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東 王柏涵
摘 要:為了及時反映企業的運營情況,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必須強調財務報告的重要性。針對我國企業財務報告在可靠性、及時性、預測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通過加強管理、采用交互式模式、加強信息披露等改進措施,使得財務信息更加真實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使得財務管理人員有準確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財務報告;財務信息;財務管理
企業作為一個經營單位,在其運營過程中需要財務報告來體現自身的全面經營水平。財務報告能夠客觀、有效地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一直是我國各個企業在發展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傳遞顯示企業財務狀況及運行成果的信息媒介。為了讓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合理分析我國企業財務報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局限性并加以改進就有了十分積極的意義,也能夠更好的振興我國的市場經濟。
一、我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局限性
1.財務報告內容的可靠性不足
很大一部分企業的財務報告中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其財務報告內容的可靠性不足,企業的財務信息需要通過可靠地進行財務報告才能準確反映其真實內容。一旦財務報告的內容不盡不實,很容易就會誤導會計財務信息的使用人員,影響其對財務的管理決策。
2.現行財務報告的及時性不足
會計信息所面對的重大挑戰還有很多,財務報告的及時性不足便是其一。及時更新財務信息可以大大增加企業的財務報告的價值。然而在進行會計信息的報告時、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往往導致不能連續進行財務信息報告,這些客觀原因導致財務信息不能及時被企業財務人員掌握,不足以讓財務信息使用人員了解經濟業務的全貌,進而使得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經濟發展評估缺乏一定的準確性。
3.不能滿足不同會計信息使用人員的多層次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會計財務報告的編制也更加具有標準化,也就表明了提供給財務信息使用人員的企業財務報告都是以同一種模式。然而信息使用人員不同對財務報告的匯報形式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單一的報告形式很難讓所有財務信息使用人員準確的了解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這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有效性,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多層次需要未能得到滿足。
4.側重于企業歷史的經濟活動而對未來可能的經濟活動預測不足
現行的會計財務報告一般都是以歷史信息為基本要素、綜合會計信息的確認和計量,對過去已經進行的交易加以記錄和報告。其重點在于對歷史信息的記錄而缺乏了對未來經濟活動加以預測的部分。然而財務會計記錄存在的目的多在于預測將來的經濟發展趨向,為未來的商業決策提供依據,因而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十分有必要,這也是我國現行財務報告所沒有具備的一點。
5.財務報表的閱讀局限
現階段,進行財務報表的制作時,往往需要對報表中各項目加以分類匯總,以便于報表使用人員更加有效的了解財務報表所包含的信息。然而隨著財務報表制作的不斷演化,其內容的技術性也越來越強,使得只有少部分精通會計學的使用者才能讀懂其內容,這也就大大限制了財務報表的使用人群使報表的閱讀受限。
二、財務報告局限性的改進措施
1.加強財務報告的管理,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有效的提高財務報告可靠性,首先就需要相關企業結合其本身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套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以完善并約束企業會計的基本工作流程。建立起一套更為嚴格的會計核算制度,而在制定此項制度時還需要注意會計的科目使用制度,報表信息披露制度,憑證管理制度以及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等相關體系的健全與完善。與之同時,為了便于加強對會計核算制度執行情況的考察,還需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管理監督制度。另外,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進一步加強法制化監管、改善會計職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也有助于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2.借助交互式財務報告模式滿足各類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和能力在不斷的提升,計算機技術現在已經應用于財務報告的模式。會計信息使用人員在獲取會計信息時可以通過將自己個性化的要求輸入互聯網,選擇性的獲取所需要的會計信息。傳統的從提供者到使用者的報告單項流動模式逐步被交互式財務報告模式取代。財務報表制作人員也可以通過企業局域網和國際互聯網相聯的會計電算化系統輸入制作報表所需要的信息,生成適應不同需要的財務報告。而這種快速的動態模式又能代替定期報表模式解決信息容易過時的問題。
3.加強各類信息的披露
預測信息,社會責任信息,知識資本以及社會責任信息同樣也是企業重要的信息披露工作。要求企業在制作財務報表的同時嚴格做好此類各項工作。預測信息能夠對企業管理者未來的經營管理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可能會影響管理者對企業未來的謀劃,進而影響企業的綜合收益。會計人員必須在未來財務報告中充分披露企業的預測性信息。
我國現行的財務報告在內容上有一定的滯后性,財務報告一般而言很少涉及相關指標,現行的財務報告常用如下指標,如:社會積累率,社會貢獻率等反映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實踐證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信息可以通過編制企業的社會責任財務報告得以呈現。中國國情有其特殊性,要想逐漸加快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工作,設計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責任會計報告體系。
在進行企業財務報告時往往也容易忽視對知識資本的整理,然而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一些相關利益迫使企業也不得不對這部分的信息加以揭露,以對企業將要面臨的風險加以防范。將其和原先的無形資產加以區別并歸類。這樣做法的好處表現在一方面能更為準確的體現知識資本的價值及其獲取收益的潛力,另一方面能體現以人力資本為中心的知識資本地位的重要性,從總資本保全的角度反映會計信息。
4.增加財務數據分析,降低閱讀局限性
傳統的財務報表仍然是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主要形式,數據的單一,粗糙,對信息使用者閱讀和利用造成了不小的障礙,信息的使用者必須在財務報表的基礎上對其提供的數據進行深加工才能獲得想要的有效信息。參考到這些因素,企業可考慮在編制財務報告的同時,對其提供的財務數據進行深加工處理,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閱讀和使用,使得財務信息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組織形式、規模和行業特點等方面的要素來確定具體分析的數據內容。一般而言,收入、費用和成本、利潤及現金流量變動等常規性的數據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5.改進會計計量模式
在過去主要以歷史成本為計量依據的計量方式的基礎之上,增加以市場價值為計量依據的計量方法,增加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有關資產的現有價值的計量問題,正在越來越被學術界和企業界重視,計量方式在不斷豐富化和深化,展望未來財務報告的發展趨勢,企業必將越來越重視貨幣與非貨幣計量兩種計量方式,以真實的反映企業的資產現值。公允價值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企業要更加善于利用這一方法,將其與歷史成本方法并重。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可靠的信息源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公允價值由于其客觀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運用。西方多數發達國家或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制定現行會計準則時,已經普遍采納了公允價值這一做法。公允價值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有巨大作用,不但普遍適用于金融工具的初始計量或是新開始計量,而且逐步盛行于非金融工具的初始計量和新開始計量。中國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時也適時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將公允價值計價的信息作為歷史計價的信息的恰當補充也應當在財務報表中有所體現。
6.履行社會責任信息
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伴隨社會的不斷前進,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獲利,企業有責任也有相應的能力承當一部分社會責任,應對在此期間必然或偶然出現的社會問題和激化的矛盾。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長遠而持久的利益,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完善公眾形象。與之同時,強調企業的社會價值塑造,給與公眾正確的社會引導,企業有必要在編制社會責任會計報告和報告附注中及時披露有關社會責任的社會信息。
三、結語
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之快備受矚目,財務報告作為我國的各企業在發展運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信息媒介,其所顯示的財務信息可以將企業的財務狀況真實客觀的顯現出來,為經營者提供運營依據。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對財務報告加深分析程度,切實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迫切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確保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采用交互式財務報告模式替代傳統模式,加強合理披露各類信息的工作,對財務數據進行深加工處理降低使用者閱讀和使用難度,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質量,改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李云.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未來發展趨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20):15-16.
[2]石文斐.我國企業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及改進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3(27):95-96.
[3]Zhi-yuan Li,Soohyun Bae. Grading Predic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Crisis Based on Nonlinear Programming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J].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2014(06):244.
[4]Hui Liu,Xiaofei Zhao. An Approach to Evaluating Enterprise Financial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Control Inheritance of Family Businesses with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J].Journa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10):39-42.
作者簡介:王海東(1973- ),漢族,黑龍江林口;王柏涵(1991- ),漢族,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