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瑜
【摘 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注重體現時代價值取向,適當引入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背景、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內容,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發現、探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通古今之變”。
【關鍵詞】高中歷史;時代價值;課堂教學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高中課程內容的選擇應體現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反映各學科的發展趨勢,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鑒往知今”是歷史教育的價值取向,“放寬歷史視野”也成為近年來歷史研究的趨勢所在。正如著名史學家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經成為歷史,因此我們的歷史也都是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是與時俱進的。為此筆者認為,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注入時代氣息,根據時代發展需要適當的調整或更新教學方法、內容和手段,能夠更好地彰顯史學存在的價值。但是,歷史教學時代價值的取向,不是一味地宰割歷史,更不是為了現實的需要而隨意成為佐證,只有充分尊重歷史事實的真實性,才能用我們的智慧去照亮歷史,正確處理好時代精神和價值取向的連接點。那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注入時代氣息,對歷史作出時代的解讀呢?筆者從如下幾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引入時政熱點,打造“智慧型”課堂
學習歷史,不僅僅只是為了傳授基本的歷史知識,更為了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的歷史智慧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尤其是在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中,高度關注時政“熱點”問題,其目的就是要考察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適當將引入學生感興趣的時政熱點,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更好地促進歷史教學。
以《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這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充分結合了當時的時事熱點,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2013年10月1日,分別主導美國國會兩院之一的共和黨和民主黨未能就預算問題達成一致,這導致一些聯邦政府機構自周二開始無限期停擺。由于民主黨和共和黨對奧巴馬總統的醫保法案存在分歧,國會的臨時性撥款法案被擱置。這導致約80萬名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停工休假,即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事件。在中國,政府連續關門十多天,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美國,政府關門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從克林頓開始,就陸陸續續差不多有十多次類似的情況。引入社會“熱點”后,再引導學生就“熱點”進行討論:美國國家機構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機構之間到底是怎么的關系?政府為什么會頻繁的關門?讓學生知道美國聯邦制的權力結構和美國聯邦政府的構成情況,理解分權與制衡的原則。
二、聯系日常生活,打造“生活化”課堂
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述,學生記憶”的模式往往會讓學生缺乏對歷史結論的認同感,一味的死記硬背實現的只是暫時的記憶,這與新課程要求的“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背道而馳。以《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更深刻更層次的了解中國這一個世紀以來不平凡的百年歷程。這百年來的變化,就在我們身邊,并不斷被我們的父輩、祖輩感受著。可以讓學生對身邊歷史的走訪調查,多渠道、多層次感受中國百年變遷情況。為此,筆者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后對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世紀老人等進行“采訪”,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中國近百年來的具體變化,從而獲得口述歷史、圖片、照片等電子音像材料、實物如各種票證,學生獲得信息后經過整理,最終在在課堂上予以呈現,這些真實的資料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三代人生活水平的不同,這遠遠比教師傳統的口述更具說服力。最后,再由師生共同討論并總結出中國物質生活和習俗方面在近代以來的具體變化,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氛圍中探討社會變遷的原因和影響,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通過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感受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實現歷史課堂的高效教學。
三、關注史學新觀點,打造“學術型”課堂
在歷史教學中,以史學理論為指導,打造學術型課堂。跨學科思想是年鑒學派重要的史學思考。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入這學術研究成果。歷史學科具有獨特的包容性,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決定了歷史教學能夠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學科間的相互滲透、交叉發展是知識更高綜合的必然趨勢。
例如,語文學科中也存在與歷史知識的交叉,在歷史教學中,如果能適當引入學生熟悉的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歷史要點。例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李白則寫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云,諸侯盡西來”;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始皇“刻薄寡恩,心如虎狼”,“為人剛惶暴決,自以為是”,喜歡采用刑罰來確立自己的威嚴;民間也有“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這些文學作品都能用來成為歷史教學中的史料,成為學生綜合評價“秦始皇究竟是杰出的帝王,還是暴君?”的參考依據,說出每個人心中不同的秦始皇形象。
可見,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有效發展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體現時代價值同時,更實現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歷史教學中體現時代價值取向,改變教學方式,對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好處。在實施過程中無疑對教師也提出更為具體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不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強化自己的專業教學研究,也要與時俱進的多關注時事,了解其它學科的知識,探尋課本知識的結合點。“路漫漫與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筆者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結合最新課改內容和高考改革信息,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松陵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