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扶貧宣傳工作緊扣“機制改革、精準扶貧”主線,瞄準“上檔升位、提質增效”目標,用過硬舉措,盡非常心力,既當“老黃牛”打牢“做功”,又當“百靈鳥”練強“唱功”,堅持不懈地為扶貧工作凝神聚氣、加油鼓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領導推動”與“系統聯動”結合
宣傳高度大幅提升。省領導空前重視,省委書記王東明多次指示要加強扶貧開發宣傳工作,省委將扶貧宣傳列入全省“八大宣傳重點”進行統籌部署,高位推動。2014年省委省政府以扶貧為主題組織開展大型宣傳活動2次,扶貧宣傳工作地位實現了從部門層面向省級層面提升的關鍵轉變。
局黨組高度重視,將宣傳工作納入系統年度績效管理,召開扶貧宣傳工作暨通訊員培訓會議2次,落實宣傳經費290萬元。黨組書記、局長張谷親自研究策劃扶貧年度重大宣傳活動,協調聯系中央媒體赴川重點采訪報道,親自促成與《四川日報》社開展戰略合作。市、縣兩級將扶貧宣傳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與業務工作同計劃、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全省扶貧部門重宣傳、抓宣傳的共識,有人管、有人干的局面全面形成,為扶貧宣傳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014年,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在各級各類媒體刊(播)發新聞稿件3.12萬篇次,比上年增長13倍(其中,在中央媒體上刊(播)發1665篇次,比上年增長14倍,在省級媒體上刊(播)發2.95萬篇次,比上年增長12倍),稿件數量實現大幅躍升,宣傳成果取得歷史性突破。
“拓展平臺”與“完善網絡”結合
宣傳廣度空前拓展。強化宣傳資源整合,突出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互動,自有平臺與外部媒介共融,構建起扶貧開發“3+4”(簡報、雜志、新聞發言人和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移動政務發布廳)的宣傳格局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宣傳網絡。
高質量編發業務簡報32期,對扶貧重大部署落實、重點工作動態、典型經驗做法進行了深入宣傳;高水平編輯《四川扶貧與移民》雜志6期、專刊2期2萬冊,對全省扶貧情況進行了立體宣傳,在全國同類行業期刊中具有較高知名度,行業宣傳品牌初步創立;高規格建立新聞發言人平臺,參與或舉辦了省委1號文件、扶貧機制改革、扶貧日活動等重大新聞發布會,扶貧輿論引導水平得到提升;高標準建設門戶網站,完成網站升級改版工作,實現欄目設置更科學、服務功能更完善,全年網站上載信息2萬多條,累計瀏覽量達1500萬人次,日均點擊量3.6萬次;開通“四川愛心扶貧網”,建立起面對面扶貧的“愛心超市”;高起點創建政務宣傳平臺,率先在全國扶貧系統中開通了省級政務微博、微信和人民日報移動政務發布廳等平臺,新興媒體運用能力明顯增強。
“常規報道”與“重點策劃”結合
宣傳精度逐步提煉。在用力抓好扶貧常規宣傳的同時,突出專題策劃和深度報道相統一,注重大手筆、大版面、大聲勢,全年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廣度、有影響力的扶貧宣傳精彩篇章。
全面深入宣傳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到了全系統廣大干部領會深刻、把握準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濃墨重彩宣傳全國首個扶貧日活動,集中開展了“9個一”宣傳活動(一次新聞通氣會、一次新聞媒體“走進貧困地區”采訪、一系列扶貧成就宣傳、一批先進典型宣傳、一次公募活動集中報道、開通一個“愛心扶貧網”、一期專題節目、一批公益廣告、一批手機短信),做到了電視有畫面、廣播有聲音、報紙有文章、網絡有消息、手機有信息。活動期間在中省媒體刊發(播)195篇次,形成了宣傳強勢;精心策劃宣傳扶貧重大決策部署,全年高頻度開展全省扶貧“六大機制創新”、“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彝區“十項扶貧工程”、貧困識別建檔立卡等重大專題宣傳活動20余次。通過中省媒體對扶貧“六大機制創新”的深度報道就達600多篇。局長張谷在《四川日報》上發表的解讀省委書記王東明大小涼山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論文章,受到廣泛關注;縱橫結合宣傳扶貧政策法規,第1次編印《扶貧移民工作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匯編》3000冊,編寫《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研究干部培訓教材》(扶貧政策篇)一書,供全省扶貧系統干部學習使用,收到良好效果。
“外部借勢”與“內部發力”結合
宣傳強度得到強化。突出借勢借力,抓住重大活動、重要節日等時機節點,積極與中央和省級媒體合作,擴大扶貧輿論影響力,力求扶貧外宣效果最大化。比如全國“兩會”期間,與新華每日電訊合作推出了《新一輪扶貧攻堅進程中的四川答卷》大型報道;扶貧日活動期間,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宣傳了我省涼山漆器產業扶貧實施成效;年終盤點時,與人民網聯合推出了四川省扶貧攻堅成果系列報道,社會反響熱烈。特別是每月在《四川日報》上開設“扶貧四川”專版,每期圍繞一個重大主題開展多層面、廣角度的宣傳報道,形成了推進扶貧攻堅的強勁氣場。
同時,著力練內功、激潛能。加強宣傳隊伍建設,建立了扶貧系統通訊員、網站微博微信管理員、《四川扶貧與移民》雜志采編這“三支宣傳隊伍”共200余人,做到有人員干事;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扶貧宣傳干部綜合素質,做到有能力干事;強化激勵機制,開展年度優秀通訊員評選;做到有熱情干事,確保了扶貧內宣工作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