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初中學生的作文,是個不可逃避的問題,也是讓老師和學生頭疼的問題。如何讓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是老師一直探討和追尋的。
一、先會說,才會寫
老師要和學生的家長聯系和溝通,讓學生的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說話習慣和讀書的興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觀察可知,有的學生在課上都不能完整地敘述一句話。學校的時間、學科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初中教師不可能從頭培養(yǎng)孩子怎么說話,所以,讓家長了解其中的意義很關鍵。孩子回家后,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和家長多溝通、多交流,練習說話,既能增進雙方的情感,又能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看電影,激情感
老師可以指導學生看一些有意義的電影,培養(yǎng)他們的美好情感,樹立對事物細膩深刻的看法,陶冶情操,積累素材。比如,讓學生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他們會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和那些淘氣的男孩子一起成長。即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那美好的旋律仍會縈繞耳邊。美好的東西能激發(fā)情感,引起表達的沖動,當情感的閘門打開時,就不會為寫不好文章發(fā)愁了。
三、創(chuàng)氛圍,多讀書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學生時期是吸取知識的黃金時間,應該讓他們博覽群書,可是農村家庭條件有限,學生家長不重視,學校條件相對較差,最主要的還是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都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自由。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由讀書,是最有效的方法。大多老師都意識到了這點,但這還遠遠不夠,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他們汲取營養(yǎng)、健康成長。
四、先抄寫,后下筆
有的學生每次寫作文都難以下筆,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了撓頭上。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可以先讓他們從抄寫開始,抄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段落,甚至經典的篇章,積累多了,頭腦里的詞語自然就多,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當然,這個方法要因人而異。
五、抓細節(jié),多批改
好的作文是細致觀察,細節(jié)描寫,所以,寫好一篇作文,得先寫好一個個小細節(jié)。有些學生的作文往往較空,是因為他們不會寫小細節(jié),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寫作不在多,而在改。老師要多批閱作文,用三次作文課寫三篇作文,不如用三次作文課改一篇作文,面批面改、小組批改、班級討論等都是可以嘗試的好方法。
寫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老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仔細體會,多多積累,讓他們的靈感能夠自然流露,那寫作就不再是什么難事了。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