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上旬起,四川省通江縣在全縣廣泛開展以“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為主題,以政策大宣講、民情大調研、貧困大幫扶、矛盾大化解和助耕幫工、助學幫教為主要內容,以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民生訴求在一線解決,黨的政策在一線落實,干部作風在一線轉變,科學發展在一線體現為基本要求的“萬名干部下基層”活動。
通江縣將每年4月定為“萬名干部下基層年度集中月”,把壓力和責任落實到各級各部門“一把手”,延伸到基層末梢,精準扶持到村、幫扶到戶、減貧到人。
政策法規送到戶
在活動期間,各單位按照務必講授一堂黨課,務必解讀一次國家政策,務必做一次科普知識宣傳,務必召開一次法治教育專題會的“四個務必”要求,派幫扶干部深入貧困村、貧困戶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形成言行講文明、衣食講衛生、做事講道德、為人講誠信、相處講和諧的良好村風民風;宣講中央、省、市和縣委、縣政府關于扶貧開發的決策部署和惠民政策,讓基層群眾了解扶貧開發國家方針、知曉發展形勢,理解、認同和支持黨委政府扶貧開發工作;宣講科普知識,為群眾致富提供信息科技服務;宣講法律法規,大力培育農村法律明白人。
4月17日,縣政法委在“掛包幫”精準扶貧聯系村春在鄉文筆村舉行了一場既實用又及時的“送法律政策、農業技術”宣講大會,會議內容簡單、直接、有用:上好方針政策“宣講課”,詳細講解土地流轉、房屋買賣、林木砍伐等農村適用法律法規;上好農業生產“技術課”,詳細介紹農作物如何育種、翻耕、施肥及病蟲防治;上好安全衛生 “常識課”,從日常用藥、疫情防控、飲食習慣等衛生安全知識作了講解,引導群眾常懷平安之識。
在宣講會現場,參會領導、專家、駐村工作隊和村社干部還為參會人員發放《惠農政策問答》《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解讀)》《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林業政策問答》《義務教育法(解讀)》《法律法規知識問答》《平安建設》《防邪常識》等13類法律政策宣傳資料2000余份。
4月22日,縣衛計局、縣計生服務站負責人深入永安鎮舊縣坪村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康檢婦檢活動,為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健康咨詢、B超、常規化驗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康檢婦檢服務。服務所技術員、各村計生專干對已婚育齡婦女提出的計劃生育政策、避孕節育相關知識等問題給予詳細解答,進一步普及了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知識,提高了廣大群眾計劃生育法律意識。活動當天,共接待群眾咨詢300余人次,提供免費健康檢查100余人次,發放衛生計生宣傳資料500余份,各類免費避孕藥具和保健藥品200余份,使群眾深切地感受到黨委政府和衛生計生部門的溫暖。
政法委和衛計局、計生服務站走進貧困老百姓開展貼心服務是通江縣“萬名干部下基層”的縮影。截至目前,通江縣157個縣級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到幫扶村開展法規政策宣講2850余場次,技術培訓530期次,發放資料32000冊(份),培訓群眾32800 人次。
所需所求問到心
幫扶干部通過下鄉走訪,能夠與貧困群眾、離退回鄉的老領導、鄉鎮或村社干部、專業大戶、回鄉創業人員等廣泛、深入地交流,傾聽他們所思、所想、所盼,圍繞民生保障、經濟發展、新村建設、村“兩委”班子建設等內容進行深度調查研究,切實掌握幫扶村實際和民情民意,對貧困村存在的瓶頸制約和群眾所需所想進行認真梳理、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最終形成政策建議,并以此為基礎建好民生臺賬。
4月15日,縣委老干部局駐村工作隊深入云曇鄉印頂寨村,開展幫扶聯系工作。據悉,駐村工作隊此前已走訪群眾140余戶,召開干部會、黨員會、代表會、群眾會、院戶會等各類會議19場次,宣講政策形勢160余場次,歸類梳理民情民意15條,化解調處矛盾糾紛8起,協調土地流轉100畝。工作隊與146戶貧困戶做到了戶戶見面,并建立幫扶臺賬,完善幫扶手冊,制定扶貧規劃,協調發展項目,落實發展資金2萬余元,為支部村委購買了電腦、打印機等辦公用品,聯系四川蜀明藥業有限公司在該村種植藥芥籽、白芷等中藥材500畝。
為了避免活動“走過場”,通江縣要求所有縣級領導干部、各部門、鄉鎮,在年度集中月活動期間必須完成1篇高質量的群眾工作調研報告。活動開展以來,全縣157個單位共召開群眾座談會1580場次,走訪群眾93000余人,收集社情民意3150余條,提交調研報告220余份。
精準施策扶到位
