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瑜
(武漢大學 藝術學系,湖北 武漢 430000)
簡析庫布里克電影中的旁白
張琳瑜
(武漢大學 藝術學系,湖北 武漢 430000)
電影藝術的視覺與聽覺效果同時共存、相互作用,不同的聲畫關系會產生不同的意想不到的視聽效果。電影旁白的敘述視角分為“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和“第三人稱”的客觀視角。本文結合庫布里克的電影代表作分析旁白的作用和特點。
旁白;庫布里克;電影
庫布里克電影大多改編自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是靠單純的文字來表達情感﹑表現主題的。
旁白是文字的外化,是電影中的文學元素,是電影中的“介入敘事”。庫布里克的每部電影幾乎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旁白,也許是因為旁白是一種獨特的聲音運用,能讓其電影更符合原著,更直指人心,實現其價值引導。
庫布里克是一個非常風格化的導演,犯罪﹑性﹑暴力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和他電影表現的主題。主題決定旁白,庫布里克電影中的旁白具有鮮明的悲觀色彩,并且大多是對畫面的重復敘述。
庫布里克電影中的悲觀不是煽情,而是帶著對人類社會的不信任。但是,大部分人對世界抱有美好的想象。庫布里克需要動用一切方法,向觀眾傳達自己對人性﹑對社會的悲觀認識,其電影人物往往是瘋狂偏激的。庫布里克電影中的旁白起到了強大的說服和引導作用,使導演的個人意識和影片主題得到體現。
電影文本和文學的敘事結構具有一致性。除了文本內容外,我們還要考慮敘事視角。旁白的敘述視角一般分為“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和“第三人稱”的客觀視角。從記錄到敘事到蒙太奇,再到聲畫結合﹑聲畫錯位,不同的聲畫關系會產生不同的意想不到的視聽效果。
第一人稱的旁白一般作為主人公的回憶或者自述,給觀眾提供了一個既定的視角即主人公眼中的世界,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全金屬外殼》以主人公小丑的回憶作為線索,展示其在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但是旁白力求達到客觀,從而引導觀眾認識到戰爭對于人性的毀滅。旁白盡管是對畫面的重復,但它準確地反映了影片的反戰主題。如畫面是士兵們在教官的口號中整齊地跑步,旁白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訓練中心,開始接受八周假期,做英勇和愚蠢大膽的訓練。旁白以嘲諷的語氣來表示戰爭的可笑和極端情況下帶來人性的裂變。畫面是士兵們整齊地列隊走來,旁白是:我們數日后畢業,309二排新兵勇敢善戰,他們有勇氣吃自己的內臟,甚至還要求吃更多。旁白描述了畫面,后面一句更是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惡化。《洛麗塔》由回憶者——韓伯教授的旁白串聯。片中一共出現了六次旁白,包括三次主要人物的內心獨白,三次對事件的解釋。內心獨白重復了視覺動作,語調渲染了音樂性情緒。同時,旁白具有很強的主觀性,讓我們走進人物的內心,體會其情感變化。
第三人稱的旁白是全知視角。《巴里林登》是庫布里克最唯美﹑最情緒化的一部影片。“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的旁白在這得到極致的運用,很好地表現了電影傳達的宿命論。影片講述了18世紀一個年輕愛爾蘭人命運升降沉浮的故事。雷蒙德·巴里從一開始就被人驅逐,到后來有了社會經驗就變得圓滑,進入上層社會。無論窮富,他一直是社會的囚徒,是頹廢社會矯揉造作的產物。庫布里克表現了他電影的一貫主題,在命運和歷史面前,人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旁白貫穿全片,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起伏,慢慢展開。全知視角的旁白知道人物的全部秘密,知道未發生的事,并站在上帝的高度對人物的命運指指點點﹑冷嘲熱諷。旁白和畫面的巨大反差,更體現了人在命運面前的無能為力。
在影片的前幾分鐘,除了音樂和少數的臺詞,旁白頻繁出現。伴隨著激昂的音樂,旁白從電影開始就出現了,介紹巴里的家庭條件,帶有諷刺的意味,奠定了影片嘲諷的基調。如影片開始三分鐘時,暴風雨的夜晚,巴里與表妹諾拉獨處一室,心不在焉地打牌,旁白響起,“初戀,是怎樣的改變著一個年輕人,是他心里多美的一個秘密。他的心里蔓延著柔情,他喜歡聽鳥兒歌唱,看玫瑰花開。那時候的巴里所關注的,以及造成他早期麻煩的因素,就是他的表妹,諾拉·布萊迪。”僅看畫面,巴里極力隱藏他的愛意,我們無法發現兩人的關系和情愫,而旁白把巴里的秘密全部泄露,并且斷定這個秘密會給他造成麻煩。在這里旁白直接道出巴里的情感,而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巴里很少公開自己的真實情感,旁白甚至起了抑制情感的作用。比如,影片中快樂的德國女孩即將離開的那一幕,在我們都陷入這動人的場景時,旁白響起,把女孩比作了一座經常被攻占的城鎮。旁白打破觀眾的想象,指引我們去思考背后的故事。旁白的作用是觀眾所見表演的反諷注腳。兩處旁白對于情感表現的對比,顯示巴里對于愛情的態度轉變。
對于史詩性的電影,故事有很多變化與轉折,旁白在多數重要劇情發展出現前就給出暗示,這樣的旁白保證了敘事的連貫和完整性,轉折也不顯得那么刻意了。如高根隊長和林登夫人,旁白就告訴我們這兩個人使巴里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旁白預告即將出現的感情變化。比如巴里去見騎士,旁白為這場戲作了鋪墊,奠立了讓兩人迅速成為好友的基礎。通過描述巴里因思鄉而寂寞,因放逐而孤獨,因異國遇老鄉而欣喜,巴里與騎士一拍即合也就水到渠成。電影中還有一處讓我覺得這手法尤其奏效,巴里和幼子布賴恩快樂嬉鬧,旁白卻道出后者即將死去,這樣的旁白運用讓觀眾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還有一種旁白的運用較為特殊,它是利用畫面和聲音的錯位來表示人物的幻覺和精神狀態。在《大開眼界》中,男主人公因為妻子坦露出軌舊事而常常陷入沉思之中,并且經常聽到愛麗絲的聲音。旁白很好地展示了他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在《閃靈》中,電影畫面是丹尼爾驚恐的臉,旁白是溫蒂和杰克的對話聲和杰克的吼叫聲;電影畫面是杰克被關在儲藏室,旁白是葛瑞蒂的聲音。這些旁白成功地營造了恐怖的氛圍。
旁白可以增強電影的文學性,賦予電影厚重感和歷史感,能補充畫面信息,能夠把影片主題﹑內涵等抽象性內容以語言形式更好地傳達給觀眾。旁白不斷出現還能增強影片情緒的感染力。旁白讓庫布里克找到更直接簡單的敘述方式,來傳達影片主題和個人思想。
[1]姚國強,孫欣.審美空間延伸與拓展[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
[2]王宇心.從旁白看庫布里克電影風格的教諭特色[J].藝術探索,2008(6).
張琳瑜,武漢大學藝術學系本科生。
J905
A
1007-0125(2015)05-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