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煥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上市公司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股利分配作為股東分配公司利潤的一種方式,不僅備受上市公司各大股東的關注,也成為了投資者進行投資的重要參考?;诖?,本文主要研究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期為我國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完善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股權結構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國際上市公司也在不斷的增加。股利分配政策作為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其直接關系到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實現和穩定發展。同時,科學、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還能更好的吸收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以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因此,科學、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一、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現狀
隨著上市公司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也直接關系到了投資者權益的分配,由于許多上市公司操作的不規范,這也導致了許多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受到了嚴重損害。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0年-2012年,就滬深上市的公司實施現金分配的數量分別為856家、1006家、1306家,分別占當年滬深實施分紅上市公司總數量的52%、55%、63%,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采取現金分配的方式。其分紅的數額也不斷上升,分別為4985億元、6045億元、6300億元,占當年凈利潤的比例為 27%、36.65%、32.56%和 30.01%。從圖1、圖2我們可以看出,業績的不斷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及分紅數額越來越大。
從分配總額來看,2012年,中國工商銀行分配的股利金額達到了642億元,這是以現金分紅方式分配股利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從每股分紅情況來看,曾經創下A股分紅最高紀錄的貴州茅臺公司,2010年該公司以每十股派出23元的利息。與此同時,股利分配政策中也必須考慮分紅的指標,同期銀行利利率水平,以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據統計,每股分紅超過3.5%的上市公司不少于10家,相比當年的同期存款利率還要高,這也說明了一點,這些上市公司投資者的收益比資金存放銀行的收益還要高。相比較國外一些成熟的資本市場,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以及現金分紅的比例仍然偏低,就2012年而言,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為30%,而2011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也僅為32.56%,而國際成熟證券市場這一指標一般在40%到50%。
二、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問題
1.股利分配受融資行為的影響
一般而言,成熟的資本市場中,現金股利的支付是對使用股東資金的回報,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時不會受到再融資行為的影響。
如2012年對黑龍江的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21家上市公司中,股利分配受到融資行為影響的上市公司有4家,占被調查上市公司數量的19.05%。北大荒的2008-2010年間,上市公司增發了股利,而且這三年間都進行現金分紅。2010年,萬向德通過增發股票,增加了公司的股本,同時還對公司的投資者進行現金分紅,對公司的投資者給予一定的回報。除此之外,億陽信通也采取了上述同樣的增發股票方式,對公司的股東給予了一定的現金股利分配。
2010年,億陽信通通過發行股票進行了融資,當年又向股東支付了現金股利。哈空調在2009年增發了股票,當年又進行了現金股利的分配來回報投資者。
2.超能力派現象存在
超能力派現象主要是指當前市場上出現的“惡性分紅”、“出血分紅”等各種不正常現象。超能力派現象也是指上市公司沒有綜合考慮公司的現金流量和經營狀況,超出公司能力進行異常分紅。超能力派現象也表現為每股現金股利高于每股收益或每股經營性凈現金流量。這也可能造成公司分紅金額超過公司當年利潤,甚至有些上市公司利潤為負,其仍然會進行高額股利分配。例如:保利地產(600048)制定的2013年的利潤分配中,其每股現金凈流量為-1.33元,但是反觀其公司的每股派發股利卻高達0.215元,這也是其超能力派現象存在的突出表現。
上市公司的這種超能力派現象的存在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它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現金流量,引發公司的財務危機。也會導致上市公司在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會時,因現金的不足而喪失機會,導致了公司的收益受損,這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也是一種巨大的利益損害。
3.不分配公司數偏高
總體而言,不分配上市公司的數量仍然較高,上市公司如果長時間不分配股利,那么該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也會減少對該公司的投資額,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會使證券市場變成一種投機市場,證券市場也就失去了本該發揮的作用,資本市場的也會發生動蕩。因此,應該積極鼓勵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讓投資者的投資能夠獲得一定的回報,提升投資者對投資上市公司的信心,也需要結合上市公司的實際能力,以及選擇合適的機會投資,以使證券市場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從上表可以得知,雖然我國2009年-2013年上市公司的不分配的數量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但是不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仍然較多。雖然看似是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數量呈現上升,但實際上是因為上市公司的數量增長較快的緣故。
三、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議