在幫扶工作中,各單位下派的幫扶干部都以“1+6”扶貧攻堅行動為主抓手,協助幫扶村選優配強“兩委”班子,加強村級陣地建設,完善村規民約、“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規章制度。他們按照貧困村“六個一”和貧困戶“五到戶”要求,為幫扶村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貧困戶脫貧方案,幫助村“兩委”在改善基礎設施、興辦民生實事等方面下功夫,廣泛動員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籌資投勞搞建設,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圍繞綜合產值“400億”特色產業建設,為幫扶村落實一個特色產業項目,培養一名致富帶頭人,引進培育一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一批群眾增收致富。根據幫扶規劃協調到位項目資金,指導實施“六大扶貧工程”,加快村社道路建設、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病險塘庫整治;加快貧困農戶危房改造,對群眾上學、看病困難突出的村,幫助建立永不走的鄉村教師、永不走的鄉村醫生隊伍。為特困群眾一一落實好社會保障政策,幫助解決一些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今年4月以來,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顯衛先后七次率機關20余名干部職工深入所幫扶的楊柏鄉雙鳳埡村,開展實地調研、幫扶指導和慰問群眾,主持召開扶貧協調會議2次,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規劃設計、產業培育、巴山新居、村道建設等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全體干部職工40人共結對幫扶貧困戶74戶258人,并建立相應的貧困戶臺賬,投入幫扶資金5.35萬元,做到了貧困戶幫扶全覆蓋。目前,縣人大為雙鳳埡村協調爭取項目20個,協調到位資金463萬元,辦實事6件,捐款捐物10萬元,解決具體問題9個,幫扶工作扎實有效。
自縣委“萬名干部下基層”活動動員會結束后,縣信訪局駐村工作隊就“沉”下身子,深入到火炬鎮茍家壩村,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謀發展大計。截至目前,縣信訪局駐村工作隊已完成9個村民小組,493戶的入戶調查,對全村102戶貧困戶進行了建檔立卡,為信訪局聯系的21戶貧困戶制定了發展規劃。指導該村發展核桃產業500畝,馬鈴薯產業300畝。建養羊場一個,目前已養羊100只。爭取在外務工回鄉創業人員楊永峰,在八社征地200畝,修建200頭規模的養牛場一個,預計今年6月完工。籌措300萬元硬化茍家壩村長4.8公里、寬5.5米村道路,有望在6月初開始硬化。下一步,該局還將指導該村繼續發展核桃產業500畝、馬鈴薯產業100畝、中藥材500畝;依托養牛場為基地,發展農戶養空山黃牛300頭;打造2戶精品農家樂等庭院經濟和種養殖業,真正讓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目前,157支駐村工作隊已全部入駐所聯系幫扶的貧困村,通過“1+1”、“1+N”的方式,萬余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28533貧困戶93635人,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全覆蓋。完成制定村級發展規劃157個,落實幫扶資金310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200余個, 建立特困群眾臺賬2800余冊。
維護權益管到底
通江將全縣的重要信訪問題列出詳細清單,分管縣領導帶著問題深入聯系鄉鎮,組織責任部門、聯系單位、當地鄉鎮(村、社區)和相關群眾開展專題研究,找出化解之策,倒排時間、解決到位。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幫扶干部積極引導群眾依法維權,理性表達合理訴求,特別是針對當前基層群眾普遍反映的土地、林地權屬,村社道路建設,征地拆遷補償,低保、五保對象評定,惠農政策、資金、項目落實,農民工工資拖欠等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組織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分類建立臺賬,實行銷號管理。深入推進轄區綜合治理,切實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探索中心村、聚居點物業管理等有效的辦法機制;完善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加強治保、安全等各項隱患防控,確保平安穩定。
今年4月以來,縣委群眾工作局組織全體機關干部深入掛聯的火炬鎮茍家壩村開展幫扶工作,通過抓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消除農村社會隱患。他們協助所聯系的火炬鎮茍家壩村兩委認真排查該村的矛盾糾紛,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臺賬,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村級能現場化解的,現場化解到位;短時不能化解的,但又屬于村級解決的,村兩委制定化解方案,限定化解時限解決;一時不能化解,且村級無力解決的,及時向鄉鎮報告,爭取盡快解決。截至目前,局村一道共排查出矛盾糾紛13件,化解10件,3件正在化解之中。放眼全縣,157個部門派駐的幫扶隊員目前已梳理排查出不穩定因素263條,并逐一建立臺賬,落實包抓責任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8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