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宇燕
(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談建設項目暫估價管理
□文/王宇燕
(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提要]暫估價是工程量清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招投標階段設置暫估價有利于招投標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起到使投標報價更合理、防止惡意低價競標及保證工程質量等作用。在具體實踐中,由于暫估價設置與認價還缺少規范統一的實施辦法,存在著造價、工期等風險。加強暫估價管理,可以更好地發揮其優勢,規避風險,提高項目投資效益。
暫估價;管理
收錄日期:2015年5月7日
目前對于大部分建設項目,在工程招投標階段,招標人常常因為工期緊張、某些專業分包工程的設計深度不足、部分材料設備的標準不明確或品質檔次等參數暫時無法確定,在招標文件中把這些專業分包工程、材料設備的價格以暫估價的形式列表暫定。暫估價設置解決了工程招標的完整性,縮短招投標周期,降低了招投標難度。暫估價管理是整個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控制工程項目造價,確保工程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忽視,會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投資、進度和質量的控制,也會給工程竣工結算和審計工作帶來重重困難。本文結合工程實踐和相關規范標準,從暫估價的概念、作用、風險等幾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管理建議。
2007年,在發改委、財政部、建設部等九部委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第1.1.5.5條首次提出“暫估價”的概念,隨后08版《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也引入暫估價概念,術語第2.0.7條:“暫估價指招標人在工程量清單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價格的材料的單價以及專業工程的金額”。其中僅包括材料暫估單價和專業工程暫估價兩項,而不包括工程設備暫估價。13版《清單計價規范》對08版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術語第2.0.19這樣定義暫估價:“招標人在工程量清單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價格的材料、工程設備的單價以及專業工程的金額”。暫估價包括材料暫估單價、工程設備暫估單價和專業工程暫估價。同時,對暫估價的采辦方式、價格調整等做了具體規定。
暫估價不同于暫列金額,二者同是工程量清單中其他項目清單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暫估價是必然發生金額,中標后由投標人支配。而暫列金額未必一定發生,是招標人在清單中暫定并包括在合同價款中的一筆款項,用于尚未確定或者不可預見的所需材料、設備、服務的采購,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工程變更、合同約定調整因素出現時的工程價款以及發生的索賠、現場簽證確認等的費用,是歸招標人所支配的資金。
暫估價的提出對施工招標階段中一些無法確定價格的材料、設備或專業工程分包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解決辦法。在招投標階段設置暫估價,主要起到如下作用:
1、使投標報價更加合理。在確定工程量清單時,一些工程中必然出現但暫時不能確定的材料、設備及專業工程等,以暫估價的形式確定下來,這樣各家投標人起點一致,在同等水平上進行比價,更能反映出投標人的實際報價,使確定的中標價格更加科學合理。
2、防止投標人采用不平衡報價進行惡意低價競標。工程中一些材料設備因技術復雜或不能確定詳細規格或不能確定具體要求的,該部分價格很難一次確定,使用暫估價,則會避免投標人在該部分使用不平衡報價,調低價格而低價中標。
