助百鳥衣戰勝了惡魔﹑恢復青山綠水的古老故事。

2.壯族歌舞劇《百鳥衣》的舞臺藝術

壯族歌舞劇《百鳥衣》于2013年推出,因為版權的問題,筆者尚未能拿到任何音響﹑樂譜等第一手資料,所以無法做音樂形態的分析比較,只能依據第二手資料進行總結。

在音樂創作上,整部劇目的7首歌曲,不再和《劉三姐》《蛇郎》一樣采用壯族山歌改編的創作手法,而是選擇采用流行音樂的創編,壯族音樂特色感被削弱。在創作形式上進行改革,使用雙線結構設計,即讓劇情在舞蹈﹑音樂構筑的兩個時空中同時推進,以舞蹈敘事﹑以歌曲抒情,構成藝術形式上的多重審美。舞蹈采用壯族舞蹈元素編創,一改之前歌舞劇單﹑雙﹑三人舞和群舞分開呈現的方式,將不同的舞蹈表現形式在同一個舞臺畫面內集中展現,產生類似電影的“疊影”效果,具有了更為深廣的情景包容度,更為飽滿的情緒感染力。在舞臺布置方面,壯族銅鼓上的鳳凰紋飾﹑廣西的古樹藤蘿都被精心設計后搬上舞臺,借助現代技術將燈光與舞美無縫連接,在劇場中營造出似幻似真的舞臺情境。

綜上所述,三部壯族歌舞劇的劇本均是采用壯族民間傳說創作,而音樂則各具代表性,從最初的山歌與傳統戲曲結合,到以山歌為主導,再到以流行音樂方式進行創作。表明每個時期觀眾審美的改變,以及作曲技法在不斷地進步和深化,音樂有更多復雜的多聲部結構和支體的展開。但每一部壯族歌舞劇的創作依然會吸取之前的經驗,使一個音樂主題音調貫穿始終,在復雜變化的同時可以回歸主題。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創作技術必然會日趨完善,而文化特質的傳承則是超越時間限制的。

三、現當代壯族歌舞劇音樂文化特質

(一)壯族歌舞劇的繼承性

壯族歌舞劇相對于戲劇藝術形式而言,局限性較小,表演方式更加寫實自由,通過歌舞劇的形式繼承了壯族文化,是現當代壯族歌舞劇的一大特質。壯族為農耕民族,所有文化發展以水稻種植為基礎,學術界將壯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命名為“那”文化,三部壯族歌舞劇中體現的壯族水稻耕作傳統﹑壯族的“欄干”住宅和壯族的服飾等都屬于“那”文化圈。此外,有以歌圩和對歌場景為代表的歌圩文化,以《蛇郎》中壯族多聲部民歌為代表的壯族歌謠文化,以銅鼓為代表的壯族青銅文化等。三部主要壯族歌舞劇的劇本素材均是采用壯族的古老傳說,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神話色彩,這是壯族先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下形成的民間文學,并在此之中形成了自身對世間萬物的獨特看法,逐漸產生了樸素的哲學思想觀念。在《劉三姐》中為自由和幸福斗爭的精神;在《蛇郎》中對人性善惡的評判,告誡世人勤勞致富的原則;在《百鳥衣》中奉獻自我戰勝困難的精神,都是壯族人民堅持的道德文化和精神力量。將壯族文化搬上舞臺,以歌舞劇的形式來進行繼承,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外來文化的沖擊,怎么在繼承壯族文化的基礎上更好地吸收外來文化,是壯族歌舞劇創作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壯族歌舞劇的民族性

對于壯族歌舞劇民族性的體現方式,音樂界的理解普遍是模糊不清的。普通意義上理解的是,在歌舞劇這一形式下,加入壯民族的元素,就是所謂的壯族歌舞劇,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何為民族性,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于漢族來說,壯族就是少數民族。壯族歌舞劇要凸顯民族性,需要明晰壯族人民的性格特征﹑思維模式,從而體現出這個民族的社會構成﹑民族心理等各個方面。在《劉三姐》中第一次展現出了壯族特色﹑而《蛇郎》將其繼承并更好地發展﹑然而《百鳥衣》就沒有再繼續下去,在《百鳥衣》這部劇目中更多的體現是一種創新性,對民族性的把握就不夠準確。筆者認為,以壯族特有的文化屬性來設置人物﹑結構情節﹑組織戲劇沖突,將壯族歌舞作為中心融入到戲劇之中,與人物的性格﹑命運和情感建立緊密的聯系,突出壯族音樂文化特色是壯族歌舞劇在劇本和音樂創作中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

