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梅,李潔源,陳 渺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528000)
個性化護理對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效果分析
唐少梅,李潔源,陳 渺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528000)
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對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132例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6例。對照組患者行傳統的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個性化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疼痛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腰背疼痛評分及切口疼痛評分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舒適程度,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個性; 心臟起搏器,人工; 護理工作; 焦慮; 抑郁
心臟起搏器是通過發放一定形式的電脈沖,刺激心臟,使之激動和收縮,模擬正常心臟點活動的形成和傳導,進而治療某些心率失常導致的心臟功能障礙[1]。心臟起搏治療是心律失常介入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2]。起搏治療通過糾正心率和心律的異常、左右心室的協同收縮,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病死率[3]。然而心臟起搏治療屬于有創治療,會提高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而加強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32例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6例。觀察組中男37例,女29例;年齡41~79歲,平均(53.4±11.8)歲;病竇綜合征20例,房室傳導阻滯19例,心率減慢17例,長QT間期綜合征10例;單腔置入起搏器31例,雙腔置入起搏器35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42~79歲,平均(54.1±10.7)歲;病竇綜合征21例,房室傳導阻滯18例,心率減慢15例,長QT間期綜合征12例;單腔置入起搏器29例,雙腔置入起搏器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臟起搏治療適應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常規護理方法,加強基礎護理,做好術前評估,保證充足睡眠,如有問題則對癥處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個性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手術相關事宜,介紹責任醫生及責任護士,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患者常因手術而產生緊張、焦慮恐懼心理,使其情緒不穩定,此時應采取積極的心理護理,講述該手術成功案例,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適當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舒緩情緒、放松心情對穩定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具有一定作用。做好術前的健康教育,對疾病及治療措施的無知是導致患者心理焦慮的重要因素[4]。因此,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影像資料等科普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自我認知水平,提升患者及其家屬治療的依從性。加強人文關懷,囑患者家屬幫助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其精神負擔。術前協同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各項檢驗、檢查,做好備皮。
1.2.2 術中護理 患者送至手術室后以親切的語氣與其進行溝通,排解其內心的焦慮、恐懼,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建立靜脈通道,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精確給藥,做好記錄。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率、心律、脈搏、血氣、神志、表情、意識、皮膚溫度等,如有不適,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1.2.3 術后護理 術后應加強患者的心電監護,密切關注患者心電圖的變化,注意判斷電極位置、起搏信號是否正常。當起搏頻率低于自身心率時,應注意判斷是否有干擾存在,進而進行相關處理。如患者一般情況尚可,則可采取肌肉放松訓練,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注意保持病房內的安靜,在責任護士指導下進行。囑患者握緊左手持續8 s,體會肌肉收縮的感覺,后松開左手,體會肌肉舒張的感覺。按照此方法依次進行左右手、左右臂、左右肩、頭頸胸背部、腹部、臀部、下肢等肌肉群的收縮和舒張,以達到放松肌肉的目的。注意患者的休息和運動相協調。平臥6 h后,可左側臥位或半臥位,改變姿勢[5]。術后2 d,可視患者一般情況進行下床活動,改善血液循環,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加強對患者的生活指導,告知起搏器置入后的注意事項,避免造成對其干擾,加強自我管理,每天監測心率、脈搏,如有異常則應就診。告知患者定期復查,以及時發現不良隱患并給予相關處理。
1.2.4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疼痛評分情況。SAS、SDS評分采取本院自制SAS、SDS評估量表,包括10個條目,每個條目6級評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狀況越差。疼痛評分采取本院自制疼痛評估量表,主要評估患者腰背及切口疼痛情況,共7級評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狀況越欠佳。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 SAS、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 6.742、7.26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SAS評分 SDS評分66 66 t P --58.24±2.96 44.38±3.62 6.742<0.05 62.66±4.87 49.61±5.03 7.262<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感染、心律失常、心功能減退等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腰背疼痛評分及切口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72、3.681,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腰背疼痛 切口疼痛66 66 t P --6.02±1.03 4.82±1.06 3.772<0.05 5.96±0.72 4.77±0.83 3.681<0.05
目前,全世界已有近幾百萬人接受了起搏治療,近幾年我國植入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逐漸增多,且植入起搏器的種類逐漸向生理性起搏器過度[6]。心臟起搏已從單純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擴展到治療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領域,對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7]。起搏器的儲存功能和分析診斷功能的完善,對心律失常的診斷和心臟電生理的研究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心臟起搏器治療術后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礙等并發癥,因此,加強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是起搏治療效果的后續保障。
接受起搏治療的患者,其心理狀況大多較健康者水平低,常表現為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8]。其原因可能為患者對起搏治療不僅了解,擔心日后的生活受到影響。通過個性化的護理服務,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解答患者所需要了解的內容,消除其不良心理。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使患者的安全感得以增加,對自身疾病的治療更有信心[9]。通過肌肉緊張松弛練習,既緩解肌肉長時間固定姿勢的疲勞,又得以放松患者緊張、焦慮心情,并且也有益于腰背及切口疼痛的緩解。通過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極大地發揮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主觀能動性,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針對患者整體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使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得以提升[10]。不僅如此,個性化護理措施對于并發癥的防治也有明顯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腰背疼痛評分及切口疼痛評分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性化護理對于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作用顯著。
綜上所述,對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舒適程度,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1]馮艮嬌,羅思妮,楊滿青.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調查與分析[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2,18(6):632-633.
[2]李友愛,鄧育芬,黃瓊意.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患者焦慮、抑郁狀況與其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6):140-142.
[3]李國春,文鋒華,方麗,等.集束化護理預防ICU病人非計劃拔管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0A):3131-3132.
[4]何水云.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情緒障礙及心理干預研究[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3,3(1):85-86.
[5]胡小花,錢慧麗.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護理干預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11(8):104-106.
[6]段霞,龔美芳,朱蓓蓓,等.心臟起搏器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預防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0):1227-1230.
[7]譚利,李軍,龍海燕,等.整體護理對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患者的作用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3,8(6):750-753.
[8]曾偉,張宇,姜寶法.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4(10):995-999.
[9]van Eck JW,van Hemel NM,Kelder JC,et al.Poor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 for chronic cardiac pacemaker therapy[J].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8,31(4):480-486.
[10]唐利平,覃淑英.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護理及健康指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5):206-20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43
B
1009-5519(2015)19-2992-02
2015-07-28)
唐少梅(1975-),女,廣東三水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各類心臟介入手術配合護理工作;E-mail:12709902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