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唐
摘 要:通過新舊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對比,提出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是提高語文教學的新策略的觀點。通過語文界面的濃縮再現;語文知識與技能技巧的遷移;課內外閱讀材料的比較鑒賞;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校本課程的研究開發(fā)來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新策略;知識內化;技能技巧;比較閱讀;大語文理念
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性、綜合性、工具性學科,它的內容縱橫千古、包羅萬象。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一名初級階段語文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我們無法把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在學生面前演繹。那么怎么才能讓學生在有限課堂學到更多知識,提高學生素養(yǎng),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呢?
過去的語文教學總是一味地肢解課文、咬文嚼字、批注解釋,總結中心思想。這種填鴨式教學,教師漫天地講,學生死板地學。模式單一,教師辛苦不說,學生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體驗,形成的閱讀技能和技巧有限,更不用說閱讀技能和技巧的有效遷移,課內課外兩張皮,不能適應當代中考要求。因此,我認為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是提高語文教學的新策
略。怎樣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呢?
一、語文界面的濃縮再現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初中生缺乏的不是想象力、創(chuàng)造
力,而是由于生活經驗缺乏,涉獵內容不夠豐富,造成對所閱讀的內容認識比較單純。那么,怎樣才能豐富語文課堂,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呢?我們可以通過有關音頻、視頻、PPT課件、實物等等,讓學生在聽、看的過程中對材料進行閱讀、分析、比較、整合,形成自己的情感觀和價值觀,使知識內化,由古到今,由人到己,建構自己對語文閱讀的理解和認知。
《威尼斯商人》作為外國名著,超越我們所熟悉的生活范圍,如果按照舊的模式講授,學生勢必囫圇吞棗,無法感受名著的真正魅力。我們可以先通過PPT讓學生了解威尼斯,了解作者、時代背景、人物個性,然后搜索視頻,再現劇情的高潮部分,使學生在觀賞中認識資本主義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課外,我鼓勵學生去讀《巴黎圣母院》,認識真善美和假丑惡。我們還表演了課本劇,艾絲美拉達的美麗善良和敲鐘人卡西莫多的正直正義被演繹得淋漓盡致。這堂課,我由衷地高興,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仿佛進行了一場心靈的洗滌,課內與課外閱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二、語文知識與技能技巧的遷移
蘇教版語文教材幾乎篇篇都是經典作品,吟哦諷詠,我們應當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典范作用,引導學生閱讀、分析、理解,最后超越課文,獲得一定的閱讀技能技巧。結合不同題材或相關內容,我們可以根據體裁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把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適時遷移,達到學在課內、贏在課外的教學目標。
比如,莫懷戚的《散步》,那濃濃的春意和暖暖的人情,傳頌著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學生通過學習散文方法和技巧,舉一反三,學會分析《秋天的懷念》,這是著名殘疾作家史鐵生的作品,它講述了一位母親忍著肝癌劇痛,幫助兒子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歌頌了崇高的母愛。我繼續(xù)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生活,關注父母師長,關心同學朋友,增加感情體驗,豐富寫作材料,這樣寫作,文章才真正做到具有“真”情實感。
三、課內外閱讀材料的比較鑒賞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比較是思維的基礎。”課文《雪》把同一命題或同一話題的材料放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中比較,更能把握它們各自的特點,同一主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表達的豐富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和《陸游筑書巢》這兩篇文言文,都表現了主人的志趣高尚,但是它們采用了不同的文體,駢文散句,各有優(yōu)點,這就提示學生寫作要不拘一格,同時也要明白殊途同歸。
四、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
語文教師的首要作用是為學生打開一扇門,引導學生打開無數扇大門,探究未知世界,感受語文的美麗和魅力。我們的課堂是有限的,但課外的語文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把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并及時進行探究、反饋與交流,這樣不僅體現學和用的結合,而且使得學生在思想上得到深化和升華,真正體現“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我們在學習名著《水滸傳》的精彩片段時,可以把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經典片段進行閱讀,感受名著語言的靈動,思想的睿智,結合時代背景,更好地對名著進行賞析,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水平和鑒賞水平。
五、校本課程的研究開發(fā)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我們的語文離不開家鄉(xiāng)的文化底蘊。旅游、剪紙、面食甚至一副小小的對聯(lián),都傳播著幾千年來的當地文明,我們因家鄉(xiāng)而驕傲,所以不能拘囿于課本,我們要把家鄉(xiāng)鄉(xiāng)土文明通過校本課程很好地傳播和傳遞下去。
總之,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讀本之間的心靈對話過程,我們要緊扣文本,學在課內,用在課外,超越課本,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機有效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構大語文教學金字塔。
參考文獻:
孫翠峰.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四法[J].中學生讀寫:考試,2002(09).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