(三)壯族歌舞劇的時代性

每一部壯族歌舞劇都具有其時代的烙印,每一部壯族歌舞劇都能反映出創作和演出的社會背景﹑經濟發展以及社會主流的審美觀。首部具有代表性的壯族歌舞劇《劉三姐》就是順應時代的潮流產生的,它根植于壯族人民的生活,并在新的時期重新塑造,對深入本質的民族特色的表現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之后的壯族歌舞劇《蛇郎》順應時代的潮流,脫離了階級斗爭,歌頌了真﹑善﹑美,譴責人性中的劣,運用歌舞劇的形式傳遞了現實生活中的哲理。如果說《劉三姐》﹑《蛇郎》的舞臺藝術風格是質樸﹑簡單而引人深思的話,《百鳥衣》就是給時下的人們敲了一記警鐘,通過一個古老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在繁重生活中迷失,記住最初的堅持,以及面對挫折時需要的態度和追求理想時的心態。隨著時代的發展,壯族歌舞劇音樂作曲技法和舞臺技術的創新是必然的,并且在其中注入所處時代的社會背景和人們的心理構建使其具有喻世性,才能使其具有延綿不斷地藝術魅力。

四、結語

縱觀現當代的三部壯族歌舞劇,在音樂創作上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的:《劉三姐》的音樂是彩調加山歌的模式,《蛇郎》的音樂是由壯族山歌改編,《百鳥衣》則是流行音樂的創作方式,這樣的音樂創作方式改變,是以時下觀眾的審美為出發點的,符合時代的發展規律。在新的時期,壯族歌舞劇必然會面臨傳統和創新的問題,然而筆者認為,需要把握的核心是如何凸顯壯族歌舞劇的民族性,這也符合國家意識形態所倡導的凸顯民族特色。具體到如何在壯族歌舞劇的創作中,把握好民族形式和民族內容,是今后創作者需要面對的難題,在主流文化沖擊和傳統文化功能喪失的環境中,凸顯民族性也顯得尤為重要。

注釋:

①居其宏.歌劇美學論綱[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190.

②張震聲主編.壯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543.

③清人李調元的《南越筆記》卷一“趕圩”章節,記述了南朝沈懷遠《南越志》中的“越之市名之圩,多在村場,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來之,荊南嶺表皆然”。見《清代廣東筆記五種》(清)吳綺等撰;林子雄點校,第198頁。

④廣西民歌選[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79.

⑤陳雨帆.壯族“歌會”初探[A].廣西民間文學研究會.民間文學叢刊(7)[C].1982.

⑥黃湘、覃劍萍、黃志謀搜集,韋以強、黃之謀整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⑦金錢偉,楊樹喆.壯族巫師語境下的鄉村儀式演劇[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4).

⑧因為彩調劇《劉三姐》先后產生五個方案,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中習慣用第幾方案來稱呼其中的某一版本。

⑨江波,宋辰.鄭天健與歌舞劇《劉三姐》[J].民族藝術,1995(03).

⑩黃友琴.關于彩調劇《劉三姐》的主題音樂[J].人民音樂,1978(05).

11“壯族歌舞劇《劉三姐》采用了彩調劇第一方案的音樂理念”,見李林:《彩調劇〈劉三姐〉音樂考源》,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12[清]屈大均.廣東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5.603.

13柯熾編著.蛇郎[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75.

14柯熾編著.蛇郎[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158.

15柯熾編著.蛇郎[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146.

J617.2

A

1007-0125(2015)05-0096-04

廣西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現當代廣西壯族歌舞劇音樂發展研究”(YCSW2013057)。

孟曉璇(1991-),性別:女,籍貫:河南開封,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專業:藝術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高敏

猜你喜歡
創作音樂
奇妙的“自然音樂”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如詩如畫》創作談
《一墻之隔》創作談
音樂從哪里來?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樂
創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創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婷婷六月综合网| 亚洲人免费视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嫩草国产在线|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jizz国产视频| www.日韩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三级在线|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天天综合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中国精品久久|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免费高清a毛片|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免费a视频|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综合色亚洲|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网|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久久91精品牛牛|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91九色视频网|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国产a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国产91av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欧美在线国产|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www.精品国产|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思思热精品在线8|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久久|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