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陳曉斌,鄒 瑜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貴州安順561000)
情境與案例教學法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趙 麗,陳曉斌,鄒 瑜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貴州安順561000)
目的分析研究情景與案例教學法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情況,旨在提高社區護理教學水平,培養可以滿足實際需求的護理人才。方法根據自愿原則,隨機選取該校2011級護理專業學生47人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學生的意愿將其劃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21人,采取傳統教學方法;試驗組26人,采取情景與案例教學法。然后通過加利福尼亞評判性思維傾向調查問卷與理論考核的方法對2個小組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與比較。結果授課后,試驗組學生在評判性思維自信心、系統化能力、開放思想、尋找真相等方面及總分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理論考核平均得分[(94.83±0.91)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1.42±1.18)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情景與案例教學法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實踐技能,滿足當前社區護理的實際需求。
病案; 角色扮演; 社區保健護理; 教育,護理;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
近年來,案例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作為新型教學模式逐漸被引入到國內醫學院的護理教學中。為更好地提高社區護理教學水平,本研究以《社區護理學》中的教學內容為例,對傳統的社區護理教學方法和情景與案例教學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自愿原則,隨機選取本校2011級護理專業學生47人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并根據學生意愿將其劃分為對照組21人和試驗組26人。兩組學生年齡18~21歲,均為女生,均已完成了專業基礎課程與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其學習成績無明顯差別。同時,兩組學生所使用的教學大綱、教材相同,在教學進度、學時、授課教師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1.2.1.1 傳統教學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法。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課堂上也是以教師講課為主,為學生講授第九章中所涉及的一些難點與重點內容[1]。
1.2.1.2 案例與情景教學法 對試驗組學生采用案例與情景教學法。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然后根據護理的相關標準與要求進行角色扮演與情景模擬,具體的則以《社區護理學》的教學為例。(1)案例的準備:情景教學法以真實的案例為基礎展開,因此,案例的準備與設計是實現情景模擬的重要步驟。而案例教學方法則是將問題作為中心,對于問題的設計有很高的要求。部分學者認為,在選擇案例的時候必須聯系《社區護理學》的教學大綱與具體教材內容,因此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要求:首先,所選案例必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師選擇的案例要與臨床護理工作、臨床護理教學的相關要求相符,滿足教學要求的難點與重點,并可以彰顯出社區疾病護理的特點與要素;其次,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在選擇案例時,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典型的、且貼合實際的真實案例,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該類疾病患者護理的一些新興技術與護理發展進程;再次,教師所選的案例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這樣才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2]。教師在進行案例編寫的過程中必須要參考臨床的實際情況,并且在上課的前1周將完成的情景案例發給學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準備工作。(2)情境的設計與模擬:在進行情景模擬的時候需要比較逼真的環境與場景,這可以增加真實性,更加生動。因此,要根據具體的案例需求來設計情景,選擇合適的模擬空間,如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實驗室和社區居委會等相關場景。而且學生也要根據不同的案例分別選擇飾演不同的角色,如居委會成員、社區護士、患者家屬與患者等。無法參演的學生則可以充當評議員,對所有學生的參演情況進行評價,并總結各個模擬中每名學生的缺點與優點。所有學生都要根據案例與情景模擬場景的需求準備相應的服裝與模具等道具,盡可能地增加場景模擬的真實性,保證模擬可以順利進行[3]。(3)角色扮演:由于教師會在1周前將案例發給學生,因此,所有試驗組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均要利用課余時間做充分的演練,并熟練掌握各個角色所需要的知識并能進行比較熟練的口頭表達。在上課期間,根據案例需要的角色數量將26個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然后采取家庭訪視的辦法進行社區整體護理。充當“護士”角色的學生要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發現與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健康問題,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特點與表現提出相應的護理計劃,同時為其做出正確的保健指導。充當“患者”角色的學生則要下意識地找出更多問題,提出更多疑問,讓“護士”給予相應的解釋與回答。每個小組的學生模擬結束之后可以進行自由發言討論,對各自的角色進行點評與交流[4]。最后再請教師為小組的模擬情況進行總結。
1.2.2 問卷調查方法 利用加利福尼亞評判性思維傾向問卷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在調查前,教師要為學生說明問卷調查的目的,并要求學生匿名填寫調查問卷,同時要求學生真實、完整作答[5]。然后再由教師當場收回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問卷47份,回收47份,有效率為100%。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認知成熟度、求知欲、評判性思維自信心、系統化能力、分析能力、開放思想與尋找真相7個方面[6]。每個方面的調查都包含10項內容,總分70~420分,根據Likert6的分制評判標準,6表示非常不贊同,1分表示非常贊同。若得分大于或等于350分,那么則表示該學生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很強;若學生得分在280~<350分,那么表明該學生具有正性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若學生的得分在210~<280分,那么該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若學生得分低于210分,那么該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為負性的[7]。
1.2.3 理論考核方法 兩組學生在參加完彼此的課程之后要參加統一命題的關于基礎理論的相關考試,所有考卷均有授課教師按照相同的標準批改,滿分為100分。之后再對兩組學生的得分情況進行統計與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授課后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 授課后,試驗組學生在評判性思維自信心、系統化能力、開放思想、尋找真相及總分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對照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平均得分為(81.42±1.18)分,明顯低于試驗組的 (94.83±0.9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t=9.83,P<0.01)。
