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珠
摘要:本文擬從經濟現代化的角度出發,論述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對現代化發展的反思,以及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方向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化 民族地區 現狀 問題 建議
一、現代化及其涵義
現代化研究的權威人士塞繆爾-亨廷頓于1976年對現代化的理解如下:“現代化是將人類及這個世界的安全、發展和完善,作為人類努力的目標和規范的尺度。現代化意指社會有能力發展起一種制度結構,它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挑戰和需求。”
現代化已經促使全球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既有物質財富的極大增長,又有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共同的進步與豐富。然而物極必反,在人類已經步入21世紀的今天,現代化進程在各國并不平衡,尤其是在后起現代化國家中更面臨著一系列嚴重挑戰,如貧富懸殊、環境惡化、拜金主義、精神空虛、犯罪率上升乃至社會政治動蕩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正處于現代化進程中國家的發展。事實上,現代化發展的不平衡還集中體現在同一個國家內部的不平衡性。因而,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面臨著全球現代化浪潮的>中擊的同時,也受到來自國內對于不同程度的現代化要求的壓力。
二、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現代化中的遲發展是相對于早發展而言的。現代化作為個世界性歷史進程,是一個社會整體的結構性變遷過程,在此之中,所有國家、民族與地區都將在現代化中重塑自己,走向未來。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基本國情、區情決定了它們走向現代化的時序與空間結構不盡相同。
正是因為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和其他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存在差距,因此這種差距擴大條件下的多種社會轉型導致民族地區可能同時進行不同的社會跨越,從而極大地加劇了其現代化任務的艱巨性。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這一背景條件也可能更有利于民族地區的發展。從實現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多重梯級差距對民族地區是有利的。當整個中國社會經濟自身發展及其環境因素積累達到了相當的程度,這樣相對區別的社會經濟系統間的差級,是民族地區發展的巨大潛在勢能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民族地區越來越在深層次融入中國“主流文化”,這就為民族地區的現代化提供了一種自覺動力因素。
三、民族地區現代化如何發展
現代化始終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在現代化因素在擴散的同時,少數民族也不斷面臨選擇。只有把少數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和外來的現代性因素相結合起來,實現民族地區社會與文化的轉型,才能真正培育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的內生力。為此,我們應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在實踐中注意社會諸因素的協調,以尋求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的健康發展。
第一,要注意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什么未能有效促進區域發展與當地民族發展?固然,經濟基礎確定上層建筑,但也不能忘記,經濟是一定一艘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運行的,社會規律同樣是決定人類命運與前途的另一只看不見的手。我們要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就不能不關注社會發展,通過社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與環境。特別是在重要項目建設上一定要與當地實際結合,關注當地民眾的需要,構建合理的模式。只有這樣,這些項目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區域與民族地區發展的動力。
第二,要注意區域開發與民族發展的結合。民族地區開發一定要高度重視民族與民族的關系,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協調民族關系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只有在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發展意愿與文化,協調與平衡經濟利益,才能真正推進民族發展。
第三,外力與內力發展結合。我們要將內力發展與外力發展相結合起來,在外力介入的條件下,要優先發展民族地區特色產業,比如北方民族地區的畜牧業和乳制品加工業,南方民族地區的特色種植業等。在發展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民族地區原生文化
第四,固邊與富民的結合。少數民族多聚集于邊疆地區,之前的民族開發中,著眼點一直都放在固邊上,而相對忽視了富民、民眾素質與生活質量的提高。事實上,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沒有邊疆穩定,也就談不上提高勝過質量。但只有穩定還不夠,只有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及文化科技知識,提高民眾素質,邊區才能真正做到長治久安。
第五,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在現代化研究中,有不少人把傳統與現代對立起來,把傳統看作現代化的主要阻力,認為傳統文化都是封建迷信。事實上,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離開了傳統,現代化將失去個性與重要的動力。特別是現在我國大力提倡民族地區發展旅游業,這樣既能帶動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宣傳了民族地區獨特的傳統文化和民俗。只有把現代與傳統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外在動力向內在動力的轉移,使少數民族地區真正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為,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的緩慢,正是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它客觀地決定了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的邏輯起點與模式選擇。正是由于民族地區現代化發展的落后性特征,促使我們只有正確對待遲發展及其效應,才能真正克服發展中的困難,使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實現傳統與現代化的整合,培育發展的內生力,走上良性發展之路,最終實現民族地區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