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鳳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呢?
一、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新知
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自主學習方式,教師應該一方面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探究的體驗和探究的能力。例如,教學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第三節“有理數減法”時,學生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計算出:4-(-3)=4+(+3),我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①減-3相當于加哪個數呢?②把4換成0、-1、-5,通過上面的方法考慮0-(-3),(-1)-(-3),(-5)-(-3),這些數減-3的結果與它們+3的結果
相同嗎?多用幾個數試一試,用一句話總結剛才的計算過程。③計算9-8,9+(-8),15-7,15+(-7),你又有什么新發現?用一句話概括。通過討論,師生共同歸納出,減一個正數,等于加這個正數的相反數;減一個負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所以有理數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法則是: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煥發教學的生命力
學生只有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要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造水乳交融,讓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如,在“有理數”復習課一節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說出本章的主要知識點,學生紛紛自由發言,由負數的引入,直到數軸、絕對值、推反數的定義及性質,總結得既詳盡又深入,使我深深感到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在復習過程中,我又穿插了一些全員參與練習的方法:如某些判斷題,舉一根手指為對,兩根手指為錯,再如某些比較大小問題,用兩根手指交叉往左為大于,往右為小于,一致為等于,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變苦學為樂學,一節課下來,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培養直覺思維,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布魯納認為“直覺思維預感的訓練,是正式的學術學科和日常生活中創造性思維的很受重視的特征”。直覺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形式,它是以豐富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的積極狀態做基礎,并依靠想象力、洞察力等去領悟事物的實質。因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直覺思維的培養,充分利用直觀圖象、數形結合等方法去啟發、誘導學生的直覺思維。甚至讓他們合理、大膽地猜想,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例如,在講“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復習小學學過的整數加法,然后,教師提出新問題:(-2)+(-3)=?這時,學生會脫口而出:“得-8。”而這時,學生尚未掌握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更不可能按法則的“程序”進行運算,而是直接得出的結果,這就是一種由類比聯想而產生頓悟的直覺思維。
總之,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落到實處,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在良好的師生情感中,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主動發展,迸發創造性的火花,使學生能逐步養成自我學習能力,為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王麗云.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8).
?誗編輯 董慧紅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