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惠欣
(吉林大學 吉林 長春 134000)
關于我國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現狀思考
尹惠欣
(吉林大學 吉林 長春 134000)
隨著我國新媒體產業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業對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使得國內新媒體產業隨之提高了對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的要求。但目前我國播音主持專業教育仍存在許多問題,人才培養質量下降、綜合素質不高、師資建設薄弱等方面,都需要高校提高播音主持專業的教育水平。
播音主持;教育現狀;人才培養
(一)招生現狀。伴隨著我國播音主持專業的快速發展,高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播音主持專業人才,但播音主持人社會地位的提升,也加大了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擴招力度。全國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院校不斷增加,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從幾十家發展到四百多家,這種令人擔憂的發展速度,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以往高校通常是采取精英式教育方式。但現今大多數高校開設播音主持專業,只是為了達到綜合性大學標準。大規模地擴大招生規模,使得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育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很難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水平。
(二)專業課程設置現狀。播音主持專業作為交叉性學科,對于學生的表演﹑語言﹑組織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而播音主持專業的特殊性,也要求學生應當具備相應的社會實踐經驗。但現今高校開設播音主持專業通常是讓學生在大一學習基礎知識,進行普通話和文學知識的普及。而大二則進行專業性基礎知識的講授,讓學生接觸電視節目的評析和相關媒介知識。大三則是學生的自主鍛煉課程,大四主要是通過學生進行相關單位實習,從而積累社會實踐經驗。但由于不同高校的學科偏向不同,許多高校紛紛效仿其他高校出色的播音主持專業教育模式,忽視了自身實際特色,加大了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就業壓力。
(三)知識背景現狀。高校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錄取途徑,主要是藝術生選拔。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積累充足的文化課知識,所以在進入高校后,整體知識水平偏低,較難適應高校的整體學習氛圍。
(四)就業現狀。我國的播音主持專業學生除了進入到傳統的電視媒體行業和報業外,還可以在新興媒體中,做移動媒體主持人或網絡視頻主持人。也有許多播音主持專業學生進入到影視動漫公司,進行廣告﹑動漫或影視人物的配音。隨著新媒體時代進程的加快,播音主持專業學生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就業前景。在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就業渠道拓寬的同時,社會也對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應當加強播音主持專業建設,培養出更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一)人才培養質量下降。我國播音主持專業在發展初期,由于社會需求量較小,只有少部分高等專科院校開設播音主持專業。但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新媒體環境的深化,播音主持專業人才需求量加大。因此我國高校利用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這一契機,開設了播音主持專業,推進了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的發展。但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也給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質量帶來了重要影響,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使得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不能與社會需求相符合,導致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質量與畢業生綜合素質下降。
(二)師資力量薄弱。近些年來,多層次級別的教育質量評估,使得我國播音主持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得到了提高。而大多數高校也在社會環境中,通過縱向施壓與橫向比較,對師資力量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擴大了播音主持專業的整體師資力量。但我國播音主持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仍然存在問題,大多數教師往往只從事專業教育工作,缺乏充足的實踐經驗。而這也使得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缺乏生動性與靈活性,教師單一的知識結構,使得教學質量很難得以提高。
我國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現狀的改變,應當先從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開始,并且加強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高校不應當盲目地仿效其他學校的成功模式,應當根據自身學校特色,合理引進優秀資源,從而形成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課程特色,提高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并且高校也應當明確認識到新媒體環境的變化,改進教學手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根據學生的生源特色及文化水平,形成專業化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對優秀主持人節目總結和分析的能力,從而加深學生的播音主持專業理念,并使其積累更多的社會實踐經驗。
[1]李梅.對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現狀的思考[J].新聞世界,2013,(08):72-73.
[2]楊松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建議[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5,(01):68-69.
G4
A
1007-0125(2015)05-0224-01
尹惠欣(1992-),女,漢族,吉林省通化人,吉林大學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