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強
11月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對于我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在公司宣傳部李部長、黨辦董副主任等領導陪同下,我正式赴岳西上任,展開了駐村幫扶的歷程。
我的心情一直很忐忑,雖然我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但離開農村時我只有6歲,對于農村的建設與發(fā)展,既陌生,又迷茫;既熟悉,又緊張。
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奔波,我們來到黃尾鎮(zhèn)黃龍村,受到鎮(zhèn)長儲海英等鎮(zhèn)領導的熱情接待。
聽儲鎮(zhèn)長介紹,我們村還有一位駐村干部,是縣國稅局干部王昆輪,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幸好有伴,我并不孤單,團結就是力量。
村支書汪前進為我們介紹了黃龍村的情況。黃龍村位于岳西縣東北部,和霍山縣接壤。共有17個村民小組,270戶1126人,目前村貧困戶(含五保戶)102戶,貧困人口314人,青壯勞動力基本都在外地務工,留下的大多是老幼婦孺。
從當?shù)馗刹咳罕姷恼勗捴校疑钌畹馗惺艿剿麄儗S龍村和安慶石化結對幫扶發(fā)自內心的感謝,看到他們如此熱情,這著實讓我感動,也讓我感受到了身上的壓力和責任。
11月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我掛職的第二天,昨夜趕回的鎮(zhèn)黨委書記舒寒冰和鎮(zhèn)紀委書記彭紹明親自將我送到黃龍村。
我遇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森林防火宣傳。與村兩委、鎮(zhèn)林業(yè)站的同志商量后,我們分4組分頭挨家挨戶宣傳森林防火。我和彭紹明書記、村計生干事項春霞一組,開始了第一次入戶走訪。
每到村民組,大家就停下來,走進每家每戶,走近每個村民,詳細地宣講森林防火方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提高村民們法律意識。
走在崎嶇、顛簸的小路上,爬上滑膩陡峭的山路,和村民們聊天拉家常,我明顯感受到村民們對于修路的迫切期待。我現(xiàn)在明白了“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
彭書記告訴我,因為村子深藏在大山里,許多村民組道路不通,一到雨季,剛修復的土路就會被沖垮。生活、生產(chǎn)物資進不來,農產(chǎn)品又運不出,只能靠肩扛人挑,使得農產(chǎn)品既沒有價格優(yōu)勢,也沒有時間先機,經(jīng)濟一直發(fā)展不起來。
11月11日 星期二 晴
接到鎮(zhèn)里的通知,各村需要上報2015年的低保戶申請名單。村兩委經(jīng)過商議要在2天內分4組登門入戶,對申報家庭基本情況進行核實登記。
我和王昆輪(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一起隨村支書汪前進、后備村干部林君到偏遠的瓦屋、邵灣組入戶核實資料。
第一站是項性初家,他家是2014年A類低保戶,也是我們安慶石化幫扶的8個貧困戶之一,幫扶干部是組織部的余婷。老項家雖然告別了土坯房,但是也僅僅是用紅磚替代了土磚罷了。屋內還是延續(xù)著以前老房子的格局:墻壁沒有粉刷,原生態(tài)的磚瓦墻隨處可見,屋頂不是預制板,依然是“大梁+青瓦”。屋內陰暗潮濕,光線很暗,泥巴地面因為走動頻繁,坑洼不平,但卻很干凈。老項的女兒已經(jīng)出嫁,19歲的兒子初中剛畢業(yè),現(xiàn)在在外地做瓦工學徒,但收入只夠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由于常年勞累,作為家中的頂梁柱,老項已經(jīng)半身不遂,并落下了高血壓、腦血栓等疾病,一家的重擔都壓在了老項的老伴宛大娘身上。由于多年在水田勞作,年事已高的宛大娘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她尋思將家中唯一的3畝水田改為旱田。為了可以娶到兒媳婦,老項一家多方籌款,舉債在鎮(zhèn)里買了一套房子,多年的積蓄因此一掃而空,還欠了5萬多的外債。也許5萬元對城里人來說,不算多,但是對于老項來說,一年的開支只能靠2000元的茶葉收入來維持,還債的難度可想而知。
我們又陸續(xù)跑了幾家低保戶,貧困情況基本差不多。我的心情沉重,聲音有點哽咽。我明白了:不走入農民的生活,你真的無法體會樸實村民們生活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