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實例一】一顆糖果的故事
又是一年開學季,小熙(化名)變化特別大。開學第二天,在食堂門口,他不排隊,拉住同學一邊走一邊喧嘩。我早就感覺到了這朵“奇葩”的異樣,于是我對他冷冷地說:“你吃好飯后,到我這里來一下!”他并沒有應聲,只是順著人流往前走。大家都領好飯在座位上吃起來,只見他一個人站在那里,沒有領飯,也不作聲。我走過去詢問:“怎么沒有打飯呢?”他說:“我今天沒有胃口,什么都不想吃。在家里我也是不吃飯的?!彼难凵窀嬖V我,再多說什么都是沒有用的。外面下著小雨,我陪他一路小跑著進了我的辦公室,正巧辦公室里沒有人,我便故意跟他找話題。
“寒假里你都去哪里游玩了?”我用溫和的目光望著他。
“我一直在家里玩電腦。”他順嘴就說出來了。
“???媽媽肯定不會讓你一直玩的,對眼睛有害的?!?/p>
“媽媽說的話我不聽,我跟哥哥總是跟她頂嘴?!?/p>
“咱倆是好朋友,你不會跟老師頂嘴的,是吧?”
“我跟你不是好朋友,是敵人!”他生氣地說。
“嗯……你現在肚子餓了吧?要不要吃塊餅干?”我順手從抽屜里取出一塊遞給他。
“不想吃,不餓!”他堅決地說道?!安怀燥堅趺葱心??難道你是神仙?。俊蔽夜室舛核?。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趁熱打鐵,拉著他的手說:“雖然你把我當作敵人,但是我還愿意做你的朋友?!?/p>
他走后,我跟家長電話溝通得知,他喜歡跟家長頂嘴,迷戀電腦游戲,家長對他無可奈何,由于他小時候得了癲癇,家里人處處讓著他。但我堅信火熱的愛心能融化冰雪,趁著下課的空隙,我又去詢問他:“餓不餓?作業上有沒有困難需要幫助?”他總是搖搖頭。接下來的兩天,我還是照樣關心他。我以為他會一直無動于衷,但就在事后的第三天午休,他在走廊里拉住我:“韓老師,給您一顆糖!對不起,我不應該說您是我的敵人,現在我們又是朋友了?!边@讓我非常意外,我高興極了,立刻把糖放入嘴中,這是我吃過的最甜的一顆糖果。
【實例二】一次難忘的家訪
一年前,小毅(化名)的媽媽曾滿含熱淚地對我說:“韓老師,我對小毅是徹底絕望了?!笔鞘裁醋屢晃荒赣H對自己的孩子如此絕望呢?我決定進行一次家訪。
走進小毅家,閑聊中得知他是單親家庭、三代同堂,是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聊起孩子在校的表現,我謹慎地用“很有個性”來概括,并對小毅力氣大、愛勞動等優點加以表揚。氣氛越來越融洽,我提議去參觀一下小毅的“小天地”。小毅一下子興奮起來,拉著我的手,直奔他的臥室。走進臥室,映入眼簾的是墻壁上張貼的很多乒乓球世界冠軍的海報。我好奇地問:“這些人你都認識嗎?”“當然,這是馬林,這是王皓,那是波爾,他削球很厲害……”小家伙滔滔不絕,我上下打量著他。“我乒乓球打得很好,同學們都不是我的對手。我還喜歡看乒乓球比賽的頒獎儀式,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我覺得很驕傲。”我不禁有些震驚,靈機一動,說道:“小毅,如果一個月內,你不亂發脾氣,能看完兩本課外書,老師也為你升國旗!”我們擊掌約定。
家訪就這么愉快地結束了。接下來的一個月,雖然小毅還會犯些小錯誤,但升國旗的愿望一直藏在他心里,他慢慢地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得不那么暴躁,還交到了幾個好朋友,更可貴的是他真的踏踏實實地看完了兩本課外書,還把故事講給他的好朋友聽,小毅變了,真的變了!
在一次班會課上,我用一塊嶄新的紅領巾代替金牌,由班長親自為小毅戴上,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全班同學立正、敬禮,而我舉著國旗,合著國歌的節拍,站在椅子上,把國旗徐徐舉起。那一刻,小毅哭了,哭得泣不成聲。我知道,這次升起的不僅僅是國旗,更是小毅心中沉睡已久的上進心!
【反思】
(一)教師要做快樂的“淘金者”
魯迅先生曾這樣說過:“教育是根植于愛的。”人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無價之寶,主動采取適當的形式去靠近他們、栽培他們。這就需要我們用一雙仁愛的眼睛,一顆寬容的心去發現這些學生學習以外的興趣特長。也就是說,我們要走到學生中間去,看看學生學習以外都在做些什么,喜歡做什么,每個學生都有哪些“絕活”,充分地了解他們的一切,使我們在引導學生時如魚得水。如對成績不好但勞動熱心的學生,可以在大掃除中加以稱贊,對繪畫好的學生可以請其為班級的黑板報盡一份,對擅長體育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運動會上為班爭光,有才藝的學生可以讓其在學校的文藝會演上大展伸手……總之,教師要善于去除學生身上的糟粕,大浪淘沙,發掘真金,“淘金”的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也可能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下子找到了,只有快樂的“淘”,相信總會找到“真金”!一旦成功,學生在群體生活中受到關愛,享受快樂的校園生活,擁有了積極的態度,定會逐步把興趣遷移到學習
上來。
(二)教育學生需要智慧
教育的過程需要充滿智慧。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惫I是按照固定的標準和流程快速地、大批量地、流水線式地制造一個個無生命的產品;農業則是順應天時變化,遵循莊稼內在的生長規律,“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這包含著對受教育者的尊重與熱愛,揭示了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的真諦。所以,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教育者要充滿智慧。在學生的眼中,我們是大人,是老師,無論多么調皮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懼怕老師。哪怕是跟老師頂嘴,其實也是一種懼怕的表現。小熙跟老師對話時,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其實他的內心一定很害怕,唯有我們放下架子,學生才能與你推心置腹。與學生心心相印,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在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合作者,教學和管理都需要學生的配合。如果小熙對我平時的關心無動于衷,時間久了,肯定會淡化我們的教育熱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充滿智慧,我們有時可以變得“小”一點兒,讓學生覺得你是需要理解、幫助、關心。多年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學生真的不是小頑童,他們會察言觀色,他們會處理很多復雜的關系,我們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心靈的震撼,相信多么難溝通的學生,都可以平心靜氣地交流。
總之,與天使對話,你就是天使。相信學生,用一顆真誠的心靈去影響學生。只要愿意開墾,沙漠會有綠洲,只要愿意付出,荒原也會變成良田。
參考文獻:
劉堅.讓師愛滋潤學生的心田[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2).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