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和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工具的創新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更需積極主動地利用金融工具的創新來鞏固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運營中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對金融工具創新的發展及其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和影響進行分析,從中得出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財務風險以此實現企業財富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關鍵詞:金融工具創新;財務管理影響
一、金融工具創新概述
金融工具的定義最早源于美國,即金融市場中可供交易的金融資產。后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融合了美方定義將其歸結為“金融工具是使一個企業形成金融資產,同時使另一個企業形成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任何合約。”金融工具的出現為企業參與金融市場提供了更多選擇,同時也為企業解決財務管理中的問題謀劃了新的出路。但是,金融工具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日趨成熟的金融市場不斷地推陳出新,發展完善。
金融工具的創新是指金融業打破固有的經營方式,擴展其經營范圍,并在新的市場秩序中所創造的新型金融產品,通過對原有金融要素的重組,推算出新型“生產函數”,并將其運用到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及其他權益類工具中。
1.金融工具創新發展概述
20世紀70年代以來,利率匯率的不斷波動以及通貨膨脹的出現,加劇了市場價格的波動,導致了金融工具向價格風險轉移的方向發展。以貨幣、利率互換為主要特點的浮動利率債券,遠期匯率及期權等金融工具在降低市場交易風險方面有了很大發展。80年代以后,金融危機的到來,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次貸危機直接影響到多數銀行的信譽度。資本市場上,企業對信貸總量的增長則推動著金融工具由價格風險轉移向信用風險轉移的方向發展。可轉債,資產證券化,股權貸款融資等的出現在實現信用風險轉移的同時,更能為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定的收益。到了21世紀,計算機和電子通訊技術的發展則大大降低了金融市場上的交易成本,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使得更多的金融工具朝著低融資成本,流動性強的方向發展。
2.金融工具創新的意義
經濟市場要求金融工具不斷推陳出新,與此同時,金融工具的創新也為市場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金融工具創新通過對原有金融產品內部要素的重組,創造出新的資金運營模式以獲取交易市場的潛在利潤,為投資者的投資和投機提供更多可能。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來說,金融工具的創新旨在通過規避風險,轉移風險,增強資產流動性等功能拓展融資渠道,減少融資成本,加強風險控制以實現優化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二、金融工具創新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企業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資金運動,處理企業同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經濟管理工作。主要為籌集企業生存發展所需資金,進行投資決策,控制營運資金以及確定企業利潤分配方案。而金融工具的創新則以其風險規避,比較優勢,方式靈活等特點直接體現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融資籌資行為,投資增值行為和風險管理行為。
1.融資籌資行為
對于企業來說,資金是其發展和成長的源泉和動力。我們常說財大氣粗,充足的資金是企業實力雄厚的保障。企業籌資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風險取得企業發展所需資金。因此,融資籌資行為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中,企業對于資金來源及其形式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要求。股票,債券等是企業籌資最主要的類型,除此之外企業也可以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外源融資等形式擴大資金規模,調整資本結構。
2.投資增值行為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今天的10美元也許就是下個10億的開始”。企業投資是為了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在籌資的基礎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實現資金的增值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發展目標。金融工具的創新可以滿足企業經營的個性化需求以及不同的風險偏好,再配合相應的衍生工具實現投資增值。例如,企業可以選擇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的自由轉換,實現低成本高收益,促進資產的增值,也可以選擇滾動式的協議回購操作,增強短期資金的流動性,從而達到規避風險,提高收益的目標。
3.風險管理行為
機遇和挑戰總是并存。在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金融工具的創新也產生了新的交易風險。在新的經濟秩序下,企業除了要面對市場風險外,還要注意防范交易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操作風險等。這些風險的產生也讓企業在選擇金融工具進行投資時更具謹慎性和保守性,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對于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企業可以通過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的相互轉換降低現金流的波動幅度;當然,企業也須在交易前對合作方進行細致的考究以此防范交易違約風險。
三、金融工具創新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企業的發展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確保投入資金的高效運轉,實現資本的增值,以及不被市場競爭淘汰為基本目標。企業通過金融工具創新能夠增強資金的流動性,提高交易的安全性,保證發展的盈利性。對于財務管理,則體現在降低籌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風險等方面。
1.降低籌資成本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籌資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降低籌資成本是企業在籌資時需著重考慮的因素。為了降低融資成本,一些企業選擇在一級市場上發行金融債券等直接融資的形式來籌集資金。但是,直接融資的審核期較長,所需的手續資料較多會導致融資的前期準備階段過久,時效性差。相比之下,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企業不僅更靈活地享有多樣化,多范圍的籌資,而且具有融資效率高,成本較低的優勢。例如,企業可以采用資產證券化的方式進行融資。傳統的融資模式下,比如股票,貸款,債券等都是以發行者的全部資產和信用為支持的。而資產證券化的創新則體現在它是一種結構性融資,企業在選擇此種方式時,不用以其全部資產為支持,在破產隔離機制下,輔以信用增級等方法使得企業所發行的部分證券的級別高于整體的信用級別。而信用級別的提高則必然導致各投資者期望收益率的降低,因此,擴大了融資規模,降低了融資成本。
2.提高資金運營效率