表1 兩組學生授課后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授課后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n 認知成熟度 求知欲 評判性思維自信心系統化能力 分析能力 開放思想 尋找真相 總分對照組試驗組21 26 t P --42.64±3.92 43.28±2.85 9.643>0.05 44.83±4.13 47.32±3.24 11.864>0.05 39.13±3.24 46.52±2.94 12.746<0.01 37.29±3.21 43.14±2.81 7.846<0.01 42.33±2.43 45.35±2.14 11.324>0.05 41.64±2.63 44.57±2.54 8.645<0.01 36.34±3.41 40.29±2.64 7.328<0.01 289.34±10.94 301.13±10.42 10.168<0.01
情境與案例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與現實相似的工作環境,而且還在角色扮演中設定了“患者”這一角色,給予了學生更長的反應時間,允許學生犯錯,為其營造了一種積極樂觀的學習氛圍。在實施該教學方法時,學生可以對相同的場景進行多次模擬與練習,從而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與熟練程度,同時還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除此之外,試驗組的學生在進行角色設計與扮演的時候還可以對真實的臨床工作情況進行體驗,減少臨床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不適,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實際操作中[8]。
3.1 情景與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判定性思維能力 在參與情景與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擬定相應的護理計劃,明確自己的護理學習目標,并且應用相應的專業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改正。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并達到運用自如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臨床判斷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等[9]。情景與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對實際的社區護理情景進行模擬,在模擬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自信心、評判性思維與知識等方面產生不同的影響。學生可以在情景模擬的條件下充分展現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增加相應學科知識的積累,學會從多位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判定性思維能力水平[10]。
3.2 情景與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水平與合作能力水平 在進行情景模擬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案例設置出不同的臨床情景,并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要進行仿真模擬,與其他人物進行相應的溝通與交流,此時,學生的溝通水平就會得到明顯提高[11]。同時,情景與案例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活動技能與團隊合作能力方面,也有顯著效果。在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名學生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其中,這樣就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與合作,其中包括模擬練習、臺詞設計、分配角色與查找資料[12]。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與精神。
根據現代護理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新要求,情境與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十分必要。社區護理教學的相關要求必須與國內、國際上的最新需求相結合,讓每一名學生都對社區護理有一個更加真實、全面的了解。情境與案例教學法可以有目的地選取一些具有真實性的生動案例,并組織學生進行分析、思考、交流與討論,加深學生對社區護理學相關知識的掌握與理解[13]。
綜上所述,情景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可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并理解社區護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而且還可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水平與評判性思維能力與自信心,幫助學生開放思想、尋找真相,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其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水平,滿足現代社區護理的新需求。
[1]胡曉燕.淺談社區護理教學中師生互動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保健營養,2013(3):1441.
[2]鄭濤.淺談在護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廣泛應用[J].新課程,2013(12):76.
[3]呂穎,王瑋,楊汝征.新醫改形勢下高職院?!渡鐓^護理》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護理研究,2013,27(2):563-564.
[4]姚志翠,黃向敏,張燕,等.在社區護理教學中開展護理評判性思維教學的實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4,26(5):108-110.
[5]王桂敏,張新宇,尹兵.情境模擬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1):516-519.
[6]朱潔,劉翠梅,王愛紅.研究性學習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4B):1286-1288.
[7]Kirwan A,Adams J.Student′s views of enquiry-based learning in a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ule[J].Nurse Educ Today,2009,29(4):448-455.
[8]陳方紅.案例教學法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討論[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8(5):64-66.
[9]盧小春.構建欠發達地區社區護理實踐情境模擬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8):70-71.
[10]孫水英,黃學英,董翠紅,等.情境教學法在《老年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11C):3091-3092.
[11]王卉,鄧述華,萬巧琴,等.標準化家庭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94-96.
[12]雷蓉,趙莉,龍霖,等.病案導入——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4):2923-2925.
[13]王卉,鄧述華,萬巧琴,等.標準化家庭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94-9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61
B
1009-5519(2015)19-3027-03
2015-04-23)
趙麗(1981-),女,貴州安順人,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及社區護理、護理禮儀教學工作;E-mail:zhaoli04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