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勒亞批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樣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不利于班級管理的,也是不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真正為社會輸入有價值的人才,首先就要加強自身的培養,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才能為學生良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搞好師德、師風建設進行概述,以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質量。
一、影響師德師風建設的因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來自外界的壓力和誘惑嚴重影響著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這樣將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展。那么,是哪些因素影響著教師師德的提高呢?
1.教師自身缺少自主學習和自主培養的意識
大部分教師安于現狀,并不重視學習,導致一些教師并不能很好地給學生做出榜樣,也不能輕松地和學生打成一片,尤其是一些老教師,他們的思想還或多或少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所影響,總是高高在上的狀態,致使一些學生并不認同,所以,就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2.薪資制度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的薪資差距導致敬業精神弱化,致使一些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外邊的家教或者是輔導班上,這樣給學校和學生都造成不良的影響。存在的現實問題要求教師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上,教會學生知識,讓學生掌握本領。教師還要時時提醒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
3.為人師表的意識淡化
例如,在學校我們一直強調學生不能染頭發,不能穿超短裙,但是,有的教師燙著頭發,染著顏色,還有的年輕一點的教師穿著超短裙。試問,教師自己都沒有做好示范,怎么要求學生,學生又怎么能心甘情愿地去服從呢?
總之,有許多因素影響著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這些因素不僅不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如何搞好師德師風的建設
1.與時俱進
老化的思想最終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的,面對著這群“90后”,他們的思維活躍,簡單的說教式教育的作用并不大,所以,教師要與時俱進,要強化自身專業素質,以為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打好基礎。比如,認真學習課改基本理念,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高效的課堂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學習,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敬業精神,才能在感受到學生走進理想的學府后所帶來的那份喜悅和滿足。
2.以身作則
真正的以身作則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要帶頭拒絕。教師對自己樹立一種典范的榜樣,讓學生能夠通過體會感受教師的一舉一動,做到有意識地改變,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學生能夠使學生恪守原則,上課時認真聽講,生活習慣上注重細節,一點一滴的變化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和諧相處。比如,要求學生不燙染發,自己首先要做到,甚至還可以和學生做“交易”,雙方達成共識,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效果。
3.合作意識
合作精神的培養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對于一個班級來說,各個任課教師之間要互相合作,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之間也要互相交流,目的是實現“一人計短,多人計長”的效果,才能真正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做好基礎性工作。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我們首先要認清楚橫在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道路上的障礙,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進而,在不斷提高教師自身建設的過程中,也為學生良好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吳俊華,郭文.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6).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