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規避企業風險,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被逐漸確立,企業實行內部控制已越來越成為促進企業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自我國頒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對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構建、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等問題作了詳細的分析和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企業 內部控制規范 實施研究
隨著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日漸復雜,各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加大,企業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發展起來,就需要不斷地規范企業的管理工作,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企業在激烈競爭條件下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能夠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能夠使企業在市場金融變化中獲得穩定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依據,能夠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確保企業各項經濟活動能夠正常有序開展,對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構建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保護自身資產不受侵害以及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安全性而實行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企業的內部控制規范是由《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來共同構建的,通過內部控制規范的構建來減少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促進企業的發展[1]。
二、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實行的時間較短,在實行過程中雖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世界上先進的內部控制管理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國企業普遍存在對內部控制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足的問題,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未被很好的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標準不統一,內部控制程序不規范,或是建立起了內部控制相關制度,但卻沒有進行具體落實,造成制度的執行力不強,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內部控制實用性和效益性不強。我國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時,未充分考慮內部控制的實用性和效益性,未結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具體的內部控制規范實施細則,造成內部控制規范的可操作性不強,實用性不高。再者,作為企業內部實施控制原則重要組成部分的成本效益原則,其要求內部控制實施成本與經濟效益之間需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全面權衡效益,但就目前來看,部分企業效益權衡能力不強,經常出現內控環節較多的問題,造成內控資金的大量流失,內部控制效益性不強。
3.缺乏系統整合實施控制意識,內控風險意識不強。就目前來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仍以模塊實施為主,主要針對某一特殊領域或某一特殊業務環境等實施,缺乏系統整合實施控制意識,使得研究缺乏綜合性和普遍性。建立內部控制需要遵循綜合、全面性原則,對企業整體的經營活動進行系統、全面控制,但實際上部分企業對內部控制全面性認識仍較為欠缺。再者,雖然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能夠認識到企業內部控制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改革中只注重強調組織結構改革,卻忽視了跟進和不斷強化控制方式,這就造成企業的管理中存在潛在的管理風險,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以及穩定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二)解決對策
1.提高重視程度,制定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不斷強化員工的歸屬感。加強與員工的交流、溝通,以此來推動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適合企業管理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對企業各部門職務進行系統劃分,規范企業的內部稽查制度;其次規范企業的作業程序,制定詳細的工作目標,明確內部控制的相關標準,并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考核,保證企業各部門以及企業員工能夠按照企業的相關標準規范的完成各項工作,實現企業預定的工作目標;再次是嚴格按照企業相關規定運用電算化技術對企業資金進行核算、統計工作,并能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按照相關制度要求,進行會計數據安全性的保護工作,確保企業會計數據的安全性;最后是將企業的內部控制逐步落實到企業的每個生產經營活動當中[2]。
2.注重實施的實用性和效益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要根據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做出適當調整,不斷將其與各項企業制度進行整合,充分考慮內部控制規范實施成本支出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不斷對實施細則上的措施進行調整,定期檢驗實施效果,權衡效益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相關懲罰責任制度措施來加快內控規范的實施,以取得的更好的實施效果。
3.加快各項企業制度與實施過程之間的整合,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需要與各項企業制度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協調各項制度之間的關系,來實現內部控制規范的有效實施。據目前來看,大部分企業已建立并健全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如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營銷管理制度等。因此,在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時,應處理好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與各項企業管理制度間的關系,加快各項企業制度與實施過程之間整合的進程。再者,提高企業的抗經營風險能力,不斷加強資產風險管理工作、信息系統風險管理工作,進行風險評估,以提高企業綜合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的在激烈市場環境下的市場競爭力[3]。
三、結語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決定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能否生存下來的重要條件。倘若企業內部控制規范不能有效實施,會使得企業會計信息失真,造成企業經營風險的發生。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對于抵抗企業經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應正確認識內部控制規范實施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逐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和規范的實施,增強企業抵抗經營風險的能力,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偉.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機制研究[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2,02:75-80.
[2]李彥.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J].會計之友,2013,01:89-92.
[3]陳永宏,姚剛.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研究[J].商業會計,2010,01:36-38.
作者簡介:孫瑋芳,供職于雙峰格雷斯海姆醫藥包裝(鎮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