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沖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國有企業對其原有的體制進行了改革,但是在國有企業的改制中,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卻無法得到全面的維護。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就如何規范國有企業的改制維護企業職工權益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完善有關法律規范、進行立法、健全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方案,維護國有企業改制后的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國企改制;職工權益;法律保護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發展需要,國有企業進行了改制,雖然體制改革后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使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強了企業活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特別是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全面的保障,出現了社會保障得不到落實、民主政治權力無法落實等問題,為了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實施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國企改制后企業職工權益法律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規范體系的問題
國企在改制中,維護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是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最基本措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發揮其職能[1]。主要原因有:
1.法律規范原則多,不明確。現有的有關職工權益保護的法律規定過于廣泛,條理不清晰,在執行時沒有具體的依據。
2.法律規范間相互矛盾,不統一。從國企改制中企業職工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內容來看,很多條款都相互矛盾,時常發生沖突。
(二)職工權益保護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
法律規范體系尚且存在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造成國企改制后企業職工權益無法得到有效維護的因
素有:
1.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規范較晚。更不用談諸如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等其他的相關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發展與完善的艱辛。
2.社會保險制度建立后,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國企改制后,很多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不參加社會保險,或者謊報、瞞報繳費基數,甚至挪用職工繳納的社保費用。這些老國企由于歷史原因,很多職工文化程度偏低,繳納社會保險的意識差,沒有強烈的維權意識。個別企業利用這一漏洞,直接不給職工辦理保險,侵害了職工的權益。
3.國企改制后的組織機構不規范。很多企業在改制后就不再建立工會制度,企業基層民主制度成了面子工程,企業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決策不公開、不透明,職工的民主政治權力無法落實,職工沒有了表達思想的渠道,信息得不到傳播,職工的基本權力都沒有有效的保障[2]。
二、國企改制后企業職工法律保護措施
(一)完善相關法律規范保障職工權益
1.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的職能就是保障失業人員在此期間的基本生活,幫助其就業,顯而易見國企改制后失業保險沒有起到有效的作用,導致這一現狀的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國家、企業及個人。為了有效保障職工權益,國家必須及時修訂失業保險法規,嚴格懲罰不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
2.健全基本養老保險法規。由于養老保險的保險費率高,為了給企業減輕負擔,政府默許企業不參與基本養老保險,這一舉動嚴重侵害了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政府合理有效降低養老保險的費率,完善基本養老保險法規,實現有效落實,切實保障職工權益。鼓勵有條件或者說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建立相應的補充養老保險機制,如企業年金等,作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有有益補充,讓企業職工更好安度晚年,能夠吃得起飯、看得起病。
3.完善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在國企改制后,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的事件屢屢上演。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不完善,國家對企業拖欠員工工資沒有相應的處罰。因此必須建立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政府建立欠薪保障基金,明確墊付條件和操作流程;修訂刑法,嚴懲欠款企業。以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4.國家相關立法機構要著重健全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等社會保障職能的立法工作,并由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狠抓落實,保障社會主義社會公平、公正彰顯。
(二)規范改制后操作保護職工權益
在企業改制后,必須加強企業職工的政治權力保障和經濟保障,在處理勞動關系時,要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和有關法規的要求來進行。
1.維護企業職工的基本權利。在改制后,依然要讓廣大的企業職工了解國家有關企業改制的政策規定,讓企業職工發表自己的意見、建議;讓企業接受職工的督查,讓企業和職工相互制約相互發展(共同發展)。充分發揮企業的知情權、選擇權、參與權、監督權等基本權力。
2.正確處理企業職工的勞動關系。國企具有勞動合同的解除權,企業一旦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職工就面臨著退出勞動關系的失業風險。因此,必須重視勞動合同的解除條款和經濟補償標準。企業在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必須堅持平等一致的原則,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三)加強改制后的跟蹤服務
1.強化下崗職工的勞動報酬權和就業保障權。就業權是保障企業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的最基本權力,在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就業權對企業職工的作用非常重要。
2.加強職工權益的勞動保障監察。企業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必須落實好改制后對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對企業與職工續接失業、醫療、養老、工傷等社會保險關系進行嚴格監督,督促企業及時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貫徹落實好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溝通聯系,做好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等社會保障工作的銜接。
三、結束語
總之,在國有企業改制后,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不到位,法律保護體系中存在著不規范、不明確、不公平等諸多問題。要想有效保障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就要從多方面著手,完善相關法律規范、規范改制操作程序以及加強改制后的跟蹤服務。
參考文獻:
[1]劉中平.淺談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職工權益法律保護[J].中國科技博覽,2010,(17).
[2]楚挺征.國有企業改制中職工權益的法律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