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葵
摘 要:語文是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教學科目,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對整個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也有重要意義。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模式之一,結合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案例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隨著教育制度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越來越成為新課標要求下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本質上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師生間良好互動的表現,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恰巧吸收了教學互動理論和合作學習理論的精髓,為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
小組合作學習最早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國,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小組合作學習是指由兩到三個人以上結成的群體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過程,而在教學模式情境下,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為準確的要求,即通常由2~6個學生組成異質小組相互配合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而從事的學習活動。
從定義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十分適用于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一是因為高中生已經有了語言理解能力,并能夠較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識;二是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發揮學生對語言靈活運用的能力,符合社會人的主體性要求,并能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人際交往中的語言技巧。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吸收教學互動理論的“互動”理念和合作學習理論的“合作”觀點,促進師生高效交流,在課堂教學中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意義。接下來,我們將結合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講解小組合作學習基本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問題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師生間交流互動的主要方式。問題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根據課堂問題將學生隨機分組,為便于操作通常以座位為分組標準。問題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重在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憑一個人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又能使問題的答案更加豐富多彩。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為例,教學思路可以是這樣的:首先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并提前設計好問題,讓學生使用參考資料查找答案,進而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事跡及其作品,并思考散文作品特點;其次,分組討論文章的寫作背景,并選出小組代表談談作者的文學地位及閱讀完《荷塘月色》的心得和感受;再次,教師提供思路,讓小組討論作者的行文線索,從而研究文章結構,并分析作者的寫作心境;最后,梳理《荷塘月色》寫作的藝術手法和語言風格,并讓學生感受現代散文的魅力。老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嘗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2.活動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活動課應該是所有學生都喜歡的課程,如果能將活動引入枯燥的學科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高中語文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都十分適合活動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比如,詩歌朗誦、演講比賽、話劇表演或情景表演等。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詩詞歌賦,十分適合學生進行詩歌朗誦比賽,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誦和演講能力,提高文學修養。再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四第一單元曹禺的《雷雨》為例,活動式小組合作模式將會加深學生對《雷雨》和作者的印象,并能夠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熱情。活動式小組合作模式打破座位束縛,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意愿自愿分組,并選擇合適的角色扮演,在課前排練,課上表演,然后師生點評。因為在學生排練過程中,少不了要對劇中人物關系的了解,把握人物情緒變化以及道具使用等,這些準備工作不僅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更能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監督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區別于問題式和活動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都是基于相同的目標或任務而進行的合作交流學習,監督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一定有相同的目標或任務,而是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層次,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考驗其自控能力,通過相互監督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的宗旨。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的《林黛玉進賈府》為例。在教學中,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了解故事情節以及相關人物之間的關系;課堂上,讓學生體會人物出場特點以及人物性格特征,并訓練學生揣摩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的能力;讓學生背誦文章中的精美語言和精煉的人物刻畫,從而深入體會曹雪芹的語言魅力;課下,讓學生廣泛查閱資料,初步了解賈府從勝到衰的發展過程,并在課堂中深入分析;最后,讓學生自由發揮,或描寫現實中的人物,或描繪虛擬的環境,文體字數不限,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模式之一,不僅有雄厚的理論基礎做支撐,同時具有深刻的實踐
意義。
1.有助于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加強了學生間的互助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雖是學生,但也離不開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因此這是以師生互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班級教學中以學生個人成績為評價標準,而是以合作、比賽的形式發揮小組中每個人的能力,從而保證小組成員充分交流互動和學習,促進小組整體的發展。
2.有助于培養高中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要提高小組整體能力,更要發揮小組中每個人的能力。它淡化了教師的權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讓學生的語言、思維甚至是膽量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和發揮。高中生正處于思維活躍期,也是人際交往的敏感時期,只有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勇敢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才能真正適應變化的外界環境。
3.有利于提升高中教學質量,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高中教育是學生接收教育的重要階段,關乎教學質量和國民素質。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拓展了高中教學新模式,為提高整個教育界教學質量提供途徑,同時激發了高中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高中語文教材是對古今中外經典文化的一次大融合,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深刻感悟,對整個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意義匪淺。
高中語文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重要科目。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拓展思考問題的方式,對教學質量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更是不言而喻的。
參考文獻:
[1]邢翠英.高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究[J].學周刊,2014(29).
[2]鄭華偉.高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