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峰
(亳州市人民醫院,安徽236800)
痰處理液簡易液基涂片技術在痰液檢查診斷肺癌中應用
楊建峰
(亳州市人民醫院,安徽236800)
目的探討痰處理液簡易液基涂片技術在痰標本診斷肺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并與傳統直接涂片法進行比較。方法臨床送檢的80例患者痰液標本,將同一標本分成兩組,一組用傳統直接涂片法制片(A組,80例),另一組對剩余痰標本采用痰處理液聯合簡易液基涂片的方法進行制片(B組,80例),然后對兩組所制涂片經固定后同時進行常規蘇木素-伊紅染色,光鏡下對2種制片方法的診斷結果和制片質量進行比較分析。結果B組80例痰標本經痰處理液處理后,制作的細胞涂片背景干凈,細胞結構清晰,檢測出癌和可疑癌共64例,與臨床的符合率為80.0%,A組傳統涂片中檢測出癌和可疑癌共43例,與臨床的符合率為53.8%,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痰處理液簡易液基涂片法較傳統直接涂片法更能有效地提高痰標本癌細胞的檢出率及制片質量,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痰/細胞學; 腫瘤/病理學; 標本制備; 染色與標記; 痰處理液; 液基涂片; 肺
痰細胞學檢查是肺癌診斷中最便捷、最經濟的診斷方法,具有簡便、安全、無痛苦等優點,可以大致判斷腫瘤的組織學類型,而癌腫的組織學類型對于肺癌的治療很重要。由于肺癌活檢困難,再加上影像學檢查在早期缺乏足夠的特異性,因此某些時候痰細胞學檢查在診斷中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傳統的痰細胞學一直用直接涂片法,但由于痰液中含有大量黏液,涂片厚薄不均,痰標本中的細胞成分不易分離,涂片中細胞量減少,大量黏液的存在使涂片背景不干凈,制片質量不佳而影響細胞觀察,致使痰涂片癌細胞的陽性檢出率降低,假陰性率增高,影響肺癌的診斷,多數痰細胞學的漏診與誤診始于低劣的制片和染色技術。因此,高質量的痰細胞學涂片及染色是獲得準確診斷的重要環節。重視痰細胞學的制作質量無疑是提高痰細胞學陽性檢出率的重要保證。為提高痰細胞學檢查的制片質量,近年來相繼開展了液基細胞學檢測技術并將其應用于痰細胞學檢查中,但新柏氏TCT等液基薄層制片技術所用液基,價格較貴,制片過程繁瑣,且痰黏液消化效果不理想等,致使國內許多單位未能開展。為此,本研究經大量實驗,并根據痰液的性質,自行研制了“痰處理液”聯合簡易液基涂片技術應用于肺癌的篩查和病理診斷工作中,提高了痰檢陽性率及工作效率,且使痰標本的制片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呼吸科、腫瘤科經臨床或病理證實肺癌患者80例,患者晨起漱口后咳出肺深部痰,將痰液收集到可密封塑料盒中送檢。將同一標本分成兩組,一組用傳統直接涂片法涂片(A組,80例),另一組剩余標本放入自制痰細胞處理液中經處理后制作細胞涂片(B組,80例)。
1.1.2 痰處理液的成分 乙醇、磷酸鹽、鹽酸溴己新、苯酚、蒸餾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1.1.3 儀器與器材 振蕩儀、離心機、一次性塑料試管及滴管。
1.2 制片方法
1.2.1 傳統直接涂片法 將塑料盒內送檢的痰液,用眼科鑷或竹簽仔細挑取少許灰白色帶血絲樣病變的可疑痰標本,采用推片法制成涂片2張,待涂片微干后,用95%乙醇固定15 min,行蘇木素-伊紅(HE),封片。
1.2.2 痰處理液簡易液基制片法 取2~3 mL剩余痰液加入放有痰處理液的TCT錐形瓶中,振蕩器震蕩混勻后,靜置20 min,破壞其黏性,充分液化,如混合液中仍有凝結,可再加一些自制痰細胞處理液,直至黏液溶解。用一次性滴管吸取錐形瓶底部的溶液加入一次性塑料試管中,放入離心機,1 000 r/min離心10 min,去掉上清液,放振蕩器震蕩幾十秒后,用一次性滴管吸出塑料試管底部沉淀涂薄片2張,用95%乙醇固定15 min,行HE或巴氏染色,封片。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B組制片質量比較 A組傳統直接涂片中黏液及雜質較多,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較多,背景污穢,細胞結構不清晰,厚薄不均,上皮細胞成堆分布,陽性涂片中癌細胞較少且與上皮混雜重疊,需仔細尋找辨認。而B組痰處理液簡易液基涂片,鏡下黏液絲溶解,背景較干凈,無黏液及過多的紅細胞、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細胞結構顯示清晰,細胞數量明顯增多,且分散無重疊,陽性涂片中癌細胞分散,形態清楚,容易辨認。見圖1。

圖1 痰標本涂片HE染色(HE,10×)
2.2 2種方法檢測肺癌細胞的符合率比較 B組80例痰標本經痰液處理液處理后,制作的細胞涂片中檢測出癌和可疑癌共64例,與臨床的符合率為80.0%,A組傳統涂片中檢測出癌和可疑癌共43例,與臨床的符合率為53.8%。B組痰處理液簡易液基制片法的符合率高于A組傳統直接涂片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為提高痰細胞學的制片質量及陽性率,國內外許多學者提出很多方法,比如,物理攪拌乳化痰、多種蛋白分解酶處理痰液、液基薄層制片法處理痰液、多種痰細胞處理液的應用、痰沉渣石蠟包埋等,都有各自的缺點。比如物理攪拌法及蛋白酶處理影響細胞形態,同時須特殊儀器設備,耗材試劑;液基薄層制片法價格較貴,制片過程繁瑣,痰液溶解劑有時易使細胞變性;細胞處理液制片時需要特殊的制片盒或制片夾,同時溶液配制成分復雜,須特殊藥品、試劑,增加成本,費時耗力;痰沉渣石蠟包埋制片時間長,并且不能消除黏液、炎性細胞及紅細胞的干擾[1-11]。本研究所制備的痰處理液與其他痰細胞處理液原理基本相同,鹽酸溴己新溶解痰中黏液,固定液及緩沖液防止細胞自溶,然后離心沉淀收集細胞。與其他方法比較有以下特點:(1)本處理液成分簡單、常見,價格低廉,制備方便,無特殊要求,一次制備的溶液能處理100多個痰標本,損耗低、耐用;(2)簡易液基制片法與其他制片法比較能免去部分耗材、儀器設備,同時免去很多步驟,所以制片時間有所縮短,費用大大降低。與直接涂片法相比固然增添了溶解黏液、離心涂片這些步驟,但制片質量及陽性率的提高足以彌補這部分工作量的增加。基于以上2個特點本方法尤其適用于基層醫院。由于基層醫院受基礎設施、經費、技術、人員等因素的限制,許多條件要求較高或較為昂貴的檢查項目無法開展,對肺部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方法很有限。痰脫落細胞學檢查診斷技術具有經濟、簡便、無痛苦、快速、準確等優點,不需要貴重儀器,適合在基層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12]。
