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但受利率市場化改革、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以及各金融機構競爭加劇和銀行自身相關因素影響,銀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文章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兩大方面分析影響銀行業發展前景的因素,并得出結論認為當前銀行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銀行業;發展前景;內因;外因
一、當前銀行業發展現狀
受改革開放深化的影響,銀行業維持了高速擴張勢頭,并通過不斷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努力實現業績高指標、規模高增速、利潤高增長的發展目標,但同時銀行業也面臨以下挑戰:(1)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資產規模擴張速度減緩,資產質量面臨的壓力也不斷加大,銀行的凈息差增速放緩。(2)利率市場化改革使銀行對貸款的爭奪加劇,對銀行的定價和風險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互聯網金融的快速興起及金融機構競爭的加劇,給銀行業發展帶來很大挑戰。(4)很多銀行繼續走規模擴張的發展老路,銀行資產管理不善,貸款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
二、影響銀行業發展前景的因素分析
1.外因分析
(1)利率市場化改革
利率市場化是指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其自主調節利率水平,形成由供求決定的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和利率決定機制。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給銀行業帶來的挑戰體現在以下方面。①凈利差減小。面對可能向銀行業分流的資金來源,存款利率剛性較大,很難向下調整;而利率市場化改革又相對削弱了銀行對企業貸款的議價能力,使貸款利率的總體水平上升幅度有限,使高利差的盈利模式難以持續。②銀行業將面臨利率風險。在我國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的過程中,企業盈利、證券價格及銀行凈收益均可能發生波動,使銀行面臨收益波動風險和利率結構風險。③銀行業將面臨信用風險。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銀行可能因追求短期收益而提高利率水平使信貸市場出現“逆向選擇”現象,加大銀行業的信用風險。④競爭方式改變使競爭壓力加大。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后,銀行獲得對金融產品的定價權,價格競爭形成對商業銀行的優勝劣汰機制,對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它給傳統銀行業務帶來了包括支付、商業邏輯和思維方式三方面的挑戰。首先,多功能融合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對銀行最根本的存款業務構成威脅。其次,第三方支付推出的快捷支付方式等工具讓很多用戶繞過銀行賬戶,切斷了銀行與客戶的聯系,銀行的相關金融服務無法覆蓋的客戶需求;另外,電子商務平臺通過所掌握的用戶數據不斷構建起理財品平臺和網貸平臺,將服務滲透到基金和保險代銷、信貸及資產管理等領域,對銀行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3)金融機構競爭
近年來發展環境的變化將使金融機構競爭加劇,競爭形勢復雜,主要體現在:①未來金融業機構競爭體現在運營規則制定權、戰略競爭及金融機構產品三個層面的競爭,銀行核心競爭力面臨更大挑戰。②大金融環境下更多競爭主體進入銀行領域: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爭奪商業銀行傳統存貸款業務份額;非金融支付機構使銀行面臨支付脫媒的挑戰;各個金融機構推出的多樣化的業務與產品形成對銀行原有客戶的爭奪。
2.內因分析
(1)銀行經營狀況
①業務能力上,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業務資產的質量狀況和經營效益狀況面臨較大壓力,資產減值準備增加,凈利息收入放緩使銀行業運行的景氣度下降。②人才管理方面,銀行急需“后危機”時代能夠適應商業銀行國際化趨勢的風險管理人才、資產運作人才和專業理財人才,在用人機制、激勵獎懲、人才流動等方面也有很大發展空間。③風險控制能力方面,從今年5月1日開始實行的存款保險制度有利于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減輕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并為銀行業營造了平等競爭的發展環境。
(2)銀行業體系
①我國銀行業壟斷程度較高,國有商業銀行仍在各方占據著絕對優勢,銀行業市場仍屬于極度寡占型市場。②央行作為“銀行的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宏觀調控效果不佳,商業銀行常從局部利益出發回避甚至違背相關措施。
(3)銀行業金融創新角度
面對一系列新挑戰,商業銀行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明顯。一些銀行正積極適應經濟轉型、調整經營模式并靈活運用電子化信息化技術,不斷開展市場化改革,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高的定價水平。制度方面,積極構建更為規范的現代公司治理框架,努力形成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業務方面,綜合性代理與管理業務、咨詢顧問業務較快發展,資產證券化、優先股等新型資產負債管理形式逐漸成熟,促進銀行獲得新的營業收入增長點。但同時我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也存在產品創新人才短缺、收入結構單一、商業銀行流動性總體過剩的產生機制長期存在和金融法規不健全,秩序不規范等問題。
三、銀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過去幾年由于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對外開放的推動,銀行業維持了高速擴張的勢頭。但是銀行業在外部環境、經營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面臨著許多風險和挑戰,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褪去,國內外競爭日趨激烈。所以總體來看,我國銀行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盛朝暉.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金融運行的影響[J].金融觀察,2010(07).
[2]武劍.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利率風險管理[J].財經科學,2003(02).
[3]羅微.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分析[J].金融視線,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