1.健全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建設,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當前關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相關的法律法規暫時是空白的,僅在證券體系中有著一些相關的法規制度對股利分配進行了規范,但是證券體系中的法規制度由于不具備權威性和強制性,因此,其約束規范力度也是十分不夠的,制定和實施一部適用于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法律法規是十分重要的。
針對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針對中小投資者投資行為設立專業的權益保護部門。專業負責中小投資者的訴訟請求,并及時對這些訴訟請求進行跟蹤調查,最終對其加以解決。
其次,建立中小投資者集體訴訟機制,規范上市公司大股東股利分配的違規行為。這一機制主要是用于防范企業大股東的惡意套現行為,以建立合理、合法的股利分配秩序,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最后,不斷探索和建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法》,明確規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各種程序、操作流程和監督管理等內容,以法律的形式強制性的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2.監管部門應加強對股票股利的規范
證券監管部門具有著對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的監督規范功能,其對于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的規范發展是有著重要作用的。股票股利分配的規范性直接關系到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分配的公平性。在我國的眾多上市公司中,基本上都是采用送股的股利政策,通過送股以留存公司收益。這種股利政策有利有弊,如果上市公司有著可長期發展的良好項目,這種股利政策無疑是會給投資者和公司帶來巨大收益的。但是如果該上市公司沒有這種好項目,依然采取這種股利政策就有可能造成股本的過度膨脹,為公司發展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基于此種情況,本人認為證券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政策進行規范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對股票股利進行規范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證券監管部門應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定送紅股的最高比例。證券監管部門在確定某個上市公司定送紅股的最高比例時,應首先對該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以確定該公司是否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針對經營狀況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上市公司應允許其通過股票分割的方式來進行收益留存,當然該種方式的運用也需要經過政監會審批。
第二,證券監管部門應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表中明確的披露股票股利政策相關信息,尤其是轉化為股本的留存收益用途和相應投資方向等相關信息,以讓股東和證券監管部門了解公司動向。從而降低上市公司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規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保證上司公司的留存收益用于正當投資。
3.加強股利分配相關信息披露力度
在我國的很多上市公司中,股利分配相關信息的披露力度是很欠缺的。它們在宣布不分配股利信息時,往往對于不披露的原因是很少涉及的,一般都會用類似“為公司長遠發展考慮”這樣的語句來進行說明。這顯然是不行的,股東作為上市公司的股份持有者,其對于公司的運營動向信息是有權利了解的,其對于不分配股利的用途也是應該清楚的,這實際上對于投資者是不公平的。因此,本人建議證監會針對不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要強制其披露不分配股利的信息,包括披露不分配股利的原因、用途等。而對于申請配股的公司,證監會不僅要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配股方案,也應披露配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4.上市公司應準確把握股利政策選擇的時機
上市公司應遵循生命周期理論對公司的相關戰略轉型進行選擇和把握,要成功抓住公司關鍵轉折點促使公司由成長期轉化為成熟期。而在這一轉型過程中,股利政策選擇的時機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上市公司應不斷的對自身的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自己出現市場份額較大,市場地位穩定,利潤空間變小、贏利能力降低、企業現金流量充足等情況時,就表明自己已經步入了成熟期企業的行列。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股利分配政策的轉變也就成為了必然趨勢。上市公司也必須及時轉變自己的股利分配政策,將股利政策轉變為高股利支付率政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等主要形式。
參考文獻:
[1]Jingfeng Xu, Ming Zhou. Optimal risk control and dividend distribution policies for a diffusion model with terminal value [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 2012, 567-8.
[2](美)斯蒂芬·A.羅斯(StephenA.Ross)等著,吳世農,沈藝峰等譯.公司理財[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美)羅斯·L.瓦茨(RossL.Watts),(美)杰羅爾德·L.齊默爾曼(Jerold L.Zimmerman)著,陳少華等譯.實證會計理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9
[4]李增福,唐春陽.中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業差異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4,05:71-75.
[5]唐小英,周宗放.關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探討[J].財經科學,2003,01:110-114.
[6]易顏新,柯大鋼,王平心.股利分配動因與股利決策——基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決策的實證分析[J].經濟管理,2008,04: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