除制片質量因素外,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痰細胞學陽性率的提高,作者通過工作實踐總結了以下2點:(1)留取痰液不合格,不是真正支氣管分泌物或肺深部痰,有些甚至是帶有食物碎屑的唾液,鏡下只有鱗狀上皮細胞,要獲得合格痰液有賴于臨床醫生和護士對患者的指導和教育。樹立高度的責任心,認真詳細講解痰標本的正確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項。(2)痰液送檢及處理不及時,在采集標本時要求痰液新鮮,30 min至1 h送檢及處理,不然極易引起褪變,但實際工作中往往是早上送檢的痰標本等到下午連同胸、腹腔積液等其他標本集中成批處理、制片,這樣導致細胞發生自溶,結構不清,或者涂片中有癌細胞,但由于數量少或癌細胞異型性不明顯,而誤診為陰性。這2種情況造成的假陰性不是真正的陰性,應避免,而且可以避免[13]。
所謂假陰性是指肯定為肺癌的病例,在送檢標本合格的條件下,多次細胞學檢查均未發現癌細胞。本研究結果發現,有20%的肺癌病例痰涂片的確無癌細胞,即使痰液合格,處理及時,多次重復檢查,認真負責閱片,仍然是陰性。這是由于肺癌晚期,隨著腫瘤長大,支氣管腔逐漸變狹小,尤其是外周型肺癌,當腫瘤達到一定體積后狹小的支氣管管腔很容易發生閉塞,使脫落的癌細胞無法隨痰排出,造成假陰性。我國細胞學檢查的病例,相當一部分是中晚期肺癌,所以細胞學陽性率總是在70%~80%,很難提高。這種陰性是細胞方法上的局限性,非人力所能解決的。為及時確定診斷,應積極考慮作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以彌補脫落細胞學的局限性[13]。
[1]田玉旺,邢宜,朱紅艷,等.痰細胞處理液在痰液標本診斷肺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1):1468-1473.
[2]林靜,岑玉蘭,莫麗芳.液基細胞學在痰液脫落細胞診斷肺癌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2):121-122.
[3]王萍,李二虎,郭玉娜,等.痰沉渣采集量在肺癌診斷中的作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2):244-245.
[4]劉光華.液基與常規細胞涂片在痰脫落細胞中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保健營養,2012(8):2508-2509.
[5]陳蓉,蔣春樊.簡易液基涂片技術在痰液檢查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0):48-49.
[6]李艷,陳建萍,何蓉.薄層液基細胞學技術在痰脫落細胞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江西醫藥,2013,48(2):164-166.
[7]張新新,付紅霞,李艷麗.液基薄層制片術在痰液細胞學檢查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12.
[8]劉英欣,王躍春.痰液基細胞學聯合CT對早期肺癌的篩查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5):1092-1093.
[9]劉月香,白威,常芳,等.痰脫落細胞學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及影響因素[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7):960-961.
[10]劉漢忠,張平安.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中不同樣本的細胞保存液配制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2):128-129.
[11]廖玉貞.液基細胞學檢查結合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36(3):406-407.
[12]葉關華,方慶全,傅杭州.細胞學檢查在基層醫院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44-45.
[13]馬中正,闞秀,劉樹范.診斷細胞病理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58-15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36
B
1009-5519(2015)19-2978-02
2015-07-22)
楊建峰(1981-),男,安徽亳州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外科病理學工作;E-mail:yldts55.lov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