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青,周棄粕,鄧建平,王 正
·經驗交流··短篇論著·
新余市五類人群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知曉率調查分析
熊 青,周棄粕,鄧建平,王 正
結核病;防治知識;新余市;知曉率調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27個耐多藥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結核病年發病人數約為130萬,占全球發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僅為57%,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1]。結核病也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提高全人口的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是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的重要工作目標之一,群眾結核病知曉水平提高,可以促進一個地區的肺結核患者發現水平和治療效果,減少傳染和發病,最終達到控制結核病的目的。我國2011年發布的《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中明確要求到2015年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應達到85%[2]。為了解新余市不同人群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現狀,為有效地開展結核病健康促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我中心于2014年3-6月對全市五類人群的結核病防治5條核心信息知曉情況開展了現況調查。
1.1 調查對象 年齡在15~65歲的城鎮或農村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戶籍在本地或戶籍不在本地但居住超過半年以上者。
1.2 方法 (1)抽樣方法:本次調查采取系統分層抽樣方法。在全市2個縣(區)隨機抽取2個鄉鎮/街道,在每個鄉鎮/街道整群抽取40戶家庭登記摸底,作為普通公眾的調查對象,每縣(區)各抽取一個綜合性醫院,隨機調查100醫務人員以及100名結核病患者,每縣(區)各抽取一個中學,隨機調查100名教師以及100名學生。(2)調查方法:由各縣(區)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接受過專門培訓的公共衛生人員作為本次調查員,采取使用統一的調查問卷以面對面詢問的方式對調查對象開展調查。(3)質量控制:本調查采取市級疾控中心全面負責質量控制工作、縣級疾控中心負責各自范圍內的質量控制工作的分級負責制。為減少調查誤差,筆者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例如,調查前不允許針對調查點、調查對象開展突擊性宣傳活動;單獨、回避原則:調查員與調查對象在其他調查對象無法聽清其交談內容的地點進行調查,避免調查對象間的相互影響;調查者在對被調查對象進行詢問時不得暗示、誘導調查對象做出回答,以求得到客觀、真實的資料;調查對象的回答模棱兩可或含糊不清時,通過改變詢問方式來獲得明確答案;調查完畢及時檢查問卷項目,保證調查項目填寫完整。根據樣本量的計算,應調查1 000名不同人群,實際調查1 012名。(4)調查內容:①肺結核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②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懷疑得了肺結核;③懷疑得了肺結核,應到縣(區)級結防機構接受檢查和治療;④在縣(區)級結防機構檢查和治療肺結核,可享受國家免費政策;⑤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2]。調查內容為以上5條核心信息。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WHONET 5.5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1 012名調查對象中,結核病患者200名,醫務人員200名,學生200名,教師200名,普通公眾212名;文化程度以初中程度比例最大,占42.1%(426/1 012);農村戶籍的調查對象為63.5%(643/1 012)。
2.2 5條核心信息知曉率 以總知曉率=正確回答核心信息條目數/核心信息總條目數×100%計算。調查對象總知曉率為66.8%(3 378條/5 060條),其中結核病患者知曉率為76.2%(762條/1 000條),醫務人員知曉率為80.5%(805條/1 000條),學生知曉率為58.9%(589條/1 000條),教師知曉率為67.8.0%(678條/1 000條),普通公眾知曉率為51.3%(544條/1 060條),普通公眾知曉率為最低,醫務人員知曉率為最高(χ2=223.73,P<0.01)。見表1。
2.3 不同人群核心信息知曉率 60歲以上人群核心信息知曉率較低,而20歲到40歲人群知曉率較高;隨著文化程度的增加,核心信息條目總知曉率也隨之增高;城鎮人群比農村人群知曉率高(χ2=288.17,P<0.01)。
2.4 5條核心信息知曉條數分布情況 1 012名被調查者中答對3條核心信息的占36.6%(370名)、答對4條占32.2% (326名),答對5條的占13.3%(135名),答對2條、1條和全部答錯的分別占10.9%(110名)、6.8%(69名)、0.2% (2名)。

表1 2014年新余市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知曉率調查情況
2.5 5條核心信息分別知曉率 每條核心信息知曉率=答對人數/調查人數×100%。調查對象對“國家肺結核免費診療政策”的知曉率最低,占51.3%(519名),其次為“定點檢查和治療機構”、“結核病治愈情況”的知曉率分別為57.1% (578名)和61.6%(623名);而對“肺結核傳染途徑”、“肺結核典型癥狀”的知曉率較高,分別為84.5%(855名)和79.3%(803名)。
