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梅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適應學生自主發展,在實施過程中出現諸如學生參與度不夠均衡、教師對合作學習缺乏相應指導等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研究學情、全面關注學生的表現、對合作學習進行有效指導、創設多樣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環境等措施,在歷史教學中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自主導學”;小組合作學習;指導;實效
為了深化課程改革,我校長期推行“自主導學”的課堂模式,主要分為第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自主學習”環節,教師通過導學案,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學,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第二環節是“小組合作學習”環節,小組針對學習任務相互對話,傾聽互助,探疑解疑。第三環節是“展示生成”環節,學生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互相補充完善,教師起到點撥作用。第四環節是“探究反思”環節,給學生設置新的問題情境,或挑選學生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當堂訓練,讓學生自評互評,總結反思,深化所學知識,總結方法,揭示規律。下面主要闡述小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一些整改措施,以便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歷史“自主導學”課堂模式中的作用。
一、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問題
1、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缺乏準確的把握
有些教師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具備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有時設置的問題過于難,學生無從討論,更缺乏上臺展示的同學,或者上臺展示的總是那幾位成績好的學生,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同時打擊其他學生的積極性。
2、教師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必要的指導
在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完成之后,教師便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沒有向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沒有及時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在學習目標和學習結果之間缺乏一個橋梁。
3、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均衡
有時發現每一組的同學圍在一起交流得十分熱烈,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小組討論雜亂無章,你一言我一語,看不出組長的指揮跡象。個別學生游離于討論之外,做自己的事情。有些學生性格內向,至始至終沒有發表觀點。看似熱鬧的課堂,實際上浪費了師生的時間。
4、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夠充分
在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討論的內容大多是圍繞某節課內容,教師提供三至四則史料,并設置三四個相關問題,供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當展示到其他幾個問題時,他們也提不出質疑或者進行補充。
二、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改進措施
1、根據不同的課型、授課內容以及班級特點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新授課中,不同的授課內容,小組合作學習的程度也不同。因為只有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才能進行較為有深度、有價值的討論。還要根據授課內容的難易來設置合作學習的題目。太難的題目,學生往往參與度不高,合作學習的氣氛沉悶,要在學生“最近發展區”設置合作學習內容,使每個學生動起來。
在試卷評講課中,小組合作學習更多的是分析試題出錯的原因、正確做題的思路,學會怎樣避免類似的錯誤,總結出解題方法和規律。
針對不同的班級采取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學生,靈活運用好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其在討論、思考中充分運用基礎知識,實際上伴隨背誦的過程。
2、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在學習目標和學習結果之間架起橋梁
雖然學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大膽放手,但是不等于教師可以袖手旁觀。首先,向學生說明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其次,指導學生怎么合作學習,制定合作學習的規則。再次,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在自主解答完成之后,有疑惑的問題請學生寫在“問題生成”一欄。而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如果教師對學生如何學進行較好的指導,在學習目標與學習達成度之間起到很好的聯結作用,合作學習的達成度就會提高。總之,合作學習既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學生的思維,又要保證學生學有所獲,保證學習的實效。
3、關注每一位學生,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均衡性
建立明確的分工合作制度,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由組長全權負責,組員各司其職。除組長外,還有記錄員、協調員、紀律員、檢查員、發言員等。在討論過程中,組長負責安排發言順序,組員輪流發言,鼓勵不善表達、內向的組員勇敢說出自己的見解。
教師要和學生多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和訴求。教師要定期和課代表及每組的歷史組長進行交流并解決小組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對小組評分規則進行討論,多傾聽學生的意見,民主地制定和改進小組考核評分細則,使小組考核評價多元、公平、科學,讓每位學生能夠心悅誠服地參與合作和競爭。
4、延長合作對話時間,保證問題生成的質量
通過多元化的對話,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有助于思維的碰撞,情感體驗的升華,在積極對話交流中實現問題生成。充足的對話時間是問題生成的保障。因此,適當延長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的深度討論和思考。
5、總結反思,進行拓展提升,將小組合作學習向課后延伸
讓學生寫反思。制作小組合作學習反思表。第一部分讓學生寫自己的表現,第二部分讓學生寫自己對教師的意見,第三部分,反思本組在課堂的合作學習中,遇到了什么情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等等。反思情況由檢查員和記錄員進行整理匯總,做出小組的反思表,既能促進個人又能促進小組的成長。
6、創設多樣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環境,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有趣
除了小組探討之外,還應該靈活地創設其它的小組學習環境。比如說,小組合作學習的知識競賽,就是將課本知識變為一條條的問題,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有單獨回答和小組回答的題目。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準備答案,這個過程也是知識梳理的過程。
另外,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適當利用游戲活動。比如,借鑒一些綜藝節目,進行猜詞游戲。投影出本節課學習到的關鍵歷史詞語或概念,每組挑選兩名同學,一位同學背對屏幕,另一位同學用歷史的的語言描繪歷史詞語,讓背對屏幕的同學猜。在規定時間內猜出數量多者為勝。總之多樣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環境,可以讓小組合作學習如魚得水,生動活潑。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有弊,我們通過不斷地實踐和反思、改進,盡量將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發揮到更大的程度,更富實效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雖然固定,但是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靈活應用。總之,要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目標,激發自身潛能,調動內驅力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教師對小組如何學習進行很好地引導,將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爭取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牛艷娜.新課程改革模式下高效學習小組的組建與考核管理[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5).
[2] 吳磊.教有生命的歷史[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