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馳榮
教育是互動的,不僅老師對學生有教育的作用,當老師面對學生所表現出的別樣舉動,老師不也會深受感動嗎?這難道不是學生對老師的教育作用嗎?
一節很平常的復習課,有兩位女學生因未能及時完成任務而撒了謊,然而,她們的反應有些不同,這讓我的內心充滿感動,也有一些慚愧。其中一位學生因為我的嚴厲批評,在課堂上鬧得不可開交,她發脾氣、摔桌子、將書扔在地上。而此時,我注意到另一位同樣撒謊的女學生在那里不停地抹眼淚。我有些納悶。
所以,下課后,我將她們倆一塊叫到了我的辦公室。
就在我和那位發脾氣的女生談話的同時,站在一旁的另一個女生一直在流淚,而且她看起來很傷心。
“你為什么流淚,而且顯得如此傷心?”我不解地問。
我這一問,她更傷心了,甚至有些哽咽了。
“老師,你在課上說最討厭,也最痛恨用謊言騙人的行為,我說了謊,騙了老師,所以……”她一邊抽泣著,一邊說。
“噢,我明白了。”
此時,我才意識到,我無意間不恰當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傷害了像她一樣有著一顆純真善良心靈的學生的自尊。
這是多么嚴重的,甚至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呀!
“老師為自己不當的用語而對你造成的傷害,表示深深的歉意,老師對不起你。”我如是回答。
“老師,是我的錯,我對不起您。”她趕忙解釋。
“好,你能這樣認識問題,老師真為你高興。但是我告訴你,我絕不會因這件小事而討厭你,更不會痛恨你,你是無意的,你絕不是有意要欺騙我,對嗎?”我笑著問。
她趕忙點點頭。
“好了,不要負重在心,你在老師心中仍然是原來的你,你的純真、善良、活潑的形象,不會因此而受到絲毫影響,老師只是想通過這件事告訴你,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這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犯了錯誤后,要千方百計地用謊言掩蓋錯誤,這樣,就會一錯再錯,小錯慢慢鑄成大錯,如果老師不幫你糾錯,那就是老師對你不負責任了,所以,你應該能聽懂老師的話,是嗎?”
她不住地點頭,以示贊成。
“我也希望老師在你心中的形象不因此而有絲毫的貶損,好嗎?”我半開玩笑,其實也是認真地問。
“不會的,老師,不會的。”她急忙回答。
“好了,不哭了”,我遞給她一點衛生紙,她擦干了眼淚。
她好像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她已破涕為笑了。
“任務能完成嗎?考試能進步嗎?”我鼓勵地問。
“能,我一定好好完成任務,爭取考出好成績。”她回答得很堅定。
“好,下一節課后給大家吹笛子。”
說完,我們都笑了。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