結核病健康教育是整個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結核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它是以控制結核病為目標的專業性社會教育活動,通過結核病健康教育,促進人們了解結核病防治知識,認同教育內容,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有利于結核病控制策略的落實,增強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全民整體健康水平,達到控制結核病的目標[3]。本調查以《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中的5條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作為知曉情況的計算依據,上述信息是眾多結核病防治信息中最簡單、最實用、最容易被公眾接受的信息之一,也是與結核病防治工作密切相關的主要核心信息,能比較全面地反映調查對象的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水平[4]。本調查顯示我市公眾5條核心信息總知曉率為66.8%,與《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中制訂的到2015年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85%的目標相差甚遠,仍需進一步調整健康促進策略、改進宣傳方法、擴大宣傳覆蓋面,才能實現最終目標。
本調查結果顯示,影響5條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率的有職業、文化程度和年齡等主要因素。農民、學生和普通公眾的知曉率水平均較低,文化程度低者的知曉率相對較低,而全國結核病監測信息管理系統也表明我國結核病發病數仍以農民、老年人居多,這與人群經濟生活狀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人體免疫力水平密切相關。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缺少必要鍛煉,生活環境又相對封閉,也極易受結核病侵擾,近年來國內也時有學校結核病暴發疫情發生。上述資料表明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活動應以上述重點人群為突破口,再普及全社會人群[5]。新余市過去雖然開展過不同形式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但多為面向患者進行宣傳,對全人群的宣傳開展一般只在世界結核病防治日的特別日子進行宣傳,宣傳次數較少,其效果欠佳。人們有病到“大醫院”去治療的思想根深蒂固,多數人不認為或不知道結核病防治機構能承擔預防和治療結核病的職責。
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中涉及的結核病防治信息共計35條[6],如果全部進行宣傳灌輸,信息量太大,公眾一下難以接受,宣傳效果也不佳。因此,針對不同目標人群,應有針對性地開展相對應的信息傳播,但對普通公眾來說,只需掌握核心信息即可。本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對“國家肺結核免費政策”“肺結核定點檢查治療機構”核心信息的知曉率較低,表明公眾對不同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掌握程度有差別,提示在今后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時要抓住重點核心信息,力求簡單、準確,避免長篇大論,泛泛而談。從目前國內一些結核病防治工作人員開展的有關普通公眾從獲取結核病防治知識的渠道、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的樂意接受方式調查中可得到,普通公眾更易接受的獲得結核病防治知識的途徑為微信朋友圈、身邊人的告知、相關網站等,因此,結核病健康促進活動應形式多樣,有針對性地傳播當地群眾知曉率不高的信息[7-8]。同時,醫務工作者也要對結核病防治健康促活動效果及時進行評估,監測知曉率的變化和規劃目標的差距,以便進一步調整和改進健康教育策略。
[1]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Z]. 2008:81-86.
[2] 田本淳,孟憲鵬,呂書紅,等.2006年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知曉情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6): 409-412.
[3] 黃欽,何旺瑞.健康教育在結核病控制中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10):923.
[4] 成詩明,簡學武,楊華林,等.行政干預和健康教育對提高肺結核病例發現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8):569-572.
[5] 劉劍君,么鴻雁,劉二勇.我國結核病疫情與社會經濟因素的關系[J].中華流行病行學雜志,2004,25(12):1032-1034.
[6]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報告[Z].2006:1-130.
[7] 何廣學,于蘭,周林,等.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社會評價試點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1):45-46.
[8] 韓暉,徐海濤,張金榮,等.武漢市涂陽肺結核病人的危險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雜志,2006,10(4):348-350.
R521
A
10.3969/j.issn.1009-0754.2015.06.035
2015-01-05)
(本文編輯:王映紅)
338000 江西新余,新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