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浩
摘要: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城市綜合競爭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文化創意產業具有知識密集性、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對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仍以粗放型增長模式為主的新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更有其獨特的意義。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新疆 經濟發展
一、緒論
近年來,新疆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加強。但與此同時,由于新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導致其環境污染水平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疆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優勢,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依靠投入大量的人、財、物來實現的,其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走的是資源開發型粗放式發展模式,產業結構十分不合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較低,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低、經濟效益低和資源配置效率低。
新疆干旱少雨,戈壁荒漠占土地面積比重超過60%,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對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較差,這成為制約新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而新疆目前仍然以粗放式的增長方式來實現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其結果只能導致國民經濟整體素質更加低下,最終會導致資源的嚴重消耗和浪費、經濟結構的失衡加重、經濟效益的逐漸下降以及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等問題,從而使得經濟的快速發展受阻。因此,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新疆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充分利用現代的人力資本,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從而實現新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新疆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推動城市競爭力的提升
目前,決定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主導因素正由資本、資源等經濟優勢轉向人才、制度、環境、創新等文化創意優勢,可見文化創意產業在增強城市競爭力和發展后勁中具有越來越強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能以其強大的產業附加值及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使整個城市增值,并以其巨額的利潤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而它所催生的城市新環境,又加快了人才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動速度,從而大大提升了現代城市的集聚和擴散功能,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競爭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加快新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新疆目前以第二產業為主,其經濟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增長為主,資源利用率低,不利于新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新疆必須優化產業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文化創意產業屬于第三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助于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能逐步改變經濟增長對傳統工業依賴過大的狀況。同時,由于第三產業比重上升,越來越多的資源由低效率區向高效率區流動和轉移,由傳統產業流入文化創意產業,從而加快產業的結構調整的步伐,而且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也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此外,借助文化創意產業知識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的特性,可將新疆經濟的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
(三)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改造,進而帶動新疆經濟的整體增長,促進全民共同富裕。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導致了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形成,由集群理論可知,集聚區由于集群效應會產生一種集群競爭力,而這種集群競爭力可以提高整個區域的競爭力,帶動區域內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創意產業屬于邊緣產業,是現代科技、現代制造業、知識產權行業等與創意產業的融合,它本身也可以成為其他產業的投入要素,就使得它具有廣泛的產業關聯性和很大的產業跨度,滲透性、整合性強、橫向延伸廣,可以融入到許多產業部門,進而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改造。新疆文化創意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文化創意優勢。新疆應努力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形成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改造,進而帶動新疆經濟的整體增長,促進全民共同富裕。
三、結論
文化創意產業以創新和創造為核心,強調知識、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注重提高產品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強調知識、智慧與靈感的作用,它具有文化和創新的二向性特征,以及高滲透性、規模報酬遞增、正外部性和高附加值性等特征。由于它的那些特性,使得它對于新疆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它不僅能促進經濟增長、產業結構高級化,而且還可以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帶動其它產業發展,同時也能產生心理層面的共同意識與塑造城市整體意象。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承受能力差。同時,新疆自然資源豐富,因而近幾年來一直以資源優勢來拉動經濟的發展,走粗放型經濟增長之路,這極不利于新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對于新疆這個以粗放型增長方式為主的省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應努力改變新疆經濟增長方式,大力利用人力資本,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新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