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涵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 200050)
淺析微電影在當下中國的生產及消費態勢
李子涵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 200050)
微電影作為一種新的影視藝術形態,已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其發展的速度令人驚嘆,無論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都可以制作微電影,微電影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微電影與電影有著很大的差距,它在產品推廣、品牌宣傳、公益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優勢。本文重點分析微電影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并對微電影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微電影;生產消費;發展態勢
近些年,微電影大量涌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內電影生產及消費的格局。微電影的微在于:投資小﹑拍攝快﹑視頻時間短。這些優勢都是電影無法比擬的。正是因為微電影發展如此迅猛,在生產與消費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相關人員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保證微電影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1]。
(一)周期短,投資小
微電影之所以叫“微”電影,就是因為其視頻時間短﹑制作周期短﹑投資小。視頻時間:一般為30秒至5分鐘左右,目前來說沒有明確的界定。制作周期短:大多在數周之內便可完成。投資小:相對于100多分鐘的電影或大型的紀錄片而言,微電影的制作費用普遍不高,這也導致了微電影的制作門檻比較低。在媒介融合迅速發展的時代,微電影具有廣泛的生存空間。
(二)敘事性
現在越來越多的廣告商通過制作微電影來進行廣告植入,起到宣傳品牌的作用。過去古老的廣告枯燥乏味,但微電影的形式生動形象,具有故事性,更容易吸引觀眾。如,一家婚紗店制作了一個溫馨﹑浪漫﹑感人﹑引人入勝的微電影,并發布在網絡上,點擊率迅速過億,引起了網友的紛紛轉發,該婚紗店迅速被人們所熟知。由此可見,微電影對于其他形式的廣告而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三)隨和性與專業性并存
微電影與以往過于專業化的電影模式有所不同,拍攝儀器不必拘泥于原本單純的攝像機拍攝,可以選擇不同的儀器進行拍攝,近年來很多人選擇用單反相機來拍攝微電影,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拍攝方便,即便不是專業的導演也可以拍攝屬于自己的微電影,這樣增加了人們對微電影的親近感和參與。
(一)盲目跟風
目前,微電影中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非常少,貌似只有潮流的﹑前衛的才是微電影。很多人更是一味盲目地模仿國外潮流元素,這樣創作者很難將自己的思想觀念放置于影片中,難以制作出上成的作品。很多創作者在潛意識里就覺得只有非主流的文化元素才是緊跟隨時代步伐的,但事實并非如此,若想推動微電影的發展,也要遵循社會人群的客觀理念而非一味地追趕潮流[2]。
(二)版權意識不強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微電影屬于一個新興的行業,至今為止,還沒有出臺專門的法律來保護微電影的版權,也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對其版權進行保護,很多微電影在傳播過程中需要一系列復雜的程序才能夠傳播,版權的問題很難處理,很多微電影會被指侵權或抄襲,但很難被認定其是否屬于侵權行為。而且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部門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容易造成無序競爭和市場混亂的局面。
(一)提高制作水平
高水準的制作是一個行業長青的關鍵所在,微電影要以原創為主,杜絕抄襲模仿,這樣才能提高創作的核心價值。若想建立群眾基礎,就要以獨特的微電影理念來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和認可,放棄原本追隨外國潮流的創作思想和盲目跟風,從而使微電影行業更好地發展。
(二)注重營銷
當今社會,很多東西都離不開營銷,若想讓更多人喜歡和認可,首先要更多人知道你的存在。營銷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進行有效地推行,制定預期目標。最重要的是對市場的精確分析,找準市場定位,精分市場需求。在對市場大環境分析后,要進行精密的市場調研,對營銷環境進行評估,然后指定對應的營銷策略[3]。
(三)多渠道傳播
在科學與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誰先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就等于誰先掌握了時代的先機。大眾傳播媒介作為當今最主要的傳播手段,在傳播過程中,不同的信息選用不同的傳播媒介來達到最有效地傳播效果。要充分利用手機﹑電腦﹑公交和鐵路移動傳媒等媒介進行傳播,擴大自己影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1]王艷麗.淺談微電影在中國目前形勢下的生產及消費態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5(4).
[2]張波.論微電影在當下中國的生產及消費態勢[J].現代傳播,2012(3).
[3]張維剛.微電影的生產及發展態勢探究[J].編輯之友,2013(04).
J9
A
1007-0125(2015)05-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