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富,龔明如
(江蘇省盱眙縣文化館 江蘇 淮安 211700)
舞臺藝術是一個藝術名詞,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舞臺藝術是指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主要包括戲劇(含戲曲)、曲藝、音樂、舞蹈、雜技、魔術、武術等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而狹義的舞臺藝術則專指戲劇表演藝術。在我們今天的舞臺上,我們能夠排練的舞臺藝術形式非常之多,甚至還在不斷地創新之中。
舞臺藝術離不開舞臺監管,舞臺監管是演出團體的一種職務,具體是在戲劇演出過程中負責掌握舞臺藝術各部門的總體組織與管理工作。舞臺監管這一職務基本是伴隨著戲劇的產生而產生的,據中國戲劇史記載,在宋、元時代的演劇組織中就有了相當這一職務的“引戲”。古代歐洲演劇活動中,也有這種人員,后來,便稱之為“舞臺監督”或“舞臺管理”。
舞臺監督要保證演出的藝術完整性,對于演出質量起著直接的、決定性的作用。在排演初期,舞臺監督應當熟悉導演計劃,與導演共同研究計劃的具體安排并承擔排演場外監督、支配各藝術部門的工作,保證計劃落實。待舞臺合成階段之后,舞臺監督便從導演手中接過全部演出任務,執行演出期間舞臺和后臺的一切組織、管理工作。舞臺監督應于每場演出時填寫“演出情況記錄”交付導演備考,以便及時改進演出。
在正常演出中,舞臺監督擁有絕對權威,一切演、職人員均應服從舞臺監督的指揮。舞臺監督的責任非常大,監管員直接對演出起著決定性的影響與作用。一般來說,根據工作需要,從一出戲排演起,他就應該與導演進行密切溝通,了解導演的具體計劃,有什么建議或者問題要及時與導員進行協商。如果說場內的排演主要由導演負責,那么場外的所有事情就應該由相關舞臺監管人員來負責了。比如擬定一個團體的預算、安排不同場景的布景、燈光效果、演員服裝以及道具等等,根據整體安排制定時間進度表以及每一天應該完成的人物等等。有些演出團體,舞臺監督是由舞臺美術隊隊長兼任,這樣,更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某些西方國家,舞臺監督常常由導演兼任,當然這有它有利的一面,只是導演的任務過重,勞動量太大,而且會影響排演工作。雖然演出的完整性可以保證,可是演員的表演工作,總會受到影響。但是我國對舞臺監管這一職能沒有予以重視,也未能完全理解這一職能與導演職能的聯系與區分,把演出前與演出后劃分為兩個絕對階段,認為演出前由導演負責而演出后就完全由舞臺藝術監管人員負責了,殊不知在任何階段,導演與舞臺藝術監管人員都要參與,且要相互溝通與配合,比如監管人員及時找導演了解演出前的一些情況并做好備錄,以便完成后期制作,而導演在演出后應該多關心臺面上的情況,積極配合舞臺藝術監管人員的工作,只要這樣才能保證整個演出達到最佳的效果。
首先是關于劇目研究,就是一個劇目在開始排練前,舞臺監督要組織執行舞臺監督和助理舞臺監督對劇目進行研究。舞臺監督所做的劇目研究就是熟悉劇情、音樂,然后將劇目進行場景分解,制作《場景分解表》,將一個劇目按曲目或者場次、段落等順序列出,寫上每一個曲目或場景的參與演員,包括有哪些主演、是否有合唱或啞劇群眾演員,是否有幕后樂隊、時間長度等信息。然后是關于樂譜和提示本,舞臺監督在排練開始前應制作好自己所用的演出提示本,由于分工的不同,每一個舞臺監督的提示本都不相同。最后是關于排練廳的布置,在排練開始前,舞臺監督要組織并指導技術人員、相關后勤人員準備好布置排練廳所需的物品。排練廳通常選擇與舞臺尺寸相同的矩形區域,在觀眾方向一側分別擺好長條桌、椅子、指揮椅、譜臺、鋼琴。在排練廳兩側擺設公告板,用以張貼日程、名單、通知、布景設計圖、服裝設計圖等,此外還應布置好飲水機等附屬設施。