3、使工程材料質量更有保證。一些材料設備,在規格型號、質量標準及樣式顏色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發布工程量清單時不能盡快的確定,比如衛生潔具,品種多,質量等級參差不齊,檔次不一,價格懸殊較大,如果對其質量要求不能確定或后期要求檔次較高,即可列為暫估價,工程施工前再共同考察比選確定。再如精裝修所用石材面料等,因為外觀質量、樣式、顏色等要求嚴格,且規格不能準確及時地確定,也可確定為暫估價,以使實際施工過程中能深入詳細的確定。
暫估價設置解決了前期招標問題,但是在具體實踐中還缺少規范統一的實施辦法,在隨后的工程建設與工程結算中也埋下了諸多隱患。
1、定價過程繁瑣,期限較長,存在工期風險。合同簽訂后,發包人和承包人依據專用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共同確定材料的規格型號、數量等,再進入招標程序,綜合評比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或分包人。有特殊性質的,或不能確定具體要求的材料,需要多次考察比選市場、廠家,才能確定要選用的規格型號、顏色樣式等,這樣會耗用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定價程序。
2、工程實施過程中,暫估價共同招標或詢價及認價存在風險。總包單位一般不希望正常招標,他們愿意直接選用長期合作單位或熟悉的單位。一些總包單位會在二次招標或共同詢價過程中,采取不當手段甚至威脅,要求投標人提高報價,否則不予簽訂合同,然后在與中標單位簽訂合同前談價壓價以獲取較高利潤。還有一些供應商或分包單位與總包單位串通一氣蒙騙建設單位。暫估價款一般由總包單位支付,供應商或分包單位考慮到款項支付及時與否等風險因素,必然會提高報價。
3、若暫估價項目占工程總造價的資金比重過大,存在造價失控風險。暫估價是據實調整結算的,無形中把施工單位的風險轉移給建設單位,比如材料及人工的漲價風險。而且暫估價占總價比重越大風險轉移越多。項目實施過程中,暫估價設置較多同時未充分考慮漲價因素,就有可能會突破投資規模,造成投資失控。
暫估價管理,是一項極其繁瑣的工作,也是影響建設工程工期、質量和造價的主要因素。加強暫估價管理,可以更好地發揮它的優勢,規避風險,提高項目投資效益。
1、減少設置暫估價項目。在項目建設工程量清單的編制過程中,為了盡可能發揮招標投標的競爭和資源優化配置功能,應盡量縮小暫估價的范圍,對施工圖紙內對材料的規格型號表述明確的項目不必列入暫估價,避免因暫估價項目設置數量過多造成竣工結算時因材料價格變化導致項目投資總額變化,使得發包人投資總額超出預期投資規模。
2、合理確定暫估價項目。結合實際項目管理經驗,工程造價達到一定規模標準的材料;工程關鍵使用部分、質量要求嚴格的材料;有特殊質量要求的材料,信息價沒有價格且材料用量較大材料;技術復雜,性質特殊不能確定詳細規格和具體要求的材料,采用暫估價更能發揮其綜合效用。專業性較強或需要二次深化專業工程可以設置暫估價,比如精裝修、幕墻、弱電智能化等。
3、在合同中明確相關條款。在簽訂合同時,應當針對暫估價計價方式中容易產生爭議和糾結的環節,在合同條款中具體明確約定。比如,應明確可操作的暫估價價格確定方式;暫估價價款支付方式、結算價款調整辦法。對于實施招標采購的暫估價,總承包合同中應明確招標的組織形式、流程、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如果項目實施跟蹤審計,還要明確跟蹤審計對暫估價采購有審計實施方案。明確而合理的約定能夠減少暫估價確認和調整過程中的爭議和糾紛,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4、嚴格竣工結算階段暫估價的造價管理。竣工結算時,調整暫估價價款應注意:暫估價差價是否計取除稅金外的其他工程費用;勘察現場了解工程實際發生情況,簽證記錄簽字是否齊全;如果暫估項未發生變更,則按竣工圖算出相應工程量乘相應實際價格進行調整暫估價;總包合同中對于因質量不合格而返工的或以次充好的暫估價的解決方法。
綜上所述,在招投標階段,暫估價的設置有利于招投標的順利進行,但是過多的使用暫估價會降低資源效率,給工作帶來不必要的繁瑣與不便。暫估價管理最重要的是高效,這就需要將招標采購計劃作為重要內容列入施工總進度計劃;項目管理部門要設專人落實采購任務。從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施工、竣工結算三個階段加強暫估價的全過程管理,依據相關法規、完善相關制度,做好周密細致的計劃安排,有的放矢的抓好關鍵環節,項目建設就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13).
[2]李紅娟.談暫估價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建筑經濟,2012.2.[3]徐建良,蔡世華.政府項目中暫估價設置及其風險控制.安徽建筑,2011.
F27
A