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玲玲
(大連廣播電視臺傳媒有限公司 遼寧 大連 116000)
《爸爸去哪兒》的剪輯藝術研究
呂玲玲
(大連廣播電視臺傳媒有限公司 遼寧 大連 116000)
《爸爸去哪兒》是近幾年來較為成功的戶外真人秀節目,其吸引了大量觀眾,《爸爸去哪兒》節目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少不了節目的后期剪輯的功勞。電視節目后期剪輯工作非常重要,能夠將節目錄制過程中的一些精華呈現給觀眾。例如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姐姐“Grace”呆萌的眼神、可愛的動作都是通過后期剪輯提煉出來的。本文主要對《爸爸去哪兒》的剪輯藝術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爸爸去哪兒;剪輯藝術;研究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剪輯的過程中,剪輯師非常注重節目的細節。《爸爸去哪兒》核心理念就是通過真實地記錄父親和孩子的一些互動來表達親情。而在節目剪輯中細節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注重真實。在節目的剪輯中雖然為了力求節目效果需要將父親與孩子的最好一面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人無完人,何況是幾歲大的小孩,其身上的缺點也較多,如果單純地表現孩子好的一面將會影響到節目的真實性。而在后期剪輯的過程中,剪輯師將部分孩子的缺點也暴露出來,例如,部分孩子在節目中大哭大鬧,雖然這是缺點,但也是孩子的天性,從中也能看到童趣,剪輯師將其剪輯出來觀眾不僅不反感,而是更加地喜愛這個真實的節目[1]。(二)注重抓住孩子的表情﹑動作以及與父親之間的互動。《爸爸去哪兒》選擇的孩子都非常有特點,觀眾非常喜愛,剪輯師將孩子驚訝的表情﹑可愛的動作以及與父親之間溫馨的互動剪輯出來,能夠顯著地提高節目的效果。
在任何電視節目中,懸念都非常重要,《爸爸去哪兒》這檔戶外真人秀節目也是如此。剪輯師在對節目進行后期剪輯的過程中,通過恰當地制造懸念,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節目的收視率[2]。例如,在第二季中姚明參與的那一期,貝兒需要找到村里最高的人,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也為貝兒捏了把汗,貝兒這么小,能夠想出辦法找到個子最高的人嗎?幾十秒鐘后,答案終于揭曉,貝兒沒有一個人一個人地找,而是要求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于是姚明就出現在觀眾的面前,此時導演給了貝兒和姚明一個特寫鏡頭,觀眾開懷一笑。這充分地迎合了觀眾的喜好,實現了良好的剪輯效果。可見,在對《爸爸去哪兒》節目進行剪輯的過程中,通過制造懸念,能夠顯著提高節目的效果。
在對《爸爸去哪兒》節目進行后期剪輯的過程中,剪輯師針對節目中人物的具體表現,通過插入幽默的旁白,能夠制造幽默的節目效果,這也是體現剪輯師剪輯能力的一種表現。其要求剪輯師將節目中人物的細節進行全面的觀察,從中發現能夠添加旁白的鏡頭[3]。例如,在《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Kimi是個典型的處女座男孩,處女座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有潔癖,進而Kimi在嫌自己的襪子臟怎么也不肯穿的時候,熒幕上就出現了一句旁白“人家是處女座”,引得觀眾開懷大笑,實現了良好的節目效果。可見,對節目進行后期剪輯的過程中,添加旁白能夠提高整個節目的質量,并且能夠制造笑點,使觀看《爸爸去哪兒》的觀眾開心。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很多的場景都有音樂,音樂不是隨便設置的,而是根據節目中人物的心情﹑環境等進行合理的設置。在進行節目后期剪輯的過程中,剪輯師通過添加相應的音樂,能夠充分地表達人物的情感,增強畫面的動感。由于《爸爸去哪兒》是一檔親子節目,也是以兒童為主的節目,因此,在音樂設置的過程中,應該以兒童喜歡的音樂為主。例如,在第一季中,石頭在尋寶的過程中,剪輯人員添加了游戲“魂斗羅”的音樂,讓這個過程有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了幽默感[4]。因此,在對電視節目進行后期剪輯的過程中,通過合理地添加背景音樂,能夠確保節目收視率的提高。
《爸爸去哪兒》的成功離不開剪輯的功勞,通過對節目進行科學的剪輯,節目能夠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觀眾也能被節目深深地吸引,節目的收視率也得到了提高。
[1]張躍紅.電視節目后期的剪輯技巧[J].科技傳播,2011,12(18):123-124.
[2]孟慶國.電視節目的剪輯藝術[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3,01(03):332-333.
[3]韓穎.電視節目在電視和新聞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現代交際,2010,12(10):149-150.
[4]朱興敏.淺談影視后期制作與編輯[J].大眾文藝,2013,11(13):323-324.
呂玲玲(1971-),民族:漢族,籍貫:遼寧,學歷:本科,單位:大連廣播電視臺傳媒有限公司,職稱:三級剪輯師,研究方向:剪輯。
J932
A
1007-0125(2015)05-0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