首先是召集人員,組織排練:舞臺監督是整個排練階段的推動者,其需要按照導演制定的排練日程,在排練開始前就把所有相關人員召集在一起,把所有物品準備齊全(安排技術人員準備好當日所需的場景、道具)。執行舞臺監督通常坐在舞臺正前方,提示并記錄場景變化和道具使用情況,因為在排練與演出中,執行舞臺監督要發出指令,在正確的音樂點、時間點進行布景遷換。此外,執行舞臺監督還要在提示本上記錄演員的情況,這有助于舞臺工作的展開。執行舞臺監督在排練階段,會根據不斷完善的提示本,逐漸整理出相應的《舞臺遷換表》,如果有特殊的舞臺動作,他還會專門整理出一個操作圖解。一切有關舞臺效果的情況,執行監督都需要了解并掌握。進入舞臺排練階段后,執行監督會整理出一個總表,包括燈光、機械、布景、投影、音響等各方面的動作列表。助理舞臺監督通常位于排練廳舞臺的兩側,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記錄演員上下場的音樂時間點、空間位置、所帶道具、服裝頭飾等,并發出指令,讓演員上場。此外在排練階段,助理舞臺監督會根據舞臺監督的分配情況,完成一些案頭工作,如《演員上下場及服裝遷換表》、《道具圖解》等。《演員上下場及服裝遷換表》清楚地列出了在哪個音樂點上,在哪一時刻、哪個位置,有哪些演員,帶著哪些服裝道具上下場。
首先要進行裝臺和技術合成工作,裝臺包括了燈光、音響、投影設備的安裝吊掛和調試,以及布景的吊掛、組裝和調試。技術合成指的是舞臺各個工種根據劇目中舞臺的變化進行相應練習。然后要進行舞臺排練和彩排,舞臺排練的主要目的是讓演員適應舞臺空間、服飾、道具、音響效果,讓技術人員適應舞臺變換。最后就是真正地演出,除了演員在臺上表演之外,其他事情都掌握在舞臺監督手中,舞臺監督是演出期間唯一的指揮官。
演出結束后,舞臺監督要組織謝幕。對于舞臺監管來說,謝幕也是演出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謝幕通常由群眾或合唱演員開始,然后主演按照角色重要程度依次上臺,最重要的角色最后上場,然后再請指揮上臺謝幕。謝幕的方式沒有統一標準,一般根據導演的編排進行,舞臺監督也必須對其進行掌控。總之,對舞臺監督來說,在場燈亮起來觀眾離場之后,演出才真正結束。演出結束之后,舞臺監督要完成演出日志,將當天演出的詳細信息記錄下來并存檔。
如果說導演是排練劇本并賦予劇本以生命的人,那么舞臺監督就是在一旁注視著他,努力使這個演出繼續下去的人。戲劇即將開演時,它就從導演手里傳遞到了舞臺監督的手中,舞臺監管在戲劇表演前、表演中以及后期制作中都發揮著巨大作用。因此我們在實踐中,應該充分重視舞臺藝術監管的職能,并注重培養相關人才,只有每個部門都相互配合并各司其職,才能保證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場非常精彩的視覺盛宴。
[1]陶慎泰.讓舞臺藝術監督使表演和后期制作更完美[J].劇影月報,2011(2).
[2]盧懷仁.舞臺監督職責的作用與能力[J].劇影月報,2006(2).
[3]陳強.重新定位之后的無限空間——淺談新形勢下的戲劇演出舞臺監督[J].劇影月報,2010(3).
[4]王文章.藝術管理概論[J].藝術評論,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