資金來源,資金運作和市場風險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增強資金的流動性,提升盈利能力并且減少市場風險。而在籌資的過程中,企業可以直接參與一級市場進行融資也可以通過創新金融工具,都能夠降低融資成本。除了融資時節約的成本,企業更可以把發展過程中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進行投資,進一步提高資金的運營效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們仍以資產證券化為例,資產證券化通過其流動性設計和標準化產品設計使得企業籌集到的資金有很強的流動性,并且還能夠滿足市場的多方需求提供充足的貸款資金。比如,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等。企業在實行資產證券化后,可以選擇出售債權換取資金,再將資金投入新的業務生產,如此循環,企業能夠有效縮短資金的周轉期,提高資金運營效率。
3.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遇到的各種不確定性必然會導致企業的發展要面臨諸多風險,財務風險尤為重要。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希望盡可能的減少風險來獲取更多的利潤。創新型金融工具的杠桿效應,規避風險的特點以及多樣化的低成本融資渠道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例如,企業可以選擇設立證券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以其集合理財,專業管理的特點,進行組合投資,分散風險。企業在籌資時,通過多方募集資金,發揮融資的規模優勢,降低融資成本,再進行組合投資對基金增值,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從而獲取更多利潤。再比如,企業可以采取掉期交易等對信用風險進行轉移,也可以依據自身不同發展階段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投資方案,亦或通過分析相關交易結構,預測由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以便提前做好風險應對方案。
四、通過金融工具創新優化企業財務管理
在新的市場競爭機制下,企業發展必須重視財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以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社會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企業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能夠實現低成本融資,并且有效規避風險獲取較大收益,因此,通過金融工具創新優化企業財務管理顯得十分必要。
1.優化企業的融資管理
資金是企業持續從事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籌集資金是企業投資理財的起點。金融工具的創新給企業融資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例如,企業可以選擇可轉換債券進行融資。可轉換債券,即以企業債券為載體,賦予投資者以其持有的債券或優先股在規定的時間內可按比例轉換成普通股的一種金融工具。可換轉債券因其具有股票和債券的雙重屬性被稱為“有本金保證的股票”。對于投資者來說,當股價上漲時,可以實現債券向股票的轉化,獲得股價上漲帶來的利潤;當股價下跌時,不實現轉換,此時,投資者則以債權人的身份獲得每年的本息和。也就意味著,企業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使投資者獲得最低的收益權而不虧損,因此,可轉換債券對于眾多投資者來說具有很強大的吸引力。投資主體的壯大直接導致了企業擴大融資規模,為后續的生產發展爭取了更充足的資金。同時,降低了融資成本,減輕了財務負擔。
2.優化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
風險能夠導致機會和變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濟全球化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面臨財務風險的機會隨之增多。從我國宏觀經濟環境看,金融工具在市場中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推動金融工具創新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首先在政策支持上要做到不斷培育金融市場的發展,促進金融工具創新。同時,作為企業,要正確把握金融工具創新的風險性,加強流動性管理,并且建立企業內部金融工具管理制度。
(1)擴展金融工具的運用范圍
經濟全球化的熱潮中,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漸趨一體。但是,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使用創新型金融工具的范圍還需進一步擴大。新的經濟模式下,金融工具的創新已是每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必修課,企業要大膽的將金融工具的創新運用到生產經營中并以此提高資金的運營效率,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充分認識金融工具的“雙刃劍性”
風險和收益同在。金融工具在為企業帶來低成本融資,風險規避等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可抗拒的風險。對企業來說,管理層一定要結合本企業自身的發展實際,理性地分析金融工具創新所帶來的利弊,最大可能的降低風險的威脅性,在不斷地實踐中總結出經驗,趨利避害。
(3)建立金融工具內部管理制度
金融工具本身是具有一定風險性的,建立并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由專業人員進行監管,規范企業運用金融工具,對其發展狀況監測報告,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從而保證資金安全。同時,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也有利于企業掌握和預測市場行情,及時調整并做出最佳決策。此外,對于專設的管理人員,企業也要對其進行專業素養的不斷提高,增強競爭力。
3.優化企業參與金融市場的客觀條件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指出,任何競爭市場的發展,沒有規則的束縛,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失去控制。所以,建立起并完善市場監管機制,相關法律體系和對外信息披露制度,為企業參與金融市場創造一個公開,透明,穩定的競爭環境,對不同參與主體之間的交易安全也是一種強有力的保障。
五、結語
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必然要求金融工具進行不斷創新,而金融工具的創新又能推動資本市場的日益成熟。經濟越發展,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重要,企業利用金融工具創新優化財務管理的戰略也愈發重要。通過多渠道的低成本融資,以更具競爭實力的姿態參與資本市場的投機與投資,獲取更多利潤。當然,在享有更多機遇的同時,企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就要求企業在選擇金融工具時更謹慎,更客觀,從而達到規避風險,投資增值的目的,實現企業財富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袁文輝.iGAAP金融工具相關準則實務指南[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68-79.
[2]張家倫.財務管理[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8-11.
[3]黃嵩.資本市場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59-264.
[4]董為民.淺析金融工具創新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大陸橋視野,2015(2):62-63.
[5]董玄斌.金融工具分類變革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貿,2014(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