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提問是組建高效課堂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政治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提問也是師生對話的橋梁。政治課堂教學要真正地實現“對話”,其中,課堂提問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高效的政治課堂提問既能夠點燃學生們的思維火花,又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思考,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效的課堂提問還可以增加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政治素養。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86-01
有效的政治課堂設問是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與保障。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上,教師要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都能夠學會主動思考,善于探究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下幾點教學見解。
一、課堂提問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展開
政治課堂提問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政治教師在開展提問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目標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緊扣教學內容,有效展開,這是保障課堂提問高效率的舉措之一。例如,在學習“身邊的誘惑”這一節內容時,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本節內容,了解誘惑的存在以及其兩面性,并且再在此基礎之上,讓學生認識理解社會的復雜性,有利于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還能夠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了促使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比如說提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充滿誘惑力的事物?”,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目標,教師可以適當地把范圍進進一步縮小化,用具體的實例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比如說“請談一談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待學生們討論告一段落之后,教師可以再繼續提出問題:“面對這些誘惑時,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與把握呢?”這樣的問題能夠及時地就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抵制誘惑的探究上面。 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是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的,第一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初步了解誘惑的廣泛存在,第二問題主要是讓學生對誘惑的兩面性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第三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掌握一些抵制誘惑的方法。通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解答,加上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們也就能夠自然掌握了這些新知識,而且還能夠促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不錯了。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發揮與調動學生的內因作用,引導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去探求真理,鼓勵他們發現并且提出一些新問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當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出來后,教師還要適當地引導學生提出一些高質量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緊扣教學內容的重點,此外,學生提出問題也有利于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什么是公民的權利,它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主要受哪些法律的保護等?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問題其實都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教師要鼓勵學生跳出這些固定的思維模式,讓他們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學生回答的問題是錯誤的,教師也要耐心地聽完學生的回答后再給予評解,不要隨意給予評價,要正確地引導與教育學生。
三、別出心裁——新穎性的提問
引發學生去主動思考問題的一個好的方式就是讓提問出來的問題更貼近他們的生活,讓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的具體,幫助學生把一些模糊的知識變得更加的清晰,教師也可以對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包裝設計因為,別出心裁的提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探究“益友”與“諍友”的相關內容時,對剛接觸的學生來說真正地辨別二者間的關系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這節內容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把兩個概念運用到離學生很近的生活當中,學生也能夠很快理解其中的含義,并且還會記得更加的牢固。政治教材中也設置了一些和社會比較貼近的知識要點,這些要點的理論性比較的強,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此,要想讓學生真正地理解這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把抽象的且概念性強的,又和生活離得比較遠的知識盡量回歸到實際生活中來,這個時候,也就需要教師能別出心裁地提出一些更為新穎的問題,這樣讓提問也會更有效,學生思考起來也就會更積極了。
四、能夠抓住思維的發散點提問
現階段的初中生社會經驗不多,對一些事情的真偽對錯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發散思維比較好,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抓住思維的發散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學生也就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探究《我們維護正義》這節內容時,在上這一課的時候,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和本課內容相關的材料進行輔助教學,然后再提出相關的問題。材料:這天下午,趙照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見兩個人正在打兩一個人,趙照心里想:光天化日之下,竟有這樣欺負人的。想到這里,他就從旁邊拿起了一塊磚頭向著那兩個人砸去,結果把其中的一個人打為重傷。就這一材料,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趙照的這種行為是正義的嗎?”學生們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有些學生說趙照是助人為樂的行為,是正義的,有些學生說趙照的行為是侵犯了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因此是違法的。教師可以接著提問:“違法的行為是不是正義的行為呢?”大家都說不是,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趙照的行為是不正義的。結合這一材料,學生們也很快了解了正義和非正義之間的區別,對學生今后的日常行為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政治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教師認真地鉆研教材,把握好提問的時機,選擇適合的提問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得課堂提問更加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