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和許多老師交流政治教學心得,聽許多老師介紹政治教學經驗,看到許多老師平時的教學,受益良多,他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我也從中悟出了他們的一些共性:抓得緊,抓得實。比如,抓學生背書,課課背、單元背、段段背、平時背、考前背、考后背、課前默寫課后背,有些老師課外還留學生背書,“午留”“下留”……
太累了!老師辛苦,學生痛苦。我不否定學生背書的“優越性”,但是過分依賴死記硬背,過分夸大背書的功效,有的老師把成績沒考好都歸責于學生沒有認真背書,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如果認為高考靠背書就能考好,那還要老師干啥?學生干脆到書店買本資料回家拼命背書就行了,資料比我們自己歸納整理得更系統。政治學科本來就很抽象難懂,如果學生對知識沒有理解,在此基礎上背書,那就會越背越糊涂,事倍功半,即使今天背得了,可能過幾天又忘了;最悲哀的是學生花了若干的時間背熟了知識,可是到考試時又不會運用。
我認為:老師的理解教學,學生理解記憶,才是搞好政治教學的有效途徑。在理解的基礎上稍加背書,學生的記憶才深刻,事半功倍,最主要的是,考試時學生看到相關的材料或關聯詞,知識便能信手拈來。
理解教學重在“理解”,“理解”了才能去“教學”。我們老師應該“理解”什么?首先,要理解教材。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對理論聯系實際、對事例的理解;對學科內(外)的相關知識理解;對易混易錯知識的理解;對知識運用、關聯詞或典型材料的理解。這樣才明白如何給學生講清知識;哪些該詳細講解、哪些該粗略講解;該結合什么樣的事例材料才能讓學生深入淺出、領悟知識。其次,理解教法。不同板塊、不同知識、不同班級、不同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再次,理解考試,尤其要理解高考。理解考標,理解高頻考點,理解熱點,理解高考命題趨勢。當然,也要理解答案,切記不要照搬、照念答案。最后,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理解學生的學情、層次。這樣才能因人施教。
下面我從“政府職能”談談理解教學:
一、理解教材
1.政府的含義:是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我國的行政機關
理解: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最低一級是鄉鎮政府,政府的下屬部門包括:部(委)、廳、局、科等。村(居委會)、黨中央、政協、團中央等不是政府部門,他們的行為不能代表政府職能。
通過這樣的理解,使學生在解題時提高針對性,審題時看到上述政府或部門,便知運用政府職能的知識。
2.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理解:該職能其實就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兩個方面,保障人民民主就是民主,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就是專政。或者理解為“對人民”和“對敵人”兩個方面。“對人民”要關注民生(如,就業、醫療、教育、住房、社保)、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確保人民當家做主;“對敵人”要實行專政、打擊犯罪分子(如查處毒奶粉首要分子)。
相關知識:依法行政;政府的宗旨原則;國家性質;依法治國;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人民民主專政。
3.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含義(略);包括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理解:經濟職能主要是指生產和生活兩個方面,“生產”如工農業生產、市場秩序、經濟措施等,“生活”如物價、補貼、社保等。為了降低理解難度,我甚至讓學生明白:政府(或部門)的行為只要跟錢有直接相關的,都可以答經濟職能。
理解經濟職能的四個方面同樣重要:經濟調節就是政府采取有關措施調節國民經濟,主要采取財政政策(如,財政收入支出、稅收、國債等)和貨幣政策(如,利率、信貸、貨幣發行等);市場監管就是政府采取種種措施監督和管理市場(如,查處假冒偽劣產品、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和人、維護市場秩序等),提醒學生注意易混點:城管的所作所為不是市場監管,而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主要包括維護社會生產安全(如,礦難、車禍)、處理突發性群眾性事件(如,罷工、鬧事)、解決糾紛(如,財產、土地)等;公共服務指政府面向整個社會(而不是某個企業、個人)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發布就業信息、價格信息、免費開放高速路、天氣預報等。
相關知識:宏觀調控;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4.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理解:結合文化生活,可以把文化建設理解為廣義的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科文衛建設,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進行教育(如,異地高考、教育公平)、科技(如,嫦娥、神舟、蛟龍)、文化(如,孔子學院、藝術節)、衛生(如,公共醫療)、體育(如,全運會)等各項事業建設。
相關知識: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凝聚力、綜合國力;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
5.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理解:該職能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社會環境的服務和自然環境的服務,即軟環境服務和硬環境服務。社會環境方面,政府(或部門)的行為在于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如:社會治安、交通安全、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等,特別提醒:社會保障是近年來容易考的熱點。自然環境方面,政府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的作為,如,熱點:政府治理霧霾。
相關知識:經濟職能、公共服務;文化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科學發展觀。
二、理解考試
政府職能是政治生活的高頻考點,主體是政府(或部門)的,政府職能便是必答知識。尤其是經濟職能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經濟職能的四個方面,更需要關注。而且近年來的熱點如關注民生、穩定物價、促進公平、完善社保等,與政府職能密切相關。
顯而易見,理解教學、理解記憶遠遠強于死記硬背。
參考文獻:
郝明君.詮釋學視野下的理解教學特征及意義[J].當代教育科學,2006(05